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陈舟已经决定搞个难度较大的课题,但是像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黎曼猜想、霍奇猜想、ABC猜想等等这些。
他都觉得不太合适,一是时间问题。
怕是系统任务过期好多年,他都不一定能搞定这些难题。
一是这些猜想,需要一定意义上的循序渐进。
尤其是素数类的猜想。
在筛法和圆法都已经趋近于极限的情况下,陈舟一时间是很难去突破的。
这需要的是积累。
还有就是,陈舟冥冥中觉得,这些猜想的解决,可能还得等一等。
就在陈舟苦恼的时候,代数讨论班的小班课开始了。
陈舟本以为最先开小班讨论课的会是吴西平教授,却没想到还是被张中原教室抢了先。
只不过,代数讨论班的第一节课,并没有如陈舟的预想一般,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
张中原只是随口问着一些数学问题,让同学们自己回答,回答不了的,他就顺便回答了。
这其中,当然不可能有各位同学的思维碰撞了。
“今天是你们进入燕大数学系以来的第一次小班课,我也不想讲一些太过深奥的东西,我们就简单的聊聊数学,聊聊代数。”
张中原的开场白便给这节小班课定下了基调。
说完之后,张中原扫了一眼讲台下的学生,当看到陈舟的时候,他微微有些意外,但也大致猜到了陈舟的想法。
陈舟注意到张中原看过来的目光,冲他微微一笑。
张中原一愣,旋即想到,看来今天得搞点有难度的东西
张中原轻咳一声,继续说道:“代数其实就是算术更高级的演变,当算术中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各自数量问题的解法后。为了寻求更系统和更普遍的方法,用以解决各种数量关系的问题,就产生了以解代数方程的原理为中心问题的初等代数。”
停顿了一下,张中原问道:“那你们知道谁才是真正创立代数学的人吗?”
有人回道:“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
陈舟心中暗道:“不对。”
果然,就见张中原微微摇头。
这时,陈舟听到了赵琦琦的声音,他说道:“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张苍和耿寿昌,他们所撰写的九章算术里就有方程问题。”
陈舟微微一愣,没想到这小子知道的还不少,只是可惜
张中原笑着说道:“赵琦琦同学的想法是好的,但很可惜这不是溯源,而是问谁创立的。”
赵琦琦憨憨一笑,随即没了声音。
张中原等了一会,见没人回答,正欲说出正确答案,却被人抢先了。
“是古阿拉伯数学家穆萨。”
张中原闻言,有些意外的看向说出这话的陈舟。
他没想到这么生冷的数学史,陈舟也知道。
其实,陈舟也只是偶然看到的。
这两天,他为了系统的建立起选题的思路,把数学的不少分支都追根溯源了一番。
而且,本来他也是不打算回答的,可这帮小班同学不给力呀,没一个说出来的,那岂不是要让张教授装逼了?
陈舟自然觉得不妥,还是得为他们数学系争一下的。
所以,他才出声回答了。
见陈舟看向自己,张中原轻轻点头:“没错,确实是古阿拉伯数学家穆萨创立了代数学。”
听到张中原的话,数学系的这些同学,再次带着莫名的眼神看着陈舟,难道学数学,要先学好数学史?
张中原则没管这些同学的想法,他轻咳一声,把同学们的目光再次聚在自己身上,再次说道:“其实代数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数字,更多的,更难的还是各自抽象化的结构。我们并不会关系数本身是什么,我们只关心各种关系及其性质。”
说到这,张中原话锋一转:“嗯,给你们留个任务吧,下节小班课,我们要讨论的内容。回去仔细解读一番伽罗瓦理论。”
卧槽!这个张教授,什么叫解读一番伽罗瓦理论?
要知道这玩意可不是那么好解读的,这里面的时间线可是跨度两三个世纪的。
伽罗瓦理论的建立,不仅完成了由拉格朗日、鲁菲尼、阿贝尔等人开始的研究,而且为开辟抽象代数学的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到这,陈舟神色古怪的看着张中原,他觉得张中原是不是有些为难这些人了?
张中原同样看向陈舟,微微一笑,旋即起身在白板上写下了一行字。
陈舟看到这行字的瞬间,微微一怔。
这什么套路?这节课到底几个意思?
虽说这问题算是抽象代数的范畴,但是你想干嘛?
就在陈舟不解的时候,张中原转过身来,指着白板上的内容,缓缓开口说道:“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数学游戏吧。你们可以尽情的带一个你们喜欢的数字,通过我写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看看最后的结果。”
张中原话音未落,就听到有个人问道:“教授,这是冰雹猜想吧?”
张中原挑了挑眉,随即回道:“没错,这的确是冰雹猜想。但我们今天不说猜想,只做游戏。”
那人不说话了,默默的低下头,拿着笔随意的代入数字,进行计算。
陈舟看了一眼白板。
这玩意,如果往前推一个星期,他还不太熟悉。
但是现在,他太熟悉不过了。
生活离不开猜想。
解决数学问题需要猜想。
科学研究建立在猜想之上。
猜想,绕不过的弯。
好的猜想犹如引路石,引导科学的发展。
从猜想走向发现,其过程也会有宝藏。
1976年的一天,华盛顿邮报于头版头条报道了一条数学新闻。
中讲述了一个数学故事。
70年代中期,米国各所名牌大学校园内,人们都想发疯一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玩弄着一种数字游戏。
游戏本身很简单。
任意写出一个正整数N,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变换。
这个规律是,如果N是奇数,则下一步变成3N1。
如果N是偶数,则下一步变成N2。
不单单是学生,甚至连讲师,研究员,教授与一些平常不露面的老学究们,都加入了进来。
他们乐此不疲的玩着这个数字游戏。
为什么这个游戏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因为,在经过无数次试验之后,他们发现。
无论N是怎样的一个数字,最终都无法逃脱回到谷底,成为数字1。
准确的说,是无法逃出数字本身的魔力,这个数字最终会落入底部的421的循环。
永远如此。
这就是著名的“冰雹猜想”。
陈舟收回思绪,代入了一个特殊值“27”。
虽然27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自然数,但是在“冰雹猜想”的历史上,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