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企业家61、62

61

杜丽雯从欧洲返回来了,她向龙敬文汇报去欧洲推销的情况。

“欧洲大战已经打了两年多,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为一方,叫同盟国,以英国、法国、俄国为一方,叫协约国,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互有胜负。1916年2月,也就是今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

“看来这场战争还得打下去呀……”龙敬文说。

“是呀,看来还得打几年。”杜丽雯又把话题转到经销上来:“欧洲由于大战,许多企业倒闭,物资缺乏,特别需要面粉和布匹,所以我们的面粉和布匹非常受欢迎,已经销出了五万包面粉,八万匹布,我还带回了一大批面粉和布匹的合同,那边急着要货呢。”

“是呀,我们这边开足马力,日夜不停地生产,还是供不应求呀。”

“还得想办法挖掘潜力,尽量供应,要抓住这个时机,加紧扩大发展呀。”

“是呀。连云芳都参加进来了。领着家属天天半夜给工人做夜宵,给他们加劲。”

“嫂子真是个贤内助。”

“是呀,她为了昌茂,也是尽心尽力呀。”龙敬文看着杜丽雯又说:“还有你,也是为昌茂公司尽心尽力。欧洲打得战火纷飞,可你却不顾危险四处跑,联络推销公司的产品。为公司拉来这么多订单。你是公司的大功臣呀!”

“文哥,你别这么说。公司培养了我,你培养了我,我就是公司的人,就是你的人。我能不为公司,为你尽力么。人在离别时最想亲人,我在战乱的欧洲,真是想我们公司,想文哥你呀。”杜丽雯眼光痴痴地看着龙敬文。

龙敬文避开她的目光,转移话题:“你这次回法国,看望了在法国的亲属吧,他们都好吧?”

“在战火中,都活得很艰难,看到我都很高兴。他们知道我还没结婚,都很着急,还给我介绍男朋友呢。”

“是么?有合适的么?”

“有合适的我也不会答应。我是属于昌茂公司的,属于文哥你的。”

“丽雯,你都三十多了,还是把自己的事解决了吧。以你的外貌、能力和在公司的地位,想找什么样的男人都可以。不要这么靠了,你都要把哥哥急死了。”

“文哥,你是知道我的性格的,我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我一辈子只属于你,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

“丽雯……”

“不要说这件事了,还是谈怎么提高生产,满足那些订单吧。”

“那好吧。现在有些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也受欧战影响,想低价出售,我想乘机收购,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

“这个想法好,这是公司快速发展的机遇呀。可公司流动资金现在比较紧张呀。“

“我想货款收购,借鸡下蛋。”

“好。”

两人继续商谈公司业务上的事……

62

龙敬文打听到直系军阀两个军的军需部长结伴来上海采购,急忙叫上龙新亭去联络。民国以后,各派军阀混战不

断,军队是粮食、布匹、药品的消耗大户,也是商人趋之若鹜的对象。两个人分头与两位部长联络。

在旅馆里,龙新亭见到了军需部长郭鸿宾。他不像多数军官那样杀气腾腾,反而是慈眉善目,身材胖胖的,剃着光头。没有穿军装,穿一身素色竹布大褂。龙新亭想,他不像军官,倒像位法师。

听龙新亭说明了来意,郭鸿宾笑说:“我这次来沪,也要采购一批药品。部队现在经常打仗,伤病员不少,需要药品呀。龙老板的新亭大药房在在沪也有些名气,我倒想看看。”

龙新亭忙说:“好呀,小店热烈欢迎郭部长。”他掏出金壳进口怀表看看,“快到中午了,小店先请郭部长进餐,给郭部长接风洗尘。”

郭鸿宾笑说:“吃饭可以,但我只吃素,不吃荤。”

龙新亭有些疑惑地望郭鸿宾。

郭鸿宾解释:“我十七岁从军,现在四十七岁了,当了二十年兵。从一个小卒,一步步升到副师长。四十二岁时军长要提我当师长,我提出搞后勤,当军需部长,你知道为什么么?”

龙新亭摇摇头,又说:“按我们老百姓的看法,应该是当师长更威风。”

“我那时已经打了十五年仗,有不少是糊涂仗,也不知道为什么打,上司让打就往前冲,杀了不少人呀,肯定有不少冤魂。我不想后半生再这么血腥了,不想再上前线舞刀弄枪,所以想搞后勤。”

“我明白,部长是想立地成佛呀。”

“你还真说对了,我从当上军需部长起,就信佛了,所以吃素,我想洗去前半生的血腥,给后半生和后人留个功德。”

“好。部长是个有参悟之人呀,让人敬佩。那我们中午就吃素餐,我知道一家素餐馆,叫《松月轩》,很不错的。”

“好吧。待我收拾一下咱们就走。”郭鸿宾说着归拢桌上摆放着的纸墨笔砚还有字帖。

“郭部长还有喜爱书法的雅兴。”龙新亭看着桌上的纸墨说。

“前半生杀气太重,后半生想增加点儿文气,陶冶一下性情。练练书法。”郭鸿宾笑说。

龙新亭看了一下桌上郭鸿宾写的字说:“郭部长的字写得很好呀,有欧体的风格。”

郭鸿宾笑说:“见笑、见笑,随便写写而已。”他看着龙新亭又笑说:“看来龙老板对书法也很内行呀。”

龙新亭说:“家父也很喜爱书法,还让我们后辈也跟着他练字,从小耳濡目染,也就对书法有了些了解。”他又指着桌上的字说:“郭部长的字确实很有功力。我国四大书法家各有特点,‘欧劲颜筋柳骨赵肉’。欧阳询字的特点是‘劲’,如古人说:‘若草里蛇惊,云间电发;又若金刚瞋目,力士挥拳。’其实,欧阳询的字不但有‘劲’,还很‘媚’,有一股媚力。我看郭部长的字就兼顾了‘劲’和‘媚’两方面,使人看了忍不住叫好。”

“龙老板,你还真是懂书法。”郭鸿宾用赞赏的目光看着龙新亭。

龙新亭笑说:“去西北采购药材,我专门去西安的碑林仔细观赏过。欧阳询和他的儿子欧阳通在碑林里都留有字。我认真揣摩过,欧阳通的字只是一味使劲用力,不‘媚’而‘拗’,所以没有他父亲的字好。在碑林里我还看到张旭的《肚痛帖》和怀素的《草书千字文》,真可以说是惊风雨而泣鬼神,妙不可言。”

郭鸿宾接道:“书法界称此二人为‘颠张醉素’,是草书的大师,我也非常喜欢他们的草书。”说罢他又指着桌上的砚台说,“由练习书法我也喜爱上了文房四宝,到哪里都想搜集上品,这次来上海也想乘机搜寻一下呀。”

龙新亭称赞:“这是大雅兴呀,古今书法家都有这个爱好。比如苏轼苏东坡就是。”

郭鸿宾笑道:“跟书法家我可不敢比,我只是业余的小爱好。”

龙新亭说:“我是上海人,熟悉本地的文物店,我也帮郭部长跑跑,看能否满足郭部长的雅好。”

“这太好了,我郭某这里先谢谢了。”郭鸿宾说着向龙新亭拱手。

“郭部长不要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应尽的地主之谊。”龙新亭又看看金壳怀表,对郭鸿宾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出发去饭店吧。

龙新亭给《松月轩》打了电话,当龙新亭领着郭鸿宾来到松月轩,饭店经理已经在门口恭候,他满面笑容:“欢迎二位贵客光临小店。龙老板是这里的常客,郭部长可是头次赏光,真让小店蓬筚生辉呀!”

龙新亭介绍:“这是本店王经理。”

郭鸿宾笑一拱手:“王经理太客气了,今天叨扰了。”

王经理哈腰说:“哪里,郭部长这样的贵客,小店请还请不来呢,还是龙老板有面子呀。”他恭维郭部长,捎带把龙新亭也捧了一下。“请进。”他又拱身相请。

一进室内,只见正面墙上是一幅巨大的壁画,画的是大腹便便、笑口常开的弥勒佛。郭鸿宾忙走上前双手合十向弥勒佛施礼。龙新亭和王经理也跟着施礼。

施完礼郭鸿宾又看大厅墙上挂着的知名居士题字,只见一幅写着:“天天吃素,日日静心。”又一幅写着:“吃宜素,着宜布,吃素着布心少苦痛。”郭鸿宾看着说:“写得好,写得好!不但字写得好,词也题得好。”

龙新亭说:“部长还是位雅士呀。”

郭鸿宾说:“雅士不敢当,粗通点文墨而已。过去跟我的一个文书是高中生,文笔不错,我跟他学习了些。”

“部长如此好学,晚生敬佩,也应该学习呀。”龙新亭又恭维。

“不敢当,不敢当,你是医生又是老板,可是有大学问的人呀。”

“部长愧煞晚生了,晚生怎么敢当!”

室内十分清净、安静,雪白的墙,光亮的紫檀木家具,与素餐的气氛十分协调。郭鸿宾点头:“这里的环境真是不错,名实相符呀。”

王经理笑说:“谢谢郭部长夸奖,二们贵宾楼上请,楼上雅座环境更好些。”

在楼上包房坐定后,龙新亭对王经理笑说:“王老板,你上你们的当家名菜,一定要让郭部长吃好呀。”

王经理笑说:“那是当然,我想让郭部长吃了一次想二次呢,也像你龙老板一样成为常客。”

菜上来了,龙新亭向郭部长介绍:“这道红烧素鸡用料是豆腐衣,这可不是普通的豆腐衣,是专门到杭州附近的东坞山采购来的。那里三面环山,风景秀丽,水质特别好,所以生产的豆腐衣非同一般,薄如蝉翼,久烧不糊。《松月轩》派人去东山坞采购豆腐衣,先乘火车到杭州,再乘汽车到富阳,还得步行十余里才能到达。单从这材料的采购,就可看出本店烹调用功之深啊。”

郭鸿宾感叹:“不容易,真是不容易!”又夹起一块红烧素鸡品尝:“嗯,味道真是不错,香酥鲜嫩,回味无穷呀。”

“您再尝尝这炒鳝糊。”龙新亭又介绍:“这是用冬菇做原料,加工成鳝鱼条形,上浆油爆,再回锅加各种优质佐料烹调,做出来色、香、味、形俱佳,外形与荤菜相仿,味道清香滑润。”

郭鸿宾夹起一块品尝:“好,味道真是好!”

龙新亭接着又介绍“鸳鸯鱼丝”、“灯笼鸡品”、“明月鸽松”……

郭鸿宾一边品尝一边赞不绝口中,又笑着对龙新亭说:“龙老板不愧是这里的常客,真是如数家珍呀。精通的很。”

龙新亭笑说:“我这人就是嘴馋,好吃,不但自己好吃,还愿意向朋友介绍,共享美味。”

郭鸿宾笑道:“好、好,这吃要是精道了,也是雅趣。”

雪淞散文随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