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里可不是谁都能带刀的,重罪。六街徼巡和武候平时也是拿着大棍子。这会儿也是有禁令的,不准携带管制刀具。
影视里那种看看乐呵乐呵就行了。
“郎君。”围在张军身边的执刀和几个刀人随从看向张军。
执刀是官职,是法定可以在公众场合执刀行事的官员,正儿八经的秩官,专职保卫工作。刀人就是执刀的手下刀卒,男女都有。
一般太子府和公主府里的护卫,大部分都是女刀人。也叫执刀人。
呵呵,张军乐了。
这个家伙是属狗的呀,得谁咬谁,这气势,这嚣张劲儿,看来要么就是背景极大,要么就是皇帝宠爱。
“所有人,打断双腿。”张军比了一下手势,又补了一句:“不要杀人。”这些小子手上没轻没重的,不叮嘱一下还真容易性起。
王街典眼珠子一凸:“这位郎君,”
“无妨,某今日进宫,叫你家中郎将上报便是。某乃本朝太子太保,凤翔府牧增,你便如实报告。”
张军看了一眼王街典:“金吾卫街使徼巡,掌治安巡警,某今日,对你等有些失望。惧权避贵,何以保上都安静?”
王街典瞬间曈孔就有点放大,急忙弯腰施礼:“阿二见过太保,不识太保面目,还请恕罪。”
张增的名头,在禁军里面那简直是太大了,无人不知无人不畏。一己之力下长安定京畿,平净诸镇,那不是吹出来的,是杀出来的。
别说已经不大如前的金吾卫,这会儿最牛的神策军也算上,包括北衙六军,哪个提到张增,提到凤翔军不是恭恭敬敬?
长安城各门,皇城宫城各门上那粗大的炮管子每天都在和他们诉说着凤翔军的恐怖战力。
尤其是神策军由凤翔培训训练出来的炮兵营将士,那真是恨不能直接调入凤翔去。
“那是何人?令你如此惧怕。”张军又问了一遍。
“回太保,那车驾乃京兆府少尹家用,秩用三马,只是寻常常乘两马车而已,因为常见,某等皆熟识。”
哦,张军就明白了。
“窦少尹?”
“是。”王街典呲着牙抽着脸看着一群执刀人冲到骚乱处。
哎哟,窦申哪。张军感觉这也忒巧了点。
几句话的功夫,执刀带着执刀人已经冲了过去护住了卫阿荣,然后也不等对方反应,噼里啪啦就开始动手。
因为张军嘱咐不许杀人,所以这些人也没出鞘,直接把带鞘横刀做了武器抽打。刀鞘是包铁硬木,又窄薄,抽在身上嘎嘣脆,相当酸爽。
张军说把所有人腿打折,那就是把腿打折,一点都不带有折扣的,很快对方十来个人就躺了一地,哀嚎起来。
那执刀确没停动作,过去直接把车辕上的仆夫拽下来摔到地上,后面自有刀人过去敲断双腿,执刀自己已经挑起车帘,把里面的官员拽了出来。
“大胆。”那官员看着年纪不大,脸上有些惊惧色,大声斥责执刀:“可知死罪。”
执刀可不管这些,扯着窦申的胸襟就把他从车里提了出来绊摔在车辕
啊~~杀猪一样的叫声响了起来。
两条腿打断,执刀旋视一周,却是没有人敢和他对视。
“抬到路边。”卫阿荣惊了一下,但旋即知道这肯定是自家郎君的命令,也就不再在意,吩咐清路:“你等速速通行。”
那对面的三马车一众随侍早就惊呆了。
这特么的,太猛了,自己这正主都没怎么的呢,劝架的动手了,不过看着挺过瘾,隐隐的有些兴奋。
听着卫阿荣让他们赶紧离开,随从们各自施礼,簇拥着车马快速驶离了这里。车上的官员从始至终也没露面。是个聪明人。
这个时候他要是不分火候的跑出来和张军见面,那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张军甚至都没打听他是谁,就是这么个道理。
王街典带着徼巡,还有闻声赶过来的武候们上来帮忙,把一众伤者都抬到一边,把窦申抬到马车上,却是不敢做别的。
在卫阿荣的指挥下,很快聚集拥堵起来的车马人群就散了,诸官怀着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去往大明宫打卡,悄声打听着张军是谁。
可惜注定没有结果,张军对于京官来说,确实是有些陌生了。
人群散去,右街使判官也到了,一脸的晦气。
也不怪他拉拉着个脸,谁大清早的在自己的辖区里摊上这种事儿心情都好不哪去,这也算是倒了霉了。
一边是外相节使,一边是京兆少尹。虽然京兆少尹管不到金吾卫来,但也不是轻易可以得罪的,何况这少尹是有名的根子硬。
这个窦申是外戚,他妈妈是李渊的五世孙,而李适是七世孙。也就是说他妈是当朝皇帝的堂姑奶奶,皇帝得管他叫一声表叔。
这其实还不算什么,关键是,窦申的从舅,也就是他妈妈的堂兄,是金吾卫大将军,嗣虢王李则之。
而他族父,就是御使左中丞窦参。
甚至小道消息都在说,窦申其实就是窦参的亲儿子。叔嫂沟通嘛,在大唐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左右金吾卫的老大,加上御使台的老大。就是这么坑。
右判官能坚持着来,到了现场还能保持冷静,其实都相当不容易了,真的,换成心里素质差点的,这会儿都得瘫。
这事儿肯定要捅到皇帝面前去,而且不管皇帝最后怎么判定,他这个具体责任人都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判官已经看到了自己全家流放的大好前景,甚至都没对街典王阿二发脾气说重话。没有意义。
甚至他都没有搭理张军,相当‘嚣张’,来了就去察看伤者,看看会不会死人。如果死了人那就不是流放了,那就是赐死。
“可唤过医师?”
“已去营中寻了,该是很快就到。”
“再催,唤针师同来。”
右金吾卫衙门就在布政坊,离这地方不远,确实是很快就到了。
张军看人群也疏散了,这边医师也到了,这判官又不搭理自己,就和王街典打了声招呼,让他们如实上报,自己回了车上。
也没有人敢拦着要缉拿凶犯,一众徼巡和武候站在那看着张军的车马走远,去了大明宫。憋屈呀。
张军还是第一次这么早来朝会,心里还感觉挺新鲜的。
结果到了大明宫才知道,朝会不是天天都有的,皇帝主持的大朝会和月朝会他知道,大朝会一年两次,月朝会一月两次。
但是常朝他是真不太清楚,也没参加过。
结果现在知道了,大唐朝根本就没有正经的常朝,甚至还可以请假,还可以连着请假。
而且常朝不是天天都有,要算日子,而且也不在含元宣政紫寰三殿,而是在延英殿。
监察御使领着过来打卡的官员入殿,监门校尉唱籍,也就是点名,答‘在’,然后皇帝出来,大家一起参见一下。就完事了。
如果有官员要奏事,需要提前三天把奏表送到政事堂。
如果是常参日,李适会让一个宰相陪着自己,在延英殿接见三两个官员,当面说说事儿。
今天不是常参,就是点了个卯‘唱名’,然后有事的办事,没事的就各回办公室去坐班,连宰相都没露面。
然后张军就有点懵逼,这特么不是扯犊子么?自己来这么早干什么呢?
点完名官员们都散了,回办公室的回办公室,出宫的出宫,张军琢磨了一下,慢慢悠悠的逛去了政事堂。
叫中书门下知政殿,下设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实际上,是把尚书六部的职能集中到了中书门下。
也就是前面说过的,抢权。也正是这种朝参制度和各省的抢权,才使得宰相专权成为了现实。
大唐朝的常朝啊,从始至终就没正经过,李渊三日一朝,李世民五日一朝,武则天十日一朝,就玄宗辛苦了些,隔日一朝。
到了李适这里,把朝会改为了延英殿会奏,常朝变成了隔三岔五来一发,也不奏事。
不过中书门下领五房这事儿,确实是和李适没关系的,是玄宗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搞出来的。
然后皇帝又不上朝,上朝也不奏事,相有了更大的权力。
也慢慢把皇帝和大臣们隔离了开来,慢慢的,皇帝只能看到宰相想让他看到的东西了。
所以后面就越来越乱,贪腐成风,最终形成了内官,中官,外官,节度四方夺权的乱局。
政事堂在中书省,在宣政殿外宣政门右,西侧集贤院,南侧御使台。集贤院其实也是各使的办公场所,度支使,转运使,盐铁诸使等等。
这边有延英门和延英殿相通,方便诸宰和诸使随时听候皇帝的召唤,殿中内省,亲王待制都在这里。
张军背着手,随着往外走的官员慢慢往外逛。虽然进宫好几次了,张军还真没有这么悠闲的逛过,景致还挺好看的。
长安比凤翔要暖一些,可能和城市大人口多有些关系,早发的小草已经绿意盎然,树木也在抽芽吐叶,看样子快开花了。
监察御史,侍御使,殿中侍御使,禁卫,刀人,内侍,内史,尚官,御吏,监门……影影绰绰前前后后到处都是人,悄无声息散落在亭阁门苑廊曲树影之间。
张军想往草围花圃里走走,抬了抬脚没敢进。
宫中上下这么多人,想来那草围之中得布下多少地雷水逆,还是考虑一下靴子的感受吧。
其实是他想多了,内苑那边确实是,三大殿这边极少。
政事堂里一片忙碌,这个大唐的中枢之地,估计也是整个大唐最忙的地方,各种文牒符册堆满了各处。
南侧偏殿,上百的刀笔吏双耳不闻,只管闷头不停的写字。每天要写不知道多少个字,一个都不能错,还得写的方正好看。
这工作是真不容易。
刀笔吏的办公位置有点像现代的学校课堂,一张桌一张桌的紧挨在一起,横竖几排,四周一圈就是各部门办公室。
长官们不在这里办公,在另一侧北偏殿,都是单人办公,带休息室那种。
中间正殿可以理解为办事接待大厅,收发文件,接待来访,答对询问,登记办理,面对所有中央部门机关,还有各道,节度州府。
大佬们的办公位址并不在这里,而是在省后集贤殿(院)。诸使,五房,大佬办公室,有议政殿和待制殿。
待制,就是申请了和皇帝见面并得到了回复,在这里等待皇帝接见的意思。其实原来叫待诏,那不是武帝叫曌嘛,就改为待制了。
武帝以后,本来是恢名了旧称的,不过大家也叫习惯了,就像诏书,都叫制书。
张军今天过来,其实就是待制(诏),等着皇帝派人来叫他。
当然,这个待制的时间上就不固定了。
可能皇帝一起床就想起来了,也可能就遇上什么要紧事儿,一等就到了下午,更惨的是皇帝给忙忘了,明天再来。
大唐的宰相官称叫知政事。有知政事,同知政事,权知政事三档,是入阁的,地位权限高于同平章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算是二级宰相,事实上还有三级宰,分别授参知机务,参掌机密,参知政事和参谋政事四衔。
这就相当于局常委,局委和局扩大会议的意思,根据事情的重要性不同,参加讨论的人数也在变化。
局常委,不是,知政事们,是可以随时要求面见皇帝的。
皇帝在三大殿以外的其他宫殿(便殿)会见宰相,叫‘入阁’,所以这几个人又被尊称为‘阁老’。
张军背着手欣赏着风景,一路闲逛,逛到了集贤院这边,看着各院馆建筑都已经换上了玻璃窗,心中就有点小得意。
大唐有玻璃,不过透明度没有这么好,工艺上还不是太成熟。这就是推动。
事实上,来到大唐的时间越长,接触的东西越多,其实张军心里就越是震惊,疑惑。不是因为大唐落后,正好相反,是大唐太先进了。
大唐在工业农业商业制造业科学技术文化娱乐数学天文地理星相各个方面的成就,至少领先着整个世界一千年。
无法想像是什么造成了大唐的全方位的伟大。可以说,大唐以一己之力,奠定了整个世界的文明基础,是整个世界的推动者。
西方世界对东方的惧怕,从一句‘唐人’就可以看出一二。
做为近千年的中西交接点,大唐文明西输的基地,西方世界文化文明中心的意大利,领袖、教父级人物才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个‘唐’字,以示伟大,威望。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世界不惜以国家的力量大量篡改历史,制造大量伪史的原因。他们在掩盖,掩盖内心的惧怕和不自信。
当西方的君主第一次学会使用刀叉的时候,这种惧怕就刻在了他们的骨头上,只不过成吉思汗带过去的火炮,滋长了他们的野心。
“节镇。”
张军扭过头去,却是韩滉笑着一边拱手一边走过来:“节镇何时来了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