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进组,先到酒店下榻。
工作人员安排通知演员的居住、出行、饮食等生活问题,这也是为何让左笑这个负责后勤的制片副主任来接富龙的原因。
当然,以上原因只是一部分。
毕竟这些随便找个工作人员也行,之所以左笑亲自出马,主要是体现对富龙的重视。
左乐亲妹妹。
这个头衔可比剧组制片人还值钱,而且左笑还是年轻个小姑娘,和演员们沟通起来相对更便利一些。
所以《大秦帝国》剧组迎接安排大牌明星的活,就落在了左笑的身上。
左笑也完成的不错,得到了顶头上司制片主任的高度赞扬,被她迎接的大腕们也都表示十分满意。
不管这些人是真心还是假意,达到了好的结果,就算左笑立功了。
安排妥当了生活事宜,左下角从包里掏出几张表来递给富龙道。
“这是您的工作时间安排,最后一张有一个飞信二维码,这个是专门和您对恰的工作人员,您可以让助理扫一下加好友。”
如果您有什么需求,可以直接联系对方,剧组有什么新的安排变化,他也会第一时间通知您。”
富龙拿表看了一下:“明天上午化妆定型,下午开剧本研讨会,后天正式拍摄是吧?”
“没错,到时会有人直接和您联系,带您去试妆。”左笑回道。
像是一些古装戏或者与演员本人变化大的戏,演员的妆容不是到剧组就化妆,然后开始演戏的。
这期间的过程是很复杂的。
首先,演员需要把自己的身高、体重、三围、头围等各方面身体数据发给剧组。
然后剧组根据演员的身材和气质,再结合剧情风格、时代背景等因素去专门定制服装道具。
所以演员在拍戏之前有一个试装,真人试穿看效果,如果合适,皆大欢喜,但要是不合适,服装部道具部门还要做修改。
不单单是服装道具,还有化妆也需要试。
角色发型、妆容、胡须、佩饰等,化妆师和造型师以及美术部门一起上,根据演员的气质形象,寻找最贴合演员和角色的版本。
男演员还好,可调整的东西就那几样,女演员可就复杂了。
旁的不说,《甄嬛传》里的甄嬛,各种首饰、服装的搭配,足足有将近一百五十多套,还有五十多套备用的,再加上造型、妆容、佩饰等搭配
啧啧……
这么说吧,当初水淼淼要是一口气把所有的甄嬛造型都试下来,打底也得一个星期以上,还是不眠不休的那种。
当然,肯定不可能让演员全部试,先试最常见的和前期拍摄用的造型服装,后续的可以分批慢慢试。
富龙也是如此,要试的服装和造型也都是即将要拍摄和常用以及几个复杂的。
比如他的秦公礼服,裁制难度高,要是有不对的地方赶紧改,拖到关口,再发现错了,时间可就来不及了。
富龙也是老演员了,对这样的流程并不陌生,倒是刚跟他半年的助理有些懵,在左笑走后,有些疑惑道,
“试妆?之前咱们拍那部《清陵贝勒》怎么没有没弄过。”
“不是没弄,是没专门一点点试,然后根据演员修改,拍戏前化妆差不多就行。
《清陵贝勒》那还算可以的,要是寻常野鸡剧组,随便给个戏服,扎个头套就完了,试妆?,你想试人家还嫌麻烦呢。”
经纪人撇撇嘴,吐槽了一番说出了真相,然后又看着助理道。
“知道为什么都好演员都想往山河的剧组里钻吗,不谈成绩,光人家这个专业态度,看着就让人放心,演起戏来也踏实,有心气。”
看着助理若有所思的模样,富龙摇摇头。
“行了,这一路又是飞机又是坐车,大家也累的不行,都回去休息吧,明天还有工作。”
经纪人点点头,让富龙好好睡,带着助理前往他们的房间。
…………
次日,富龙三人跟着早早就过来联系的工作人员,来到了一个主演专用的化妆间。
折腾了一上午,总算确定了富龙的基本造型,之后可能会有微调,但大致就是这个模样了。
服装道具什么的也差不多合格,极少数也都是小问题。
不过,《大秦帝国》的服装、美术几个部分的负责人也通知富龙,以后他怕是得常常来这边。
原来,作为第二部《纵横》的男主,富龙可不仅仅光拍《裂变》就没事了,还要配合《纵横》的前期筹备工作。
美术等部门关于《纵横》赢驷的造型设想,恐怕要时常请富龙过来探讨一番,或者直接当模特。
富龙对此没啥异议,他签了《大秦帝国》两部戏的合同,拿了两部戏的钱,就得干两部戏的活。
现在他不配合,到了《纵横》他也逃不过去,无非就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晚上,富龙出席了剧本研讨会,说是会,其实一共就四个人。
富龙、《大秦帝国》编剧组主编,再加陈首明和左乐。
人虽然不错,但份量十足
现在《大秦帝国》剧组正拍的如火如荼,几位执行导演带着多个摄制组齐齐拍摄,导演、演员们忙的不可开交。
富龙刚开始也只以为自己和编剧交流一下就完了,没想到左乐和第一男主陈首明竟然双双齐至,这让富龙心里对这次剧本研讨会的重视翻了几番。
其实富龙不知道的是,不单单他自己吃惊。
那位主编和被强拽着来的陈首明,也对左乐主持这次剧本研讨会表示惊讶。
《大秦帝国》开机这么久,也就是刚开机那会,剧组联合搞了一个大的研讨会,之后一般都是编剧和演员交流,像今天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
面对几人的惊诧和疑惑,左乐其实心里有数,但没有解释,也不足外人道。
原版《大秦帝国》整个系列固然质量优秀,但也有很多问题。
其他几部不谈,光说第一部《裂变》,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有二。
第一,过于神化商鞅。
毫不夸张的说,《裂变》里的商鞅,就是一个圣人,几乎没有缺点。
这个设定本身但也不是不行,正面主角嘛,塑造一个理想化角色很正常,但最不该的是以贬低其他人物用来衬托商鞅。
而且还不是贬得一般人,孟子、申不害、公叔痤、庞涓、孙膑、赢驷,乃至于秦孝公,为了体现商鞅的英明,做了一定的贬低甚至抹黑。
是,商鞅固然伟大。
但其他历史人物也都是人中俊杰,不能搞贬一捧一。
事实上也是如此,左乐在金手指看到的评论弹幕里,绝大部分的差评都是因此。
编剧想神化商鞅,殊不知一粉顶十黑,本身商鞅在历史的形象就不是特别正面,如此激烈的“拨乱反正”,就容易过犹不及,形成反噬。
所以左乐在山河《裂变》剧本作出的重大改变,就是消除这种捧一贬一的手法。
商鞅固然值得令人敬佩,但其他人也不是什么伸头等着被主角打脸的反派工具人。
甚至包括老甘龙等老世族反派,也有自己的行为根据,起初反对新法,利益私心虽重,但也不是毫无半分公义。
秦国贫弱,经不起折腾,万一变法失败,元气大伤,秦国将来又该如何?
当然,后期随着利益关系,双方迅速交恶,杀红了眼,不死不休,就另外两说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赢驷。
这点之前也说过,《裂变》赢驷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是个反角。
这在《裂变》这部剧时没关系,但等到了第二部以赢驷为主的《纵横》时,一个背地里捅刀子的阴翳君主,可不是一个讨喜的形象。
特别是看完《裂变》的观众,正为商君的殉道而心伤不已,转头第二部“罪魁祸首”就开始自己占据大秦的c位,挥斥方遒。
想想都有些膈应………
这不是杞人忧天,原版是出现过这种情况的。
第二部《纵横》上线之前,赢驷在很多人心里的印象就是个心机boy,观感很差。
结果第二部为了让赢驷更像男主,直接将人设给改了,让很多从第一部跟过来的老观众闪了腰,因此产生了不小的争论。
直到后面,凭借扎实的质量,《纵横》口碑逆转,观众也对这个“秦王赢驷”真香了。
既然提前知道问题,左乐自然不会拖着不解决。
再加上他立志要把《大秦帝国》做成系列,人设剧情都要连贯,赢驷必然要作出改变。
………
但是想“洗白”赢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直接关系到《裂变》的结局。
已知结果,商鞅必死,而且形象崇高。
那么问题了来了,赢驷这个秦君是直接命令下达者,势必站在反派的位置,一个杀了主角的“反派”,可不好洗白。
原版《裂变》的赢驷,心思深沉,早在。刚刚重回太子之位时,就对大权在握的商鞅有所忌惮,但还达不到杀心,只是想夺权。
后来,在伯父赢虔的蛊惑下,他渐渐对商鞅采取敌对心态,纵容老世族和赢虔攻击,打算打倒商鞅,手握秦国之权。
然而商鞅一党维护商鞅。展现出来的实力让他心生警惕,越发的推波助澜,打击商鞅。
而孝公留给商鞅的遗诏,里面准许商鞅领地自立,甚至有传言商鞅可以废王另立,让赢驷彻底起了杀心。
至于车裂,完全是借商鞅之死算计老世族,留个把柄由头,以作后来清算。
左乐之前想过,山河版《裂变》想“洗白”赢驷,只能在商鞅自己,以及局势上下功夫。
这次开研讨会,也是想和两个演员聊一聊,这样的处理合不合适,或者看看他们有没有更好的想法。
目前剧本关于对赢驷的相关剧情是这么设计的——
赢驷少年时被老族长诱骗,屠杀无辜,引出大乱,导致长公子嬴虔和商鞅反目,自己也被流放。
可以说,赢驷的出场是很不讨喜的,不过被罚之后,他流浪秦国境内,接触老秦人的底层生活,开始成长,也慢慢知道了变法对于秦国的重要子回头的赢驷,对商鞅本身是非常尊敬的,秦孝公死后,他并无对商鞅动手之意。
奈何当时的秦国局势太过严峻。
变法多年,商鞅和老世族、赢虔所代表的宗室力量、部分军方势力,以及赢驷自己手下的太子党都有夙仇。
以前有孝公压着还没事,赢驷新立,威望不足,朝野上的矛盾就立刻凸显出来。
可以说,除了商鞅一党,秦国所有势力都要弄死商鞅,其中包括赢驷本身倚仗的心腹。
特别是他的两个老师赢虔和公孙贾,恨商鞅入骨,赢驷要是拦着,难保这些人不会对他离心离德。
况且更重要的是,秦国刚刚强大,又逢君主更替,这时候要是国内最大的两股势力引发内讧。
恐怕秦国会元气大伤,其余各国也会来占便宜,搞不好有灭国之威。
这时候,打是不行的。
只要引起冲突,就是一场全国范围的内斗,但又不能一直僵持着,否则早晚失控。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某一方得逞。
老世族等势力肯定不会让步的,他们憋着要把打倒商鞅,所以商鞅打算牺牲小我,换取大局平稳。
于是他准备离开秦国,他这个靶子走了,老世族等人就该消气了。
所以,商鞅“逃”往魏国,却被魏国所拒,他正打算换条路前往其他国家。
途中却得到消息,老世族并没有罢休,商鞅走了,他们就攻击新法,准备废法。
这下触到商鞅的逆鳞了。
这是他和孝公的心血,不能作废,于是商鞅返回咸阳。
这时候的商鞅处境很艰难,既要护法,又要维持秦国局势平稳,不能受到大的波动。
然而老世族等人又咄咄逼人,一度引发变革党和老世族的冲突,赢虔趁机下手,以法之名,把商鞅关进牢里。
而这一关,反而让商鞅想到了办法。
那就是以死护法。
首先,自己若是死了,那赢虔等人的仇报了。
赢虔和公孙贾他是私仇,本身对秦国很忠心,而且赢虔也是秦法的支持者,自己死了,对方会竭力效忠赢驷,而不会攻击新法。
只要赢虔等人不闹事,他再交代好景监、车英等变法党,秦国局势就安泰了。
至于老世族,自己死后,肯定还会继续攻击秦法,但处事相对不会那么激烈,这就有了缓冲机会。
商鞅打算让自己死在老世族手里,以他在秦国的威望,他被老世族杀了,对方必然人心尽丧。
到时赢驷有赢虔、变革党支持,收拾一个没了人心的老世族,轻松无比。
商鞅唯一的犹疑,就是赢驷会不会遵从秦法,再得到赢驷的肯定之后,淡然殉道。
其实这个版本和原版差不多,原版商鞅是被算计了,犯了国法,为了达到自己的法治理想,宁愿以死殉道。
也有车裂酷刑让老世族失人心这一说,不过是赢虔的主意,借此报仇,商鞅心里清楚,顺水推舟。
山河版本,商鞅除了殉道护法外,也直接把赢虔的主意加在他身上,主动一招“同归于尽”,算计老世族,维稳秦国。
比原版的为“法”殉道,结局又加了一个秦国牺牲的因素,人格魅力更高大了。
而赢驷也是忍痛送别商君,安定了两年,待国内局势平稳,收拢权力后,在第二部《纵横》灭了老世族,报了商鞅之仇。
如此一来,赢驷的形象就讨喜多了,甚至替商鞅报仇,还能迅速的圈波粉,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