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晋江独发

格式,这个谢舒也知道一点,就像现代写议论文一样,最好由三个部分组成,立论、论证,最后在进行结论,其中总要一些技巧,或是承前启后,或是首尾呼应等等。

之前谢舒也研究过古代一些试论,虽赏读过不少,但未曾以考试的目光看待过它们。

谢舒虚心道:“还请老师赐教。”

姜鸿淡淡道:“一般来说,诗赋最多八百字到头,可论往往上千字,因为试论这样的体裁长于说理,能够体现人的思辨能力,所谓穷有数,追无形正是这个道理。

所以写论,最重要的便是思路清晰,在科举考试之中,为一目了然,通常会以‘论曰’开始,再以“谨论”结束,像刚刚我说的那道题目,一名考生的试论是这样解答的:‘论曰:汉兴,本恭俭,革弊末’最后再以“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谨论。’结束。”①

谢舒听到这里,已是明白过来,这论有着开头与结尾的固定短语,有点像是数学解题格式

不过老师既然列举的这篇文章,并不只是想告诉他这个。

虽然老师只说了开头与结尾,但谢舒却已察觉到此文的与众不同之处。

此文不仅开篇十分引人入胜,先点明贾谊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的才华,结尾居然驳斥了这出自《前汉书》的考题。

因为最后那句话的意思分明是讽刺,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班固真是善于写史啊,他所用的春秋笔法来褒贬人物,却不及《春秋》的万分之一。

谢舒忍不住开口道:“老师,您列举的这篇试论实在是让人耳目一新,能否借学生一观。”

姜鸿见他只听首尾两句,便看出其中的关窍,露出几分赞许之色,然后才将这篇《贾谊不至公卿论》拿了出来,交给谢舒。

谢舒将文章接到手中,便迫不及待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他时而默读点头,时而吟诵几句。

直到这篇试论读完,谢舒才平复好澎湃的心绪,他抬起头的时候,看向姜鸿的眼神已是湛湛发亮。

姜鸿不禁心头感慨起来,其实他一开始看到谢舒,只是见他身份刚好符合自己的要求,心志气度皆为上品,因此才做出收他为徒的决定,在此之前,姜鸿对谢舒的才学与天资并没有什么想法。

毕竟姜鸿有足够的自信,即便是庸才到了他的手里,考取功名也不在话下,况且前面他还教导过吕朔这样万中无一的天才,而能够比得上吕朔的又有几人呢?

所以姜鸿便不再考虑,但姜鸿并没有想到他这位仓促中收下的学生,竟然给了他这样大的意外,不仅天赋如此出色,他对于文学上的兴趣也是十分少见。

姜鸿忽然隐隐有一个想法,他这位学生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甚至超过

姜鸿这一念转过后回过神来,他面上不动声色,继续考校谢舒道:“容展,你看此文如何?”

谢舒没有犹豫,直接开口道:“此文论据充分详实,议论雄辩透辟,驳斥铿锵有力,是难得的佳作。”

姜鸿沉吟着道:“既然你已经看出其中的优点,那我今天就给你讲讲这试论该如何写。

自从前朝首开科举之后,试论便成了固定的一道题目,而前朝的试论自出机杼,不拘成格,容易随心所欲,偏离重点。所以要想写好试论,在行文体制方面须得注意,如今试论最普遍的结构是‘头颈心腹腰尾之式’,即有开头,有论证,有结尾,如此一来,行文自然有头有尾,清晰明了。

以我的话来说,试论还可以分为破题、原题、讲题和结尾四个部分,这样岂不是更为精妙?”

姜鸿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一篇试论,破题是重中之重,首先论者看到考题之后,需要理解题目的含义,破题便是考生点名题目中心的句子,也是试论的第一句话。

试论的破题不可直接言明题目的内容,但需要和题目有关,或暗示、解释,所以破题贵在精简,含而不露最好,其中一句两句为上,三四句为下。若破题不佳,即便后面有过人之文,也不复取用。容展,你可明白了?”

谢舒深深点头:“老师的意思是,破题乃是为论之首,一篇之意”

而试论若是开头立意不佳,考官也不会再看下去,这听上去有些残忍,但谢舒能够理解。

就像高考作文一样,如果一开始便偏离了题目重点,那么即使写的再好,也不可能得到高分了。而考生的试卷如此繁多,古代人力有限,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细细核查,所以这样的方法虽然粗暴,但也是无奈之举。

姜鸿见他一点就通,又继续往下说:“破题完成后,便是原题。原题也称为小讲,也就是随着刚才的破题继续往下发散,原题的方式有不少,既可以解释题目原委,也可以说明题目的主旨内容。如果说,破题是全篇的立意,决定了整个试论的视角,那么原题便深入揭示从这个角度里看题目的内在核心。”

担心谢舒不解其意,姜鸿便以刚才的题目为例解释道:“我选取这段文字出于《前汉书》,是贾谊的生平叙述,而这篇《贾谊不至公卿论》破题以班固对于贾谊的评价“谊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为切入点,接着继续说明此人有王佐之才,所陈政见多能切中时弊,但受到老臣的谗毁和排挤,最后贾谊被贬,英才早逝。

原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若是原题说得明白,那么后面的讲题也就清清楚楚了。而讲题正是一篇试论的主体,整个试论中,以讲题的篇幅最长,内容也最为详尽。讲题需要对于论题作深入探讨,所以不仅需要理论基础,还要有实例证明。

例如此篇,论者先围绕着贾谊是否真如班固所言而立论,按照班固的观点,贾谊是受人诋毁,因此怀才不遇,抑郁而终,但论者却提出了疑惑。

紧接着论者举例说明,贾谊十八岁誉满洛阳,二十一岁便成为博士。他针对礼制改革,上书《论定制度兴礼乐疏》,又针对当时“背本趋末”的现象,上书《论积贮疏》,可孝文帝却听信谗言,弃之不用。这里贾谊的悲剧到底是为什么,不难看得出来,为后面驳斥班固的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接着文章再阐述贾谊的才华可以和伊尹和管仲并列,提出的政治主张甚至让人联想到了康王盛世,却没有得到相同的结果。此处旁征博引,对比鲜明,反复强调了题意,对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才是讲题的精华所在。”

姜鸿说到这忽然道:“容展,你可知道,这试论最后的结尾一般来说都是对前文进行总结陈词,并且拓展题意,而这篇却能够脱颖而出又是为什么吗?”

谢舒沉默片刻,慢慢说道:“老师,作者表明贾谊之所以结局悲惨是因为孝文帝徒善其言而不克用,这样一来便是直接驳斥了题目中班固的观点,最后升华主题,这是暗示要以史为鉴。”

他话音一落,姜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哈哈大笑道:“容展,这‘升华’二字你用的极妙。不错,一般来说,这试论的结尾分为几类,有短中求长,有先褒后贬,有先抑后扬,还有以四书五经中的句子为结尾。

而试论取之于典故的目的,是为了以史为鉴,警示当世,所以最好的结尾便是如此。”

闻言,谢舒也恍然明白过来,一篇试论该如何作答,应该先猜想出题人的初衷。

往往出题人截取的史实是和现实有关联的一旦想通了这点,立意便不是问题,接下来的论述也水到渠成了,至于最后的结尾便不言而喻了。

这时姜鸿却又话锋一转道:“这试论一道还有许多要点,如今你只是粗通入门而已,忌骄忌躁,这几日你先好好研读这篇文章。”

老师如此告诫,谢舒立刻态度恭恭敬敬地说道:“学生谨记老师的教诲。”

姜鸿满意地点点头,这时又想起什么道:“容展,陛下还有不久就要到金陵,你夫郎负责建的行宫现在如何了?”

听到老师提起虞楚息,谢舒不禁微微一笑道:“内子说,行宫的所有工程明日就可以竣工了,到时候不知可否邀请老师,前去一同查验一番,有什么不妥之处,也好及时改造。”

姜鸿本只是随口关心一下,没想到谢舒趁此提出这样的请求,不过姜鸿并未拒绝,他当然看得出来他这位学生有多么心系自己的夫郎。

谢舒回到家的时候,虞楚息还没有回来,谢舒便一如往常地等待着他,他手里拿着刚才还爱不释手的试论,但心思却很快飘远了。

这一连三个月,虞楚息都是如此忙碌,在西园和家中来回奔波,现在正是夏日炎炎的时候,太阳烤的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这样折腾一天下来,郎君即便消耗的体力再大,回来却依旧没有什么胃口,这几日他又不知清减了多少

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

谢舒想到这里,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过了不知多久,谢舒忽然感觉到身后传来一阵动静,接着,一道熟悉的气息轻轻地压到他的背后,又用微凉的手捂住了他眼睛。

谢舒全身都定住了,他当然知道这是郎君的手,他牵过一次,就再也无法忘记。

见他没什么反应,虞楚息不免有些语气怏怏地在他耳边道:“怎么我突然蒙住你的眼睛,你就一点都不意外?”

刚才虞楚息进来的时候,看到谢舒皱着眉不知在想什么,难得起了捉弄他一把的心思,谁知道谢舒就这个反应?

难道他发现自己进来了?

谢舒听出了虞楚息的言外之意,他温柔地握住虞楚息的指尖放了下来,以十指交叉的姿势将他拉近,同时低低一笑道:“郎君,你难道不知道吗?你身上有一股香味,我闻得到”

说到这时,谢舒忽然喉间有些发紧,舌根也僵住了。

因为此时,谢舒才发现,他怀中的郎君鬓发微湿,香汗淋漓,轻薄的罗衫下,依稀可见肌肤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