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刻苦勤学

上午,就在李秀宁准备出门寻找周扬时,却意外看到唐公府门外停着辆马车。

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从车内走下来,随行的人还不住地搬着箱子。

;这怎么回事?;

李秀宁狐疑道。

;回禀二小姐,他们是来太原的戏班子,听说是姑爷找来给老爷唱戏解闷的。;

门口的家丁答道。

;周扬?;

李秀宁秀眉微挑。

成天不做正事,就知道搞这些有的没的,大白天不祝寿不过节,解什么闷!

;他人呢?;

;小的不知,不过李三这几天都跟着姑爷,或许他知道。;

李秀宁抬眼瞧着门外忙前忙后招呼地李三,立刻把他叫了过来。

;我问你,周扬去哪儿了?;

;姑爷?他哪儿都没去,一直在府中呆着啊。;

李三眨巴着眼睛,满脸茫然。

;胡言乱语!李三你现在竟然敢帮着他来骗我?;

李秀宁沉声质问道。

把李三吓了一大跳,赶紧低头惶恐地答道:;二小姐,小的绝不敢欺瞒您,姑爷一直在府中,真的没有离开半步!;

;我昨晚一直未见他人,既然在府中,那你告诉我,他在哪里?;

;他,他;

李三一时语塞。

他可记得周扬的叮嘱,绝对不把卖书法赈灾的事情告诉任何人,包括李府上下。

而这整整一天一夜,周扬都躲在书房里面忙着写字,要是告诉了二小姐,岂不露馅了?

;我问你话呢!;

;回二小姐,姑爷一直都在书房看书,想必是看得入迷,忘了时辰。;

李三撒谎道。

李秀宁轻哼一声,压根不信。

荒唐!

就周扬那模样,平日里连书房都懒得进,如今却能看书看得废寝忘食?

;好,我这就去书房看看,如果他不在,你就等着家法伺候吧!;

李秀宁说罢便转身,也不再管门口的戏班子。

李三见状暗道不好,连忙跟了上去。

两人穿过花园,刚走到书房外,他就大喊道:;姑爷,戏班子来了!;

;你叫什么?;

李秀宁立刻察觉到异样。

;我这不是怕姑爷睡着了么?想先唤醒他。;

李三心里嘭嘭直跳。

;还在这儿跟我演戏?;李秀宁冷哼道。

也懒得再多说什么,疾步朝着书房走去。

刚走到门口,周扬迎面走了出来,立刻顺手又关上了门,一副见不得人的模样。

;啊?她们来了咦,你怎么也在?;

周扬和李秀宁对视一眼,眼中均闪过诧异。

显然都没有想到对方会出现。

;李三说你在书房看了整整一夜的书,我过来看看。;

;啊?啊是啊,你还别说,这太公六韬确实深奥玄妙,我竟然不知不觉就看了一夜。;

周扬反应也是极快,顺嘴接了下去。

;你还看兵书?;

李秀宁诧异不已,将信将疑,想推门进去一探究竟。

周扬见状赶紧拦住。

;你干嘛?;

;既是兵书,我自然也想看看。;

;你都是将军了,这些兵书早就烂熟于心了还有何好看的。;

周扬调侃道。

他可不想自己的小生意被人给发现,不然这些人估计又得进行一番长篇大论。

;不是说戏班子来了么?走走走,去看看唱戏。;

;你书房之中难不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这么害怕我进去?;

李秀宁冷笑一声,越发觉得奇怪。

;我能有什么;

周扬干笑道,可话还没说完,李秀宁直接推门而入。

好家伙,当真是当兵的,做事干净利落!

只见书桌上还焚着檀香,青烟渺渺,几本兵书杂乱的摆放着。

李秀宁有些意外。

他真的在这里研读了一整夜?

听上去就觉得很不可思议。

李三同样惊诧不已。

当二小姐闯进来时,就预感到会出事,但没曾想却是这样一番景象。

而周扬的嘴角却微微上扬。

小样,我做事可是留着后手呢!

;看吧,我没骗你吧,还非不信,还想看什么?;

李秀宁转过头,沉默不语。

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

尤其是周扬那副洋洋得意的神情,似乎在跟自己炫耀一般。

;那戏班子又是怎么回事?;

;老丈人说他最近有点累,我就帮忙找个戏班子来给他唱唱戏解解乏咯!;

周扬说得理直气壮。

这话可不假,都经过李渊首肯的。

自己最多算个参谋加跑腿。

;对了,李三,李姑娘是不是过来了?;

周扬兴致勃勃地问道。

;是的,估计这会儿她已经在前厅候着。;

;走,去给李姑娘打个招呼。;

说着,他也不再搭理李秀宁,领着李三朝前厅走去。

李秀宁见书房中没有什么异样,也打算离开,就在这时,一阵微风拂过,吹开桌上的兵书。

只见其中夹一张宣纸。

嗯?

李秀宁信手拈来,不由地愣住。

纸上字迹华美,却是一首诗。

终是周庄梦了蝶。

你是恩赐也是劫。

若无周庄梦中蝶。

亦无恩赐亦无劫。

竟然是首情诗?

她识得府上众人的笔记,这显然不出于任何人之手,难不成是周扬?

李秀宁心中暗自揣测。

世民好像说过,当日钜鹿郡公大寿,周扬凭借一手惊世骇俗的书法震惊全场。

如今这幅字确实写得巧夺天工,精妙绝伦。

只是诗中所指

是自己么?

又或是哪位姑娘?

李秀宁思绪翻飞,鬼使神差间,悄然将宣纸藏入袖中。

吃过午饭,戏台也搭好,李府上下便在花园中看戏。

不得不说,李蓉蓉的戏确实好看,一曲终了,让人意犹未尽。

但李府众人均是神情复杂。

这等行径,和那些乡绅土豪有何区别?

如若叫旁人听去,只怕免不了流言蜚语。

倒是李渊颇为满意,点头称赞道:;这戏班子确实不错,贤婿,你从何寻来?;

;实不相瞒,我遇这花旦在街上偶遇,而他们正是当日钜鹿郡公大寿时所请的戏班子。;

周扬如实答道。

;原来如此,甚好甚好!;

;既然岳父喜欢,那不如就把他们留下,每日在园中唱戏,也能让唐公府上下平添几分生气。;

一听这话,李府上下全都脸色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