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时代周刊的专访邀约

表演结束后,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开幕式,也便全部结束了。

等到陈舟走出会场,迎面便有记者围了上来。

而且是一大批的记者。

看到这些记者们来势汹汹的架势,就算是已经经历过许多这种阵仗的陈舟,也还是一阵头疼。

而且,不只是陈舟,熊浩和齐茵也有些头疼。

最怕这种人群的突然涌上。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最混乱的时候。

谁也不能保证,这其中会不会,就有对陈舟不利的人。

熊浩和齐茵几乎同时向前,保持与陈舟大约一个身位的样子。

这样能够尽可能的隔开两边的记者,然后又避免有正面直接怼上来的。

看到辛苦的两人,陈舟不免在心中感慨:“还是有保镖好呀,这再也不怕被记者们包围了……”

“陈教授,请问您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最先将话筒塞到陈舟面前的,是华国电视台的记者。

也就是那个每晚准时播放新闻联播的电视台。

陈舟看了一眼这位长相甜美,但力量却不俗的记者小姐姐。

想了想,说道:“感觉还好吧……”

陈舟说完后,记者小姐姐又等了三秒,她本以为陈舟还会继续说些什么的,可显然,她一点也不了解陈舟。

抓住机会,这位记者小姐姐又问道:“陈教授,那,对于您成功拿下菲尔兹奖,有什么想说的吗?”

陈舟心想,这个问题和刚才那个,有什么区别吗?

所以在认真想了想后,陈舟回道:“感觉还行吧……”

听到这个回答,这位记者小姐姐,明显愣了一下。

她只觉得,这位陈舟教授,还真是惜字如金。

见还没有其他记者提问,这位华国电视台的记者小姐姐,又再次问道:“陈教授,刚才的颁奖仪式,咱们华国电视台是采取了网络直播的方式,全程进行了直播的,这个您知道吗?您有没有什么想对在看直播的观众朋友们说的?”

陈舟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正对着自己的摄像机。

刚才舒尔茨告诉他,德国电视二台进行现场直播时,他就在想,华国有没有电视台来搞这个。

毕竟,这种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想要进行现场直播,也只有主流的电视平台可以。

只不过,陈舟之前没有关注过这方面的事,对于华国有没有现场直播,他也不太清楚。

却没想到,竟然还真有。

这下子,面对镜头的陈舟,倒是话多了一些。

他清了清嗓子,面带微笑的说道:“很荣幸,我能够获得菲尔兹奖,能够帮咱们华国数学界,拿下这块很有意义的奖章。”

“虽说这是咱们华国的第一个菲尔兹奖,但我相信,这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我只是比较幸运的做了这个第一人,在我之后,肯定还会有许多的华国优秀青年数学家,将菲尔兹奖给带回华国的。”

问了三个问题,终于听到陈舟说了这么多话的记者小姐姐,总算是满意了自己的采访。

不仅如此,她也算是对得起,那些深夜守在直播前的广大父老乡亲了。

要知道,她问的前两个问题,只得到陈舟一共不超过十个字的回答时,她的内心,多少是有些崩溃的。

实际上,她不知道的是。

在陈舟那简短的回答一出来后,华国电视台网络直播平台的页面上,便被满屏的弹幕占领了。

“哇,陈教授好酷!”

“不愧是陈教授,菲尔兹奖也不过是还行吧……”

“菲尔兹奖?没什么感觉,就还行吧……”

“史上最年轻菲尔兹奖得主,确实有资格说这句话!”

“果然,这才是我认识的陈教授,平平淡淡拿个菲尔兹奖,能有什么感受吗?”

“陈教授,霸气!”

“大写的服!我要是22岁拿下菲尔兹奖,我肯定比陈教授说的还简单,就那两个单词‘soeasy’……”

“看到宣布获奖人名字时,那众望所归的一幕,我就知道,是菲尔兹奖因陈教授而变得更为荣耀,而菲尔兹奖对于陈教授而言,确实只能说是还行吧……”

满屏的弹幕,满屏都是称赞。

作为为华国创造历史的年轻学者,华国的父老乡亲们,自然也不会吝啬自己的语言。

每一个在观看现场直播的人,都为陈舟感到骄傲!

当陈舟回答完第三个问题时,一大波弹幕再次袭来。

只不过,这次的弹幕,像是所有人商量好一样,只有四个字。

“我也相信!”

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所蕴含的力量,却是无比的大的。

这四个字,也代表了华国所有人的美好期望。

这三个问题问完,这位华国电视台的记者小姐姐,也很礼貌的把位置让给了身后的记者。

同时,她也冲熊浩和齐茵两人,笑着点了点头,算是表达自己的谢意。

没错,她之所以能够这么力量性的,抢到第一个提问的位置,全是因为熊浩和齐茵的帮忙。

毕竟,是咱们国家自己的电视台记者,这点忙还是小意思的。

而且,这样也能够帮熊浩和齐茵争取一些时间,好筛选一下后面提问的记者们。

第二位,便是巴西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了。

相比于陈舟这边的热闹景象,另外三位菲尔兹奖得主那边,就要稍微逊色一些了。

虽然也有不少记者围了过去,向另外三位菲尔兹奖得主进行提问。

但相较于陈舟这边,几乎被围的水泄不通的模样,可就明显不是一个等级的。

如果不是因为熊浩和齐茵的阻拦,有些挤不进去的记者,转而去寻找舒尔茨三人的话。

那对他们进行采访的记者,可能还要少一些。

不管怎么说,对于创造了历史记录,成为史上最年轻菲尔兹奖得主的陈舟,他们肯定是更想采访一些的。

并且,这位史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同时还是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

好不容易回答完,众多记者的提问,挤出人群的陈舟。

只觉得,人群之外的空气,都要新鲜很多。

看了看身旁两位不住在擦汗的保镖,陈舟笑着说道:“多谢你们两个了,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出来。”

熊浩和齐茵显然也被刚才这帮记者们的热情,给搞得有点后怕。

这样的安保任务,可比他们平常执行的任务,要累的多,也难的多。

毕竟,除了他们两个是明面上的保镖外,其余人都是在暗中保护陈舟的。

不像一些国际大型会议,会有足够的人手,全面做好安保任务。

开幕式结束后,所有参会者将会在酒店解决午餐,然后下午正式进入大会的报告人环节。

也就是受邀学者的学术报告会。

趁着这段休息时间,陈舟摸出手机,悄悄打开了华国电视台的网络直播。

网络直播并没有中断,算是中场休息环节。

因为这次华国电视台进行的现场直播,是准备对这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全程进行直播的。

华国电视台直播间此时的人数,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

根据直播间的显示,这会足足有近6000万人在观看现场直播。

这个人数,不可谓不多。

看着满屏的弹幕,陈舟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在看到那个还在刷的“我也相信”后,陈舟的嘴角,不自觉的便露出了一丝微笑。

唯一就是,华国这会已经是大半夜了,让这么多人不睡觉,观看自己领奖,再等着自己的学术报告,多少让陈舟有点不好意思。

要是他早知道这样的话,刚才面对华国电视台的记者小姐姐,就多说两句话了。

酒店餐厅里,陈舟吃完午餐,正准备起身回房间休息时。

有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女,径直走到了陈舟的面前。

陈舟疑惑的看着这位美女。

这人自我介绍道:“陈教授你好,我是《时代周刊》的记者迪莉娅·奥尔黛西亚,方便我坐一下吗?”

陈舟听到《时代周刊》这个名字,就知道对方的意图了。

想了想,陈舟点了点头:“请坐,迪莉娅小姐。”

齐茵也自觉地往旁边挪了挪位置,给这位《时代周刊》的记者,让了个位置。

等对方坐下后,陈舟主动说道:“迪莉娅小姐,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我还得去准备一下下午的学术报告。”

迪莉娅·奥尔黛西亚看向陈舟,对于对方直截了当的话,她倒是没有太多惊讶。

在来之前,她是对陈舟做过调查的。

对于陈舟对记者们的态度,以及那回答问题时,干脆了当的方式,她都是掌握了的。

所以,迪莉娅·奥尔黛西亚也没有废话,直接便说道:“陈教授,不知道您今晚是否方便?能否占用那您晚上的一点时间,我想对您做一个专访。”

听到这话,陈舟微微一笑,问道:“迪莉娅小姐,能否告诉我专访具体的时间?”

迪莉娅想了一下,回道:“我尽量保持在一个小时之内。”

陈舟点了点头:“那晚上见。”

说完,陈舟便起身,离开了座位。

熊浩和齐茵也跟着起身离开。

看着离开的陈舟,迪莉娅·奥尔黛西亚的脸上,露出一丝感兴趣的表情。

陈舟是她很早之前,就想进行采访的科学家。

在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次,她就因为其它事情,耽误了采访计划。

现在,终于在里约热内卢的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找到了机会。

看了眼手表,迪莉娅·奥尔黛西亚也起身离开座位,喃喃自语道:“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可得好好准备一下才行……”

回到房间的陈舟,拿出菲尔兹奖的奖章,开始了自己的分享。

除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外,陈舟也难得的登录了自己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动态。

这条动态,没有多余的话。

只是简简单单的“菲尔兹奖”四个字,再配上他刚拍的奖章照片。

做完这些,陈舟便退出了微博。

对于那些已经看不过来的私信、评论、关注等等的红点,他是没有丝毫点开的欲望的。

陈舟是退出了微博,然而那些关注着这件事的网友们,却是热情高涨了起来。

面对久未露面的陈舟,他们迅速涌进了评论区。

各种留言回复,开始在陈舟的评论区刷屏。

而陈舟的这条微博,也以火箭般的速度,窜上了热搜第一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热搜第二和热搜第三,也全是陈舟的新闻。

似乎是做好了迎接这一事实的准备,那些原本还在想办法上热搜的娱乐明星们,此刻很有默契的,开始了蹭热度。

有些人,甚至是第一时间转发了陈舟的微博,并配文大家最喜欢说的“陈舟大佬牛逼!为您感到骄傲!”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是蹭热度,真心转发的明星。

虽然不常关注学术界的事,但对于陈舟这么一位早已出圈,代表着国家形象的学者,他们还是知道,并且为之钦佩的。

下午,是属于陈舟的专场时间。

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史无前例的1小时45分钟学术报告,获得了所有人的关注。

似乎因为这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特殊性,多个国家的电视台,均选择了全程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跟踪式报道。

这也就代表着,陈舟实际上面对的,是全世界的观众们,在进行他的学术报告。

虽说后面的学者,多也是这种形式。

可与陈舟相比,那就又低了一个层面了。

面对人头攒动的会场,陈舟倒没有多少紧张的情绪。

这样的场面,他已经不知道见过多少次了。

如果说第一次还有些紧张的话,那习惯了以后,其实也就没什么了。

再者说,紧张是留给那些没有准备的人的。

对陈舟而言,这只是他表演的舞台。

今天下午的这场1小时45分钟学术报告,也是注定被载入国际数学史的一幕。

不仅仅因为时间的长短,更因为导致这一场学术报告诞生的各方面原因。

不管是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的杨-米尔斯规范场存在性和质量间隔假设问题,还是作为史上最年轻菲尔兹奖得主的报告人陈舟。

都值得被国际数学史载入史册。

就这样,面对现场数千名的数学家,以及各个国家电视台直播间的观众们,陈舟开始了自己的1小时45分钟学术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