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溯到前一天中午。
蔡萍在接了祁镜的电话后又接到了祁森的电话,急匆匆地离开了科室。
原本她和祁镜一样,以为祁森手里又有什么规定通告需要通报各科主任。但没想到在院长办公室里,蔡萍遇到了自己的师兄,上京安仁医院感染科大主任黄兴桦。人长得心宽体胖,戴了副黑框眼镜,一眼看去就是典型的大主任模样。
平时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但一说到自己的专业就是唯我独尊,容不得半粒沙子。
他自己就是国内传染病学的大佬之一,又是全国传染科第一人黄玉淮老教授的儿子,而他自己的儿子黄丹琦现在也在自己手下工作。一家三代都在为传染科事业打拼,也算一件奇事了。
蔡萍上一次见到自己师兄还是去年在丹医大召开的传染科大会上。
不过大家都挺忙的,就算遇到了,时间也就只够聊上两句,没一会儿就得分开。
他这次来丹阳是为了什么?
“有病例,国外的。”黄兴桦说话很简洁,从背包里拿了份很厚的病历本递了过去,“看看吧。”
自家师兄什么脾气蔡萍很清楚,要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他绝不可能大老远从上京亲自赶来丹阳。当然要是他对这个病例有丁点的头绪,也不可能来找她。
病人原本身体不错,但记录下的病历却非常厚,整个病程的记录数量完全与他90年代初去非洲的行程时间成正比。
那时国内疫苗水平低质量差,去非洲前最多打上一针黄热病疫苗就要上路。刚到非洲前两年,他就像是光着膀子站在微生物的暴风雪里,毫无防备。
十三年的非洲工作让他染上了不少国内恐怕一辈子都碰不上一次的病。
除开一些常见的细菌病毒感染外,病历上有记载的就有疟疾、蝇蛆病、阿米巴原虫病三种。现在恐怕还得加上猪囊尾蚴囊虫病和裂体吸虫病,因为就在一个月前做的测试里就找到了它们的抗体。
实在当地医疗水平太差,派去的医生对国外寄生虫的认知水平也不高。对这两种病的治疗并不成系统,也没有详细记录,现在到底治疗得怎么样了谁都不清楚。
“说说想法。”黄兴桦坐在沙发上说道。
“这没头没尾的,让我怎么说啊?”蔡萍翻看着厚厚的病历,许久过后才在最新的一页上找到了最新的主诉,“左手腕内侧皮肤肿胀,伴颜色加深就这一句话?”
“对。”黄兴桦谢过祁森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两口后又马上改了口,“不过今早最新的消息,肿胀位置往上移动了两公分。”
“啊?”蔡萍满脑子问号,“这这算什么?”
黄兴桦看着她那模样,知道自己又扑了空:“算了,先找人吧,把丹阳医院里能找到的副高级的感染科医生全叫来。”
蔡萍听着直觉得脑仁发涨,这家伙实力确实很强,但就是眼高于顶,从不把别人当人看。把她这个师妹从科室叫出来就已经够离谱了,现在竟然还要求所有副高也一起过来。
“怎么,有困难?”黄兴桦看着她一脸不乐意,说道,“找了你们皮肤科两位主任倒还挺好说话的。”
“我们医院皮肤科放眼全国就是二流水平,见了你这位传染科协会会长,自然不敢多说什么。”蔡萍解释道,“现在关键问题是,我们传染科专攻的都是国内传染病,对非洲的那些微生物根本不了解。”
黄兴桦起身收拾起了背包,把重要的病历记录放了回去:“你怎么就能确定是国外传染病了?”
“嗯?国内传染病就那几种,我可从没见过这种症状,肿块竟然还能自己移动的?”蔡萍不解。
“你怎么就能确定一定是传染病?”
“额”蔡萍扶着额头,这家伙又开始了,说事情总是这么云里雾里的,“行吧,我先去跑一趟会诊,然后再帮你找人。”
“会诊?”黄兴桦抬手看了看表,“你现在不就在会诊吗?”
“这也算?”
“蔡萍,请你端正态度。”黄兴桦突然认真了起来,“事情有先来后到也有轻重缓急,病人的情况关乎对方国家首都最大医院的诊疗水平。究竟是隔离,是当地救治,还是尽快回国治疗,必须尽早拿出方案来。”
蔡萍虽然对他这种言论持保留态度,但病人确实足够重要,影响力也足够深远。
想了片刻,她同意了。
倒不是因为蔡萍同意黄兴桦的观点,而是因为今天打来电话的是祁镜。祁镜的实力有目共睹,她对祁镜有信心,就算没有她的会诊,祁镜也应该能把病人看好。
但是这一答应,或者说这一种承认,倒是把祁镜给坑惨了。
小灵通就放在主任办公室的抽屉里没人接听,第二天被一位主治找到后,这才给祁镜打去了一支电话。好巧不巧,祁镜那时候又在睡觉
“蔡主任,你和我爸说一声让他通知我也行啊。”祁镜笑着埋怨道。
“嗯?我说了啊。”蔡萍说道,“昨天会议室选人的时候就和祁院长说了的,他没找你吗?”
祁镜听得脸皮抽了抽,回头看了眼疲惫的祁森只能把这口“闷气”咽下肚子里。事情已经过了,病人的情况本来就不乐观,所以再揪着他不放也没什么意思:“我爸大概忘了吧。”
“唉,祁院长太累了又上了岁数,难免会出些纰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不说他了。”祁镜话锋一转,把话题又拉到了那个病人的身上,“蔡主任,昨天会议室里你们都说了些什么?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这个病人的病情确实引起了祁镜的兴趣,能出现皮下肿块的疾病非常多,但要说肿块能移动,那范围就要小上许多。但说是说移动,说不定只是一个能左右活动的普通良性肿块罢了。
如果把病人自身的判断误差也算入进去的话,诊断范围就有点模糊了。
“新发现?怎么可能有新发现”蔡萍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我师兄叫他们去会议室,只是在给这场上京大会诊筛人罢了。”
“那应该去了不少人吧。”
祁镜心想都是副高,级别都在,总能找到几个专研方向和病人病情有所交集的人吧。然而蔡萍的回答让祁镜大跌眼镜:“没有,一个都没有,就连特地从疾控中心赶来的两位传染病医生,也被他直接否掉了。”
当年祁镜跟在黄玉淮身边读博,对老教授的这位儿子倒没什么了解:“合着这位黄大主任找了一堆人,却一个都看不上眼?”
“是啊,其实他人挺不错的,对病人也耐心,就是对同行刻薄了些。”蔡萍为难地说道,“他边讨论边提问边把人一个个踢出局。”
“真狠。”
祁镜难得遇到一个比自己还不讲情面的人,忍不住说道:“不过蔡主任能留下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其实嘛”蔡萍尴尬地苦笑了两声,说道,“其实有些地方我也听得云里雾里的,毕竟我研究细菌和病毒更多,对寄生虫也就关心国内那几种。非洲最多最杂的就是寄生虫,一时半会儿实在跟不上他的节奏。”
“那他还”祁镜不解。
“他的意思是,难得来一次丹阳空手回去总不是个办法,好歹带上一个。既然找来的人都不堪大用,带多了浪费路费,就只能挑一个级别最高的。”蔡萍也不知该高兴还是伤感,“我做过地方传染病协会的会长,论文的质量数量也是头名,所以就唉”
祁镜没想到温文儒雅的黄老爷子会有这么一位别具一格的儿子,某些地方倒是和自己挺像的。
不过想要去上京见这位大主任恐怕难度有些大了,一旦这场大会诊有了重大突破,其他医生根本没有立足之地。而就算大会诊没有成效,祁镜这种小医生恐怕也没有出镜的机会。
一切就看蔡萍的嘴皮子了。
第二天早上祁镜迟到了整整一个多小时,等换好白大褂走进诊疗室的时候已经过了8点半。王廷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喝着手边的热茶,见他进门后也没多说什么。毕竟前一天祁镜干了一天一夜,还保住了重监室许小琴的性命,帮他分担掉了不少工作。
要是现在横加指责,肯定会被认为不近人情。
“睡过头了?”
“嗯。”
祁镜昨晚捧着一堆书对照症状看了半宿,后半夜估计是看累了,直接睡了过去。等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八点。
他拿出没了电的手机有些不好意思:“半夜没电了,早上没了闹铃。”
王廷点点头:“下次注意。”
内急绿色通道里总共就两名医生在岗,少了谁都会让整个内急陷入半瘫痪。所以虽然老头嘴上没说什么,但迟到在内急终究是大罪,不能因为祁镜考了他的研究生就护短包庇,该处理时还得处理,不能犹豫。
处理的方法还是老样子,死罪能免活罪难逃。
前几天刚来丹阳医院的大三学生期末考试结束,正式开始享受他们医学人生中最后一个暑假。为了能让这些孩子们的暑假过得多姿多彩且够充实,祁森找来了丹医大临床医学院的副院长,联合办了一次暑期见习班。
这也是对实习难度曲线的一种调整。
以前从书本走向临床的难度就是在短短几天之内,完成0到1的转变。而现在,学校领导希望把这个过程分解成01、02、03并平均散在整个大四学年里。
“这种见习有必要么”
“这得问你爸去。”王廷翻了翻今天刚到的早新闻报,说道,“反正你和纪清是带教,你们看着办吧。”
“那当然是纪清,以前就带过问病史的见习学生,经验丰富”
“他今天夜班。”王廷淡淡地说道。
“嗯?”祁镜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你准了?小黑本子上可是写明了他不能值夜班的啊。”
“最近他表现良好,我总得给个机会。”王廷拿笔敲了敲玻璃板下压着的值班表,说道,“再说今年我手里多了你们三个人,你爸直接掐掉了我两个急诊医生名额。夜班我又不在,起码得有一个执业证书的医生当班才行吧。”
“可你看看有几个是有证书的。”
说到执业证书,祁镜反倒是三个人里拿证最快的一个。刚考完的操作考,九月份是笔试,十二月份就能拿到自己的工章。比起来高健和胡东升小了一届,考试拿章就要晚一年才行,这半年确实不太好熬。
“夜班这不正好嘛。”祁镜笑了笑,“白天有空可以来带教嘛。”
“你要有本事把他叫回来也没关系,只不过”王廷顿了顿,说道,“听说他快结婚了,今天好像要陪女朋友去看婚纱。”
“那找高健呗。”祁镜看着排班表,发现今天早上就是自己和高健,“他理论知识丰富,正适合教人。”
“想来内急的学生实在太多,就被硬拆成了两个班,他已经带着第一班去查房了。”说到这儿,老头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第二班应该马上就到,你去接一下。”
“这要是来车了怎么办?”
“没事儿,带着人接呗。”
祁镜以前也带过大四的学生,胡东升就是在那时候被发现的。但那些孩子是几乎完成了大四学业的学生,即将踏入临床,等于准实习生。
可大三学生才刚从基础医学院毕业,满脑子生理、生化、解剖、病理的知识。缺少了内外妇儿四大金刚在他们和临床之间做连接,脑子里连个基本概念都没有,来内急干嘛?站在一边看戏吗?
祁镜叹了口气:“王主任,这要是教出了问题,可别怪我。”
“没事儿。”王廷似乎早就看见了结局,“把这帮小兔崽子赶走正和我的心意,只不过事后怎么和你爸交代,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