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 5 章

散席后,苗玉兰看着面前的三个醉鬼就来气。

人家宋同志是直着走出家门的,自家这三个劝酒的,尤其是老的这个,却醉得东倒西歪。

苗玉兰把自家男人弄回里屋,一碗醒酒汤灌下去,总算让他回了魂。

“我看你直接改名叫项狗熊吧,三对二还能把自己喝趴下。”

项英雄胡乱抹把脸,叹道:“失策了!那个小宋看着挺斯文的,咋那么能喝!每次我觉得差不多了,人家还有余地……”

“既然是请人家吃饭,你就好好吃饭,喝的什么酒!瓜干酒再便宜,也不是白捡的!”

提起这个,项英雄也是一肚子气:“还不是因为你那小闺女!”

“小毛咋啦?之前不是都说开了嘛,人家小宋根本就没当回事,只当是小丫头的玩笑话。”

“小宋不计较,但你闺女一点不知道收敛!吃饭的时候,看人家的眼神,跟个登徒子似的!”项英雄在脸上啪啪拍了几下,“我怕又被他发现,就赶紧劝酒,喝醉了省心!”

“她乐意看就让她看!你这个爹当得可真累,闺女多看谁几眼,你也要管!”

项英雄扑腾着翻身坐起来:“看看看!你知道人家有没有家室?万一看出苗头来了,怎么办?”

苗玉兰一伸手又把他推倒了,嗤笑:“我自己的闺女,我最清楚!咱家小毛就是嘴上淘气,心里明白得很!你就放心吧,出不了岔子!再说,我跟红梅打听了,他俩都没成家呢。就算真招了这个女婿,咱也不吃亏。”

“快别做梦了!你以为那个渔业公司是什么好地方呢,一般人根本玩不转!等着瞧吧,兴许熬不了几天,这小宋和小吴就得卷铺盖走人了。”

*

翌日。

晨光钻进窗棂,照亮半个屋子。

从陌生房间醒来,宋恂盯着天花板上一团团焦黄的水渍,怔忡了好半晌。

他真的从省城辗转来到了一个在地图上查无此地的小渔村……

想到省城的家人朋友,船厂的同事,还有那个没做完的简易导管螺旋桨的试验,宋恂不禁长叹一口气。

他不后悔之前的选择,只是可惜了那个没做完的试验。

如果试验成功,对于港作拖轮来说,不但能增加拖力,还能兼顾更良好的操作性能。也能给船厂开辟新业务提供一个思路。

可惜……

不知自己走后,这个项目会交给谁。

宋恂瘫在床上胡思乱想了一阵,就利索地翻身起床。

多思无益。

从今往后就要在这渔村扎根了,还是想想眼前吧……

他去院子里洗漱的时候,村子里不少人家的烟囱已经飘起了青烟。

项前进从隔壁院捧回来一笸箩玉米饼子,一进门就咋咋呼呼地关心:“宋哥,昨天喝了那么多酒,怎么不多睡一会儿?早饭还没做好呢!”

说着就要拉他进灶间,看看正在熬的棒面粥。

宋恂在门口瞅了一眼,鼓励道:“挺好的,你慢慢做吧,我出去跑两圈,回来再吃饭。”

“别呀,这就出锅了!”

项前进从遍体污垢的架子上翻出两只豁口大碗,当着宋恂的面用滚水涮了涮,见他没像那些知青似的,露出嫌弃神色,才盛出了一碗粥。

想着只凭这样单调的早饭恐怕要不来那二十块钱,项前进又忍着心痛,舀出一勺黄糖放进他的粥里。

人家挺用心地做了早饭,宋恂不好一走了之,只好坐到了饭桌前。

项前进凑到桌边盯着他吃饭,还好奇地问:“宋哥,你大清早出去跑什么呀?去哪儿跑两圈?”

宋恂正想多说说土话,就很有耐心地答:“去海边跑跑,顺便看一下这边的船只情况。就当锻炼了。”

“哎呀,城里人就是不一样,我们从来不锻炼,干活就够累的了。”项前进呵呵笑,“你看我,为了少吃点饭,省点粮食,每天只上午去上工,下午都在家躺着,就怕饿得太快。”

锻炼身体固然好,但那消耗的不只是体力,还有干粮呀!

这位要是每天都出去锻炼,那得多吃他家多少粮食啊!

宋恂舀粥的手一顿,抬眸在他故作天真的脸上溜了一圈,直看得他将撑在饭桌上的两个手肘收回去,才淡淡道:“以后你就按照每个月120斤的定量买粮吧,粗粮细粮都行。如果不够吃,超出的部分,我月底补给你。”

闻言,项前进眉开眼笑地答应下来,直说以后保证每顿的饭量都足足的,哪怕他跑上八圈回来,也保管让他吃饱。

吴科学揉着太阳穴走出房门,正巧听到这番话,忍了一顿早饭的工夫,才在去上班的路上问出口。

“不是说好了,每个月交十块钱嘛,你怎么又给他加钱,你是财神爷啊?”

宋恂反问:“你觉得贾红梅会坑咱们?”

“应该不会吧,红梅嫂子办事还是挺大气的。”

“她想给外甥弄点零花钱,又不想占咱们太多便宜,所以原本要交给项队长家的十六块就真的只够买口粮的,没有多少富余。”

吴科学:“所以呢?”

“现在这十六块虽然抓在项前进的手里,但是哪怕全买粗粮,也顶多能省下三两块。你说他这样每天只上半天工的人,会为了三两块钱给咱们忙活一日三餐吗?”

“你这是给他吊根胡萝卜啊?”吴科学嬉笑。

“不全是。咱们吃住都在这里,总不能让人家孩子白忙一场。”

十六岁的,咋咋呼呼的半大小子,在宋恂眼里确实还是个孩子。

“都十六了,算啥孩子。”吴科学撇嘴,“我十六的时候都能去厂里帮我妈加班了,你十六还上大学了呢。”

宋恂不想跟他探讨年龄问题,与路上碰到的老乡点头问好,拽着他进了公司的大瓦房。

*

正是盛夏时节,大瓦房的院子里连片落叶都没有。

可是,第一个到岗的严秋实却独自一人,拿着大扫帚唰唰扫地。

看背影,还有点萧瑟。

吴科学对这位能说普通话的同事颇感亲切,进门就玩笑道:“小严,你怎么总在扫院子?”

严秋实没精打采地说:“没别的事做,打发时间吧。”

宋恂正想找人问问支公司的情况,便将他请进办公室,从随身的背包里翻出一小包茶叶,给三人都沏上了茶。

然后问出憋了一天的问题,公司是不是遇上什么麻烦了?

严秋实没隐瞒,关键是这事想瞒也瞒不住,队里的人基本全知道。

“是有点小麻烦,前两天来的是县水产供销公司和公社水产站的人。”他斟酌半天,还是投下一个炸.弹,“咱们今年的生产指标只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

宋恂和吴科学俱是一惊。

今年已经过半了,两个渔汛过去后,夏汛又遭遇了禁渔期,产量难以保证。

也就是说,几乎全年的生产指标都压在了秋汛上。

想到海洋渔业公司和水产供销公司之间的关系,宋恂也有些头疼。

渔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海洋捕捞,而县水产供销公司,则负责全县的水产流通业务。

收购、销售、定价的事归人家负责。

看目前的情况,瑶水支公司的渔获应该是就地上交到南湾这边的。

所以,渔业公司渔获量的多寡,影响的不只是自己的生产指标,还有水产供销公司的。

难怪水产站的人会三天两头上门来催呢!

吴科学在这一行呆得比宋恂还久,自然明白其中的弯弯绕。

“小严,咱们瑶水支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在屋里指了一圈,“只看这办公环境,不像是完不成生产任务的单位呀!”

看起来财大气粗的。

严秋实苦笑,当初他就不同意盖这样一栋扎眼的大瓦房,实在是不合时宜。

还不如在村里找个破院子暂时用着,留下盖房的钱买船。

可是刘主任雄心勃勃,坚信支公司必将发展壮大,不出一年,无论是文员还是船员的数量都会翻倍。

所以应该一步到位,有个像样的办公地点。

为了这间办公室和其中的陈设,他们花出去小半艘机帆船的费用。

宋恂见他沉默不语,另起话题问:“咱们公司目前有多少渔船?”

“有三对机帆船。”

“既然有船,哪怕只是隔三差五地无计划捕捞几网,也不至于连三分之一的任务都完不成吧?而且,咱们有砚北港这么好的条件,怎么只配了三对机帆船?”这也是宋恂疑惑的地方。

严秋实向门口张望几眼,确定本地的那三人一时半刻不会来上班,才喝了口茶,低声说:

“瑶水大队的情况很复杂,有些事情简直闻所未闻,让人大开眼界!这么跟你们说吧,自瑶水支公司成立以来,整整三年,三年呐!没有一年能顺利完成生产任务!”

这是宋恂始料未及的,他皱眉问:“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要把支公司设在瑶水大队?”

“选址在这里,地理条件只是一方面,公司看中的还有当地的渔民!”严秋实叹口气,问,“省渔还有个下属单位叫‘联合加工厂’,你们听说过吧?”

宋恂点头。

“联合加工厂的一项重要业务是生产鱼肝油!”

宋恂对兄弟单位的业务不甚了解,不过,只听话音也能听出个大概。

他迟疑着问:“上级给瑶水这边定下的任务是捕捞生产鱼肝油的原料鱼?”

“不全是,但也差不多吧。南湾的渔民,大多有着丰富的远海捕捞经验,擅长捕捞大型海鱼。比如同一个公社的金海大队,人家的社员就很擅长钓鲨鱼,那边的生产任务几乎年年超额完成!”

宋恂&吴科学:“……”

金海大队,正是裴副主任给出的另一个支公司所在地。

这是什么运气!

二选一还能选个最差的!

吴科学正听到兴头上,忍不住着急地问:“既然两个大队的条件都差不多,怎么人家能超额完成,咱们就年年拉饥荒呢?”

“这就要说到瑶水的两大拦路虎——‘假正经’和‘假道士’了!”

宋恂:“……”

什么鬼。

吴科学催促他不要卖关子,赶紧说。

“这两人呢,一个是大队书记,叫贾新华。”严秋实露出一个牙疼的表情,嘬着牙花子解释,“这个人吧,不是什么坏人,但是挺能坏事的。至于为啥叫他‘假正经’,时间一长,你们自有体会。”

“那另一个呢?不会是大队长吧?”吴科学不信地摇头,“项队长我们昨天刚见过,人还不错。”

“说的就是这个假道士!在当大队长之前,他其实是娘娘庙的道士,全公社无人不知!”严秋实悻悻地说,“其实,这个项英雄才是真正的祸头子,咱们刘主任就是被他气进医疗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