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大唐太大节度使的提议

离开帝都大学。

李恪带着杜妙颜等人游玩长安城。

既然出来,就不用着急着回去,就想好好看看长安城的变化。

因为李恪和杜妙颜等人人数有些多,这些人当中肯定会有些被老百姓记住的。

所以在人多的时候,几人都只能在马车上,通过马车窗口看着外面的人来人往,直到去到人少的地方才敢下车。

很快,几人就到了小七这里。

小七和李恪的关系,几人也算是知道的。..

阿史那云还不止一次说羡慕小七,羡慕小七能够在外面自由。

与小七吃顿饭后,李恪就去考察一下开明坊和青龙坊的小区建设情况,最后才回宫。

回宫了,自然又是等开始处理政务了。

面对一堆政务,李恪又是一声叹息,对这些政务感到好无语。

可是,这些政务已经有很多由三省六部处理处结果了,现在这些都是他们没有办法处理的政务。

看着这么多的政务,李恪觉得还是要弄一个内阁出来才行,给这些内阁成员安排一些虚职,让他们出意见修改政务。

然后自己这里才是最终的那一关。

想到这里,李恪召唤了杜如晦和房玄龄。

这一次,李恪就召唤两人而已,长孙无忌和其他人都没见。

自然,李恪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因为长孙无忌是吏部尚书。

“臣等拜见陛下。”

杜如晦和房玄龄两人行礼。

两人低头的时候,相互看一眼对方,感到好奇。

这次竟然只召见他们两人,奇怪得很,一般都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要么是单独一个人召见,要么就是三四个人以上召见,像今天一样两人召见的很少见。

“朕这次找你们来,是向你们诉苦的。”

“这么多政务,朕忙得心烦,累得不行,你们两个有没有办法?”

李恪指着案桌上的奏折,淡然道。

“这......”

“陛下,我们三省六部已经处理很多奏折了,这些都是需要您过目的。”

杜如晦犹豫片刻,不确定说道。

他也不知道李恪这样说,到底是因为什么。

但如果说李恪想要给予更多权力给三省六部,他觉得不行。

现在三省六部的权力,比皇权还要弱上不少,再加上李恪的声望,李恪就算是绕过三省六部确定一件事,也是正常不过的。

但如果再给多些权力给三省六部,那么以后李恪想要发布自己的政令什么的,可能就一定要经过三省六部的同意才行了。

可是这种情况杜如晦却不希望发生,因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后自己的孙子将会是大唐的下一任皇帝,怎么能让自己的孙子权力变得更弱?

“朕明白,朕也没有想过给你们多下担子。”

“而是在想,能否在三省六部之外再成立一个内阁,内阁成员最多只有虚职而没有实权,这些内阁成员给朕预批改奏折,朕再进行最后的把关。你们觉得如何?”

李恪看着两人问道。

没有虚职,就不会让三省六部的人感到威胁,也不会以后像大明一样内阁的权力变得充实。

在李恪看来,大唐的内阁将会一直都是内阁,而不可能发展成为实权部门,因为有三省六部在这里镇压着。

而不是像大明那个时候,丞相都被废了,没有真正的大佬能够压住内阁的崛起。

“这......臣没有意见。”

杜如晦沉吟片刻,恭声道。

这对于他们三省六部来说,并没有造成威胁。

既然是虚职,那就是没有权力的,所以皇帝弄的话也没有问题。

而且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如果做的不好,他们这些臣子能够进行抗议。

而如果做得好,那么只要没有实权,他们也不会抗议,一切可以说是可控的。

“臣也没有意见。”

房玄龄也是符合道。

他想的跟杜如晦差不多一个样。

不过还明白了,为何今天没有召见长孙无忌。

这种内阁成立,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个官员的任命。

既然连礼部尚书都不在,那么可以说明官职不会低于四品的,不需要礼部尚书在一边。

同时还有一点,那就是皇帝可能对长孙无忌这个吏部尚书有意见,以至于现在皇帝没有召见他一起。

“那就好。”

“你们帮朕把关一些人选,不要太多,三五个就行。”

李恪点点头,对此很满意。

没有意见,那就是最好的,君臣都能够和睦。

“陛下,臣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讲。”

房玄龄突然开口道。

“直说就是。”

李恪示意他开口。

同时也好奇房玄龄怎么会突然这样说。

杜如晦也是如此,略有诧异地看向房玄龄,不明他想要说什么。

“陛下,如今东瀛已经完全落入我们大唐的掌控。”

“高句丽和新罗以及百济,也慢慢落入我们的掌控当中,未来也将会是成为我们的国土。”

“然现在大唐的面积太大了,朝廷很难控制地方,朝廷的负荷很重,有些事情难以处理妥当。”

“臣以为,这个时候是否应该在偏远地方成立节度使,以节度使管理远方地方,好让他们管理好远方边境呢?”

房玄龄沉声道。

这个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很久了。

作为大唐的高层,他深知东瀛的消息回来需要很久的时间。

同时,这种情况以后将会更多,更持续,这样下去很容易导致地方政务堆积,影响地方的发展。

因为传回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传过去又需要很长的时间,中途还可能会出现其他意外,这样效率很低的。

“节度使......”

李恪身体一震,喃喃开口。

节度使的出现,给带来了什么李恪是知道的。

一开始是好的,这个政策的设立之初也是好的,但是结果是坏的。

节度使的出现,以至于边境官员的权力太大,最终导致节度使之乱,大唐差点就灭亡。

李恪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拒绝房玄龄的提议的。

但是转眼一想,好像节度使的出现,也挺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