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汉王

李恢道:“恢明白了!”

说完刘苟拿起笔,歪着脑袋想了一会,面露笑意。提笔在诏书上开始书写……

“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斯古先贤帝之令典也。广陵候苟,仁义宽厚,温文肃敬,功勋卓著,道无缁磷。践君子之中庸,究圣贤之义理,情惟乐善,志向高远。慕文王之令德,平社稷之纷乱。宜分建茅土,卫吾汉邦,叶於展亲,永固磐石。是用举其成命,锡以徽章。今封广陵候刘苟为汉王,改未央宫为汉王宫,赐九锡,行王诏。布告天下,咸闻四海。钦此!”

刘苟写完递给李恢,道:“你看看怎么样?”

李恢打开一看,默读一遍。道:“主公,您这诏书写的太好了,恢佩服!”

刘苟笑道:“当初孤在洛阳,这诏书可是起草过不少,如今算是干了回老本行。”

李恢道:“可这九锡之物,还没淮备呢!”

刘苟道:“这个你不用管了,孤会找人去办!你只要宣诏便可!”

“诺!那恢先行告退!”

刘苟道:“嗯,你也幸苦了,先去休息吧!”

“诺”!

李恢走后,刘苟也在想这“九锡之物”。

“九锡”指的是天子赐的九样礼物。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

车马,指金车大辂和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即黑色的公马八匹。

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鞋)一双。能安民者赐之。

乐,指定音乐、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

朱户,指红漆大门。

纳陛,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虎贲,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意思能退恶者赐虎贲。

宫矢,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能征不义者赐之。

斧钺,能诛有罪者赐之。

秬鬯,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

可别看这九样东西,中国历史上凡是加赐九锡者没有一个不造反。从王莽开始,如曹操、孙权、司马昭、桓玄、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李渊、王世充、到北齐高欢。这些人加九锡后要么自己称帝,要么儿子称帝。可以说加九锡就是造反的代名词。

刘苟最终目的是要称帝的,这个代表皇权的九锡当然得给自己加上。加九锡,而且王冠上还得冕十旒,(吊十根珠子,天子是十二根)。

“来人,把杨松叫来!”

“诺!”

没多久杨松便到了。

“主公,您找我?!”杨松道。

刘苟笑道:“有件事交给你去办!”

杨松道:“主公何事。”

刘苟道:“天子欲封孤为汉王,只是许都目前为曹操所控。故而,九锡之物,天子让孤自己置办。”

杨松这家伙可是马屁高手,刘苟要称王了,自己当然也能高升了。立马高兴道:“主公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只是你打算什么要用?如果太赶时间,只怕一时弄不好。”

刘苟笑道:“如今快入冬了,孤打算明年正月称王。现在还有几个月准备时间,你可慢慢去置办,有个几个月时间,也应该够了吧!此事目前还不宜到处宣扬,你要低调一点,等正试称王以后才可宣扬。”

“诺!松明白了!”

刘苟道:“你明白就好!那就拜托你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去找赵温商议。赵老司徒可是朝中老人,对礼仪方面可是很了解的。”

“诺!”

杨松走后。

刘苟喊道:“来人,把周洪找来!”

“诺!”

不一会,周洪来了。周洪是长安令,也是第一个跟刘苟住陵园的心腹。

“见过主公!”周洪道

刘苟道:“呵呵,你坐,坐。让你来是跟你聊聊。从住陵园到现在,总算是有了份基业。孤打算称汉王。你说说咱称王以后怎么玩?是继续按朝廷那一套,还是另起炉灶?”

周洪坐下,道:“主公,朝廷用的是“汉”为国号。您若是称王。便也是建国家,立社稷,拜宗庙。如若您不是刘姓,那便是改朝换代的前凑。”

“如若你想像光武帝那样继续尊大汉为正统,不改朝换代。那么称汉王到也合适。”

刘苟道:“孤既是称汉王,当然还得尊大汉为国本正统。只是孤称王后也算是成立小朝廷,这官职怎么设置?”

周洪道:“您如果称汉王,但也只能算是番王,最多算诸侯王,高祖当年封诸候王,各诸候王可授金玺盭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朝廷一般”。

“可到了孝景帝时期开始撤番,令诸侯王不得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为相国,撤掉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等等。其实到了景帝后期,平定七王之乱后,各番王已经没什么实权。”

刘苟道:“这个孤当然知道,但是孤告诉你,孤也不再设丞相,三公九卿本是朝廷所设,孤也不想僭越搞三公九卿。”

周洪道:“那主公打算怎么设置汉王治下官职?”

刘苟道:“朝廷不是设有尚书台吗?如果不录尚书事,这三公也没多大实权。”

“孤打算设六部,直接掌控国家军政大事。”

周洪道:“六部?您能否说详细一点?”

刘苟想到后世三省六部制,比现在的三公九卿要好,从隋朝一直沿用到清末,毕竟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但是三省六部制也有弊端,朱元璋就是嫌弃相权太大了,威胁君权,杀胡维庸后,丞相也给裁撤了。三省成了罢设,皇帝直接统领六部。

但是皇帝直统六部,虽然权力一手抓,但皇帝又太累了,事事躬亲,会累死的。到了朱隶后面又设辅政大臣。这样一来皇帝就轻松了。所以大明王朝皇帝十几年不上朝,照样玩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