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啊!张进这十年来,强逼着自己苦读四书五经,不就是为了在科举之路上拼出一个前程来吗?此时骤然听说张秀才有让他们下场科举的打算,不由的张进都是一个恍惚,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到了要火炼真金的时候了,想想还真有些畏怯,不知道自己真的踏上这条路时,是否最后真的能够拼出一个美好前程来?
方志远听说要下场科举,却是双眼大亮,心中激动兴奋难耐。这些年张进读书科举是为了拼一个好前程,而方志远如此跟着张秀才苦读则是为了改变自身农家子的命运,读书科举上进,像张秀才一般改变命运,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再被人随意欺凌,所以此时听张秀才说要他们准备下场科举,方志远心里是振奋的,双手紧紧握拳,恨不得挥舞几下,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他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要来了。
而三人中反应最平淡的则是朱元旦了,朱元旦既没有张进那样通过科举拼前程的野心,也没有方志远那般改变自身命运的迫切心思,他这五六年跟着张秀才读书,说实话并不是为了科举而读书,他只是喜欢跟着张秀才读书而已,因为在张秀才身边,他能够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至于科举嘛,那无所谓了,能够考中自然好,考不中也不强求。
三个学生,三种不同的反应,张秀才扫了他们一眼,将他们的神情反应都看在了眼里,心里暗自点头,然后又接着道:“是的,你们无需感到惊讶,到了你们这个年纪,确实是时候该下场试试了,要知道科举之路是一条漫长遥远又充满坎坷的路途,只科举第一关县试就要考个四五场了,接下来还有院试府试,甚至是乡试、会试以及最后的殿试,县试、院试、府试每三年开两场,而乡试、会试则都是每三年一场的,这样一路考下来就算十分顺利也要个七八年的时间了,更何况谁也不能够保证自己一次通过,如果一次落第就要再耽搁两三年了,甚至有时不止一次落第不中。”
说到这里,他好像想到了自己的科举之路,神情黯然了一瞬,叹息道:“就比如说先生我自己,当年考了十年的乡试,三次都不曾中举,这十年也就白白地耽搁在科举路上了,一事无成,最后只能心灰意冷地放弃了科举,回家当了教书先生了。”
张进他们听着张秀才这话,自然都听出了张秀才的黯然神伤,他们几个面面相觑,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好,毕竟张秀才身为一个古代正统的读书人,最渴望的就是能够在科举路上走的更远,在科举路上证明自己的才华横溢,证明自己这些年的圣贤书没有白读,这些年的付出也都是有意义的,但科举路不顺,蹉跎岁月多年,郁郁不得志,却是让自己都怀疑自己了,好像这些年的苦读都变的没有意义起来了。
这时,那方志远却炯炯有神,神情语气都无比坚定道:“先生!我们一定能够顺利通过的,还请先生放心!”
张秀才闻言,看着坚定的方志远不由都是一怔,随即有时明白过来方志远说这话是来安慰自己的,他又是失笑道:“好!志远你能有这样的信心很好!那先生就等着看你的表现了!”
听他如此说,方志远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虽然他对下场科举是充满期待的,期待这科举能够改变自身命运,但结果到底会如何,他也是心里没底的,不过他眼神却是极为坚定的,因为科举是他改变命运的最好的路途,所以他重重地点头应道:“嗯!”
张秀才见他神情如此坚定,一副誓要在科举路上踏出一条路来的样子,瞬间都有些恍惚,看着这样的方志远,他却是想起了当年十八岁的自己刚刚下场科举的时候了,那时候自己也和此时的方志远一样,也是想着能够在科举上有所作为吧,从而成为自己的进身之阶,也不辜负张进外祖的多年栽培。
只可惜,他失败了,科举之路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是那样的漫长遥远又坎坷不平,这天下间千千万万的读书人都倒在了这条路上,他张秀才也不过是其中不起眼的一个而已,现在他的儿子和学生也将要走上这条漫长遥远又坎坷的道路了,他们又会如何呢?张秀才还是充满了期待的。
毕竟,他儿子张进五岁就能作诗,疑似天授早慧,他的学生方志远也是有着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过人天赋,就是朱元旦也是聪敏勤奋之人,有这样三个后继之人,张秀才心里自然是有着无限期待的,想要看看他们在这条路上又能走多远,走多久。
心里装着这样的期待,张秀才就笑道:“有信心是好事,不过嘛,我们还是要为科举早做好准备的,我打算明年让你们就下场参加二月的县试,而今年这一年我们就为明年的县试、院试和府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到时候也就能够从容应对,不用慌手慌脚的了。”
说着,他在书桌上翻了翻,然后拿起三张白纸来,起身分别发给张进他们,就接着又道:“所谓的充分准备,那就是在这一年里,除了温习四书五经外,还要好好的练习破题做文章,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每天从圣贤书里随意摘抄一句来破题做文,最后我收上来看看你们的水平到底如何,看看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这科举第一关,甚至于我还会拿你们做的文章去让别的秀才先生点评点评,看看他们觉得如何,听明白了吗?”
张进听了这话,不由有些无语,这张秀才这话听起来可不就是像高三冲刺吗?想当年高中就是两年学完所有课程,高三一年进行复习以及考试冲刺,这张秀才所说的几乎和高三冲刺如出一辙,也是在这一年里温习四书五经,再加上练习破题做文,做的文章除了自己批改以外,还要给别的秀才先生点评批改,这简直就是交叉改卷啊,张秀才这冲刺方式怎么看都和高三冲刺雷同啊!
当然,这样也好,毕竟谁也不能否认高考中高三冲刺这一年的重要性,同理这科举前一年的冲刺也是很重要的,温习四书五经,练习破题做文,全面调动起来,为科举做充分准备,这确实也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张进他们都是点头道:“是,明白了!”
“嗯!”张秀才轻颌首,然后道,“那今天我们摘抄的一句是来自于论语的温故而知新,你们依此破题做文,现在就开始吧!”
闻言,张进他们三人对视一眼,又看了看面前刚刚张秀才发的白纸上的“温故而知新”五个大字,三人陷入了思索中,紧皱着眉头,都在开始想着该如何着手破题做文了。
不一会儿,首先张进动了,他铺开纸张,开始磨墨,拿起毛笔蘸墨,就在白纸上缓缓写来。
接着,方志远也动笔了,他神情严肃,同样下笔如有神,不曾停顿。
那朱元旦却是挠了挠后脑勺,有时都斜眼想看看张进他们都在如何破题做文,但张秀才瞪了他一眼,他就瞬间老实了,然后硬着头皮也开始动笔破题做文了。
三人都动笔了,张秀才则是如监考老师一般,有时坐在那里看书,有时又起来走动到他们身边看看,还不时地点头摇头的,还真有些高考前模拟考的样子,这种感觉让张进又熟悉又陌生,还有一种啼笑皆非。
他在干什么?高考冲刺,进行模拟考试?不!他在科举冲刺,也算是在进行模拟考试吧。
唉!看来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是高考还是科考,只要是考试,就免不了考前冲刺和模拟考试啊!这都是考前的必要准备了!
张进的上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