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二十章

尤其是像韩非这般骂他昏君的绝无仅有,之前嫪毐骂过他残暴不仁,冷血无情,或许有人说他做人过于残暴,却从未有人质疑过他身为君王的能力。

他登基十年时(这一年韩国是韩王安二年),李斯建议先攻下韩国,此时的韩国只剩下了颍川和南阳两地。韩王听到这个消息后与韩非暗中商议。商议了些什么内容旁人无从所知,但后面韩非立刻上奏灭赵存韩,出于对韩非的新任,他放弃了李斯的这一建议,转而攻打赵国去。直到3年后的今时今日,韩非上书存韩,居心叵测被李斯拆穿,他才再次对韩行动。

十年,……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李斯因上奏请先取韩,以恐他国,於是使斯下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十四年,……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在十一年至十四年,秦国的军事行动,都是针对赵国的。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鄴,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

一来是韩非当时上书说的有几分道理,说服了秦国朝堂大部分,二来就是嬴政从个人感情上更愿意相信韩非。这才促成了秦国攻赵的局面,但回过头来看看韩非存韩奏文里写得什么,夫韩,小国也,而以应天下四击,主辱臣苦,上下相与同忧久矣。修守备,戒强敌,有蓄积,筑城池以守固。今伐韩,未可一年而灭,拔一城而退,则权轻于天下,天下摧我兵矣。韩叛,则魏应之,赵据齐以为原,如此,则以韩、魏资赵假齐以固其从,而以与争强,赵之福而秦之祸也。夫进而击赵不能取,退而攻韩弗能拔,则陷锐之卒勤于野战,负任之旅罢于内攻,则合群苦弱以敌而共二万乘,非所以亡韩之心也。均如贵臣之计,则秦必为天下兵质矣。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今贱臣之愚计:使人使荆,重币用事之臣,明赵之所以欺秦者;与魏质以安其心,从韩而伐赵,赵虽与齐为一,不足患也。

就这道存韩论闹到秦国满城风雨,韩非说的天花乱坠,有那么一瞬间嬴政自己包括秦国大部分朝臣都已经相信了韩非的存韩论,毕竟从当时的战况来看,秦国攻赵同样占据优势,而韩国只剩下两郡弹丸之地,随手都可以将韩国攻占。

可谁又能想到,随着李斯一次访韩都变了,一切都是韩非的一厢情愿,韩国没有如韩非所描述的那样成为秦国大后方的打算,反而暗中串联赵国意图抗衡秦国,若不是李斯拆穿韩国的狼子野心后果不堪设想,而韩国的背刺着实让秦国上下惊出一身冷汗,嬴政收到消息后,便命人在赵国各个交通要道守候,半路截杀了韩国前往赵国送信的使者,书信上清楚的写着韩国欲结盟赵国一同进攻秦国的打算。

就在秦国上下紧张防备赵国等诸侯国联合进攻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出现了,韩国送信使者被劫杀后,韩国联盟赵国一事便没了下文,而赵国联合其它诸侯国准备攻秦一事,也没了下文,这让秦国朝臣皆摸不着头脑。

嬴政等人却不知道韩赵联盟背后一直都由韩非促成,而赵国联合其它诸侯国的计划也是韩非策划居中调度的,嬴政将韩非下狱,阴差阳错的打断了赵国联盟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韩国的使者没有抵达赵国,让赵国那边以为韩国反悔了,而韩非下狱,赵国的回信没能到韩非手里,自然也就没人将赵国的意思转达给韩国,收不到韩非消息,韩国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由于之前李斯拆穿韩非存韩阴谋,弄得秦国人心惶惶,故而秦国前段时间进行了全国性的封锁戒严,以防别国探子搜集秦国情报,避免给秦国造成不利影响。

秦国这次又歪打正着恰巧封锁了韩非下狱的消息,赵国与韩国都不知晓韩非已经下狱,此乃谋国的大事儿,没有准确消息韩赵两国皆不敢轻举妄动,如此一来针对秦国的联合杀局,便不攻自破。

正是因为秦国局势得到缓解,嬴政才会痛快的答应柏氏一族帝师释放韩非的请求,若不然韩非就是秦国与六国联军开战的祭旗首选,从存韩攻赵,再到答应柏氏一族帝师请求,鬼知道嬴政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历程,他对韩非绝对算到上仁至义尽,嬴政就想不明白,他对韩非如此包容,为何韩非这般不知好歹,即是下狱也要对他百般诋毁,难道他就这么不招韩非待见,他对韩非满满的都是爱,韩非对他满满都是害,虽然心中气得牙根发痒,嬴政此时依旧没想着要杀韩非以泄私愤,一个合格的帝王当以利益为重,嬴政无疑是个合格的帝王,权衡利弊,嬴政决定不杀韩非,按照之前约定的那般将韩非交予柏氏一族帝师教导,韩非不是诋毁他是昏君么,那就让韩非亲眼看着他是如何统一六国的,到那时候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韩非又该如何自处,没有什么现实更打脸的反击,想到此处嬴政不禁有些期待看到那时韩非的表情。

而他身旁的李斯,则像是看了一场悬疑灵异电影般摸不着头脑,嬴政脸上的表情先是愤怒的扭曲然后变成阴沉的可怕宛如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之后又露出几分释然,最后脸上变成了揶揄的笑意,李斯不知道刚才那短短的几秒钟时间里嬴政经历了什么,但从嬴政的神情变幻上,李斯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紧接着他就听到了一个足以让他整个世界崩塌,甚至去怀疑嬴政疯了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