赵秀听得一脸的心悦诚服,“四嫂,你真的很伟大,也真的很坚定。还很强大,好像什么事都难不倒你,什么困难也阻拦打击不了你似的。”
顾笙失笑,“我哪有阿秀你说的这么好。我就是想着做了多少总能有收获,不做可就什么都没有。我既然来这世上一遭,也幸运的曾站在过巨人的肩膀上,懂得更多,当然就要力所能及做有意义的事,尽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顿了顿,又道:“我也没你说的这么强大坚定,我也经常会消极沮丧的。基层工作真的不好做,道理也不是人人都能听进去的,大多数人就有那么愚昧,除了让自己坚强,你能怎么办呢?”
比如她才说的,宣传剖腹产时,不妨说做手术的钱总比重新聘一个媳妇来得便宜。
跟那些婆婆丈夫说产妇的命也是命,该先保大再保小之类的,他们肯定是听不进去的。
也只能拿银子说事,拿他们的切身利益说事,他们权衡过后,才会尽量送难产的产妇来县里做手术,给产妇们挣得一个母子均安的机会了。
顾笙当然不喜欢,甚至厌恶这样的说法。
但也只能“入乡随俗”,结合实际,不管过程如何,只要结果是对难产的产妇们好的,其他都是浮云了。
赵秀听得再次叹气,“是啊,百姓里愚昧的还是太多了,你明明就是好心,也快累死了,他们却都给你当驴肝肺。你除了自己坚定,还能怎么办,除非你彻底不想管他们,直接走人,以后都眼不见心不烦。”
“可一想到那些理解支持我们,感激我们的人,我又觉得舍不得,做不到走人。就像四嫂说的,只要我们的付出和努力十成人里能有一成受益,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之前姑嫂俩去其他地方时,每次都是要不了多久,便会自发有妇人给她们送吃的喝的和其他她们能拿得出的最好的东西来。
还有跪下给姑嫂俩和一众大夫护士们磕头,说要给大家伙儿、尤其是顾笙立长生牌位的。
谁管过她们愿不愿意不停的生孩子,谁管过她们不管在娘家还是夫家,都是干得最多待遇得却最差的人,管过她们信期时有多难受,该补得补,该歇得歇,以免落下一辈子的病根儿?
谁又管过她们会不会因为生孩子丧命?
连痛得狠了叫一声,都要被说‘都是这么过来的,怎么就你不行了’,实在倒霉丢了命,也是她们的‘命’。
可她们就该吗?
她们也想活,也想活得好,觉得孩子已经够了就不生了。
更想自己已经生了的孩子都能活得尽可能好一点,更想将来自己的女儿,至少能比自己少受一点苦少遭一些罪。
叫她们怎能不发自内心的感激顾大人和京城来的那些白衣大人们?
远的不说,就去年离开神木县时,好些人都自发去送顾笙她们,还有许多妇人都哭了,弄得顾笙和赵秀也是红了眼圈。
现在想来,都还觉得心里有暖流淌过……
顾笙笑着点头,“看来阿秀你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了,不错不错,再过不久,又可以升官了。”
说得赵秀不好意思起来,“四嫂说得跟我就只是为了升官似的,我就不能是心甘情愿上升到一个新境界呢?”
顾笙假意道:“原来阿秀你竟是为爱发电呢?行吧,我本来打算这趟回京后,就开会讨论,给你和其他几位去年以来工作出色的同事们各升一两级不等的。现在你既然不想升官,那我就把这好事给别人了啊……”
话没说完,赵秀已急道:“谁说我不想升官的,这又不冲突,我当然还是更希望境界和官职都一起上升,一起进步的。四嫂你可别跟我来真的啊,我从不让你开后门儿,有今天都是自己实打实挣来的,已经很难得了好吗你?你也得公平公正啊。”
也知道顾笙是跟自己开玩笑的,又笑起来,“我现在是从六品,这次就算再升一级,都跟相公品级了。要是能升两级,更是比相公还要高一级了,啧,这次回去够我得意了。”
李天青当年会试时是二甲第四十七名,殿试时上升到了二甲十九名,此后的庶吉士考试也顺利通过,成为了翰林院一名七品编修。
等到去年他在翰林院任期满后,便擢升为从六品去了工部水利司,因对治水修渠挺感兴趣,也的确做出了一些成绩,又升了一级,眼下是六品。
所以赵秀有此一说。
顾笙笑道:“比妹夫还高一级的确够阿秀你得意了,我当初比你四哥品级高时,也挺得意的。那你这段时间加倍努力啊,回京后说不定就如愿以偿了。”
姑嫂俩说着话儿,不知不觉就已三更鼓响了。
却因提到李天青和赵晟,不免又想到了远在京城的家和孩子,当娘的心怎么可能不牵挂?
尤其顾笙和赵晟的小儿子赵曜才两岁,赵秀和李天青的独子李律稍微大些,也还不到三岁。
顾笙和赵秀当娘的隔得天远地远,又怎么可能不抓心挠肺的想?
幸好还有柳芸香,有容子毓,赵晟在通政使司公务虽忙,但也几乎日日都能回家。
赵秀那边则有李太太,——李太太自赵秀有孕,便把老家的一切安顿好,进了京照顾赵秀。
进京后,她也从不摆老太太的架子,凡事都与赵秀李天青有商有量,也自有分寸。
一家人的日子自然是越过越和睦,赵秀复工后,忙得飞起,还时不时就一离京就是几个月,也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是以顾笙和赵秀空想孩子一回,也就架不住困倦,各自睡了过去。
明天她们可还得早起,还得一忙又是一整日……
一直在庄浪县待到七月下旬,连带整个庄浪所在的平凉府的各种推广和科普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该带的做手术和护理的人手也全部都带出来,真正出了师。
顾笙和赵秀才踏上了回京的路。
却是还在半路,就接到消息:太上皇驾崩了。
姑嫂俩只得加快了她们赶路的进程,虽然太上皇驾崩是国孝,文武百官和所有命妇都得进宫哭灵,她们既然不在京城,当然也就约束不到她们了。
但考虑到赵晟和裴诀都是天子近臣,这种事肯定要极力为皇上分忧的,那势必不大顾得上家里,且现在柳芸香也是三品诰命夫人了,也跟曹云舒一样需要进宫哭灵。
两边家里孩子都小,该由谁来照顾?
光靠李太太和容子毓显然是不够的。
那她们姑嫂就算能提前个三五天回去,也是好的,还正好能赶上中秋一家团圆了。
八月中旬,顾笙和赵秀顺利抵达京城。
不过太上皇已经过了五七,文武百官和命妇们只需要逢七之日再进宫哭灵,一直到七七以后。
所以家里并没像她们想的那么忙乱,仍然井井有条的,毕竟柳芸香与李太太都是能干人,家里下人也不少,她们只消统筹安排就是;裴诀和曹云舒那边则有钟妈妈童妈妈。
唯一让姑嫂俩失落的,便是各自的孩子经过几个月的分离后,只差把她们给忘到了九霄云外去,母女/母子之间的亲密,几乎又只能从头培养了。
她们也免不得愧疚,都知道孩子一天一个样,她们却错过了孩子们成长期间最重要的时段,将来孩子大了,懂事了,会不会遗憾,会不会怪她们呢?
但要让她们放下自己的事业,停下自己的脚步,她们又不愿意。
她们真的很热爱自己的事业,很想尽自己所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也真的很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将来老了以后,不会因自己一辈子活得碌碌无为而后悔。
好在两个当爹的一直都很支持他们,也一直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让她们没有后顾之忧。
两个当婆婆的和其他亲切的长辈也都是这样的态度,耳濡目染之下,将来孩子们也一定能理解她们、支持她们吧?
久别回家,顾笙与赵秀除了对孩子怎么也亲不够,咳,那啥“小别胜新婚”,跟各自的相公当然也各有一番柔情蜜意。
反正只要不在国孝期间弄出孩子来,许多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还得去御前复命、去医局和太医院开各种汇报交流会,去医学堂上课……回京后总共也就缓了两三天,便又恢复了以往的忙碌。
一直到太上皇的金棺被运到了早就修好的陵寝入土为安了,天气也已经转凉。
顾笙才终于稍微清闲了些,也终于顾得上去见敏太妃一面——自今上登基,太上皇成了太上皇,敏妃便也跟着升了辈儿,十三皇子也封了亲王。
敏太妃现在也不住宫里和西苑行宫了,太上皇入土为安后,她就住进了儿子的亲王府。
顾笙要见她也容易多了。
还当敏太妃肯定很憔悴,毕竟才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人,无论谁都要难过憔悴一阵子的。
不想敏太妃看起来精神状态倒还好,有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平静与恬淡。
她先谢了顾笙特地来看自己,才笑道:“我真的还好,顾大夫放心吧。太上皇这几年已经是赚来的,他自己也这样觉得,加之我们母子也不用他担心了,所以走得很安详。”
“我能多这么几年,多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陪伴太上皇,皇儿也能多这么多个日夜享受父爱,心里也特别的知足。至于以后,我就陪着皇儿念书习武,自己也多读读书,练练字,再弹弹琴什么的,安排得很充实,这样的生活也是我以前最向往的。”
“所以顾大夫该替我高兴才是。当然,你以后得空多来看看我,陪我说说话,我就更高兴了。”
顾笙见敏太妃状态是真好,这才放了心,陪敏太妃母子吃过午饭,便告辞了。
等她走出老远了回头看,都还能看见敏太妃母子仍站在原地,笑着目送她。
她不由也笑起来,身边的人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人生,还都挺知足常乐,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