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李恪的意思勇于认错

李恪被召进皇宫。

口谕是在长安报的二楼宣读的。

故而知道的百姓不少,在李恪下来的时候,很多百姓都围了过来。

“李老板......”

“李老板,你是好人,你一定要坚持住!”

“李老板,你放心,朝廷要是对你不公,我们绝对不会妥协的。”

不少百姓面露担心,向李恪表达善意。

但是,在这种皇权至上的时代,他们的善意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所谓的绝对不会妥协,其实也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他们也是有心无力的。

不过李恪还是很感动。

“谢谢诸位,本王会没事的。”

李恪点点头,带着微笑,与太监进宫。

百姓们看着李恪的背影,也慢慢离开长安报门口。

长安报二楼。

杜妙颜和房遗爱等人还在这里。

“妙颜,李恪的名望越来越高,早已经超过太子。”

“如果你们这边有心的话,我们应该着手准备一些事情了。”

房遗爱沉声道。

看着李恪的背影,眼中带着光芒。

他已经被打上了李恪标签,这已经成为了事实。

不管李恪以后是怎么一个样子,都是荣辱与共的。

随着接触的事情越多,房遗爱也越发想要往上爬。

“我懂。”

杜妙颜点点头。

也是看着李恪的方向。

她向房遗爱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但是,她心中却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皇宫御书房。

“李恪,朕的圣旨你接到了吗?”

李二沉声道。

他面无表情盯着到来的李恪。

周围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神色各异。

“接到了。”

“陛下是想问关于登报血衣阁一事吗?”

李恪直言,不想兜兜转转。

被这么多大佬盯着,也是不好受的。

而且看杜如晦的脸色,似乎因为长期没有休息,脸色更加苍白。

为此,李恪想早点结束,也好让杜如晦能够快些回去休息。

“哼!”

“李恪,你抗旨不尊,究竟意欲何为?”

长孙无忌冷哼道。

指着李恪,正义凛然就像是问罪。

“长孙大人,这里似乎没有你插话的份。”

“而且,如果你要叫我,似乎应该一声尊称我蜀王?”

李恪眼角看向长孙无忌,语气中带着嘲讽。

这老狐狸,真是遇到机会就想向自己泼脏水。

跟郑景周相比,这个长孙无忌有时候还要让人感到讨厌。

“我乃国舅,是你长辈,叫你一声李恪也无伤大雅。”

长孙无忌冷哼道。

随着李恪的名声越发高昂,他就越担心。

前不久李恪还在西突厥的时候,李泰在长安城当中。

哪怕是李泰经常走动,似乎也没有李恪的名声那么让人心悸。

就觉得,现在的李恪已经远超过了太子和魏王李泰,都超过了自己的外甥。

长期这样下去,万一哪天太子李承乾出现问题,那么太子之位就有可能落在李恪的身上。

“呵呵......”

“所以召本王进宫,就是跟本王说辈分的事?”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请恕本王无礼了,本王忙得很。”

李恪呵呵冷笑,看着李二道。

“你......”

长孙无忌顿时被气到。

想要呵斥李恪没有尊卑,却被李二阻止。

“好了。”

“朕找你,是问你为何要如此?”

李二眉头微皱,沉声道。

对长孙无忌的做法有些不屑,感觉是故意找茬。

现在是处理血衣阁舆论的事情,讨论什么辈分的事情呢?

“报纸的宗旨是登记真实事件,不管是什么事情,要么不登,要么就登录事实。”

李恪沉声道。

话落,李二的脸就冷了下来。

长孙无忌顿时露出讥笑看向李恪。

有这句话,皇帝对李二肯定就有看法了。

一旁的杜如晦等人心中叹息,但没有说话。

“朕和诸位大臣的名声就完全不用理会吗?”

“帝国的声誉你就完全都没有考虑过的吗?”

“江山社稷因为你的箴言而变得动荡不安!”

李二沉声道。

声音越来越大,气势越来越足。

在众人看来,李二此时怒火中烧,正在爆发的简单。

像这么沉着的怒火,一直跟随他们的众人都很少见过。

“不登记真话又如何?”

“给你们美化又能坚持多久?”

“在事实面前,在大势面前,妄想蒙骗过关的,结局都不会很好。”

李恪冷笑道。

这些其他都想过。

杜如晦是他的岳丈,他不可能对自己岳丈怎么样的。

都是半只脚进土的人了,李恪不会在这个时候坑杜如晦的。

“那像你这样登记真实信息就可以了?”

“像你这样不顾江山的稳定,一味说真话就可以了?”

李二沉声道。

眉头紧皱足以容下海蟹。

他盯着李恪,眼神充斥着暴戾。

仿佛是一头愤怒的真龙,欲生吞人神魂。

“本王觉得,这个时候说真话比说假话好。”

“群众的眼光是雪白的,你想蒙骗他们已经不可能。”

“那为何不大胆一点,承认自己做错的事,向百姓们认错呢?”

李恪沉声道。

在众人都知道大部分真相的时候,在否认就只会激起百姓们的反叛之心。

虽然短时间之内满的心。

如果不能正确的引导,一味欺骗百姓,结果只有一个。

“难道你要说朕说,朕错了,朝廷高层也错了?”

“如此一来,朝廷还有什么信用可言,百姓还怎么相信朝廷?”

李二几乎咆哮道。..

他最担心的其实就是朝廷信用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的话,那么以后百姓们就不会相信朝廷。

长期以往,朝廷的政令就很难落实,最终,很有可能会出现叛乱的现场。

现在的大唐是不担心任何地方出现叛乱的事情,但是却不希望出现叛乱的事情。

这是每个皇帝都不希望出现的。

“掩盖才会使得百姓不相信朝廷。”

“但认错,真诚道歉,百姓才会相信朝廷。”

“只有敢认错的朝廷,才是百姓们敢相信的朝廷,才是明君。”

李恪沉声道。

话说到这个程度,李恪也不想继续说下去了。

如果李二连这点肚量都没有,那自己真没有必要继续说。

自己还特意在报纸描述事情上加了评论,就是让百姓们消消气,好给李二等人认错。

而如果李二没有那个肚量,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