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开写以来,许多读者给了正面或者负面的反馈。
正面的就不说了,关于负面的反馈我想说两句;
许多读者不爽书中的一些人物设定和情节,主要不爽的地方无非两点:
1.觉得主角太圣母,完全是个SB。
2.觉得女主角太废材,完全不理解男主为啥会这么照顾她,照顾到已经舔的地步了。
当然,或许还有许多不爽的地方,只不过没有说出来而已。
嗯……
其实我只想告诉大家两件事。
这本书里绝大部分的主要人物,除了覃鑫,都是有现实原型的。(当然,只针对103章以前出现的人物,因为后面的还没写。)
林厂长的原型是我父亲;一个固执而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老人;
严主任的原型是我曾经遇到的一位某组织的负责人;一个顽固的、具有浓郁无产阶级精神的傻子。
李明的原型是我曾经的一位直属领导;一个江湖义气深重的老狐狸;
李骏的原型是我非常敬服的一位老大哥;他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有书香气息的人,当然,他从事的并不是走私行业。
你们厌恶的万清猗,是我的一个发小;家庭条件优渥的她是一个女文青,后来的确跑去给一个比她大将近15岁的男诗人做小三去了,即便那个男人时不时地需要她接济。
至于你们瞧不上的“海草怪”司马青措,现实的原型则是某位能决定我今晚是睡主卧还是睡书房的领导;除了长相没那么妖艳没那么倒霉,真实性格跟书里的差不了多少——即是到了现在,她坐高铁过山洞的时候都会担心隧道会不会垮下来;现在知道为什么男主这么照顾她了吧,而事实上,当初我遇到我家领导的时候,就是被这种弱弱的气质所吸引;这大抵是由怜生爱吧,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我并不觉得我会喜欢上那种野蛮女友。
至于你们深深厌恶,窃以为好为人师的主角——嗯,原型就是本人,说句大家觉得可能觉得刺耳的话,书里面传授给别人的那些东西,其实没多少价值。或者说,就算告诉了他们又怎样?真以为学了那么点东西就可以成专家了?别开玩笑了,真正做过企业或者高管的人都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形成属于自己的商业自洽逻辑才是王道,但这玩意属于哈姆雷特,每个人情况不同,形成的自洽逻辑也不同;你要是真想硬套,必死无疑。
这门书里绝大部分的事件都是有真实原型的(除了泉城汽水厂和抗洪)。
书里面的“下岗工人互助会”,当初确有其事,里面的下岗工人比我描写的要惨的多,这些工友们的互助程度也比你们认为的要高的多,我曾经亲眼见到一个老乡拿出当天干苦活挣的7块钱,买上满满一大袋馒头,然后一人分上个1/5左右的馒头吃的津津有味;也听我朋友说过那些走了邪路当了马仔的老乡跪在门口求那些工友收下他捐出来的113块钱而终究无果。
至于剩下的滇南炒糖啊、奉天地下步行街啊、雷书记啊之类的事件,如果你们旁边有相关行业的朋友,自然知道此事的大致真假,我不想多说什么。
最后,我想说,90年代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有许多人依旧信奉着“国家”的概念,奉公而无私,去成为后人嘴里一个个的傻子;
在那个时代,也有许多人开始秉信“家国”概念,开始了精致的个人主义,成为嘲笑着前人的后来者……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