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杀敌人五个“甲士“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

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

一位秦国普通的士兵爵位升到不更已经是顶天了,但是,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秦人不可能接触到官僚体系的上升途径,一般情况普通的晋升到了不更就已经封顶,除非有特殊的指挥才能,才能担任中层官职,以官职获取功劳的方式继续晋升。

从一个普通士兵到不更需要杀十几个敌方精锐才能达到,若按照这个算法叠加嫪毐要杀多少人才能达到彻候的地位。

历史上唯一一个达到秦国爵位满级的人乃武安君白起,武安君爵位就是秦国爵位的天花板,白起征战一生领兵杀敌百万才达到爵位天花板,他嫪毐何德何能直接被册封为彻候!

就因为他是赵姬的男宠?赵姬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这么说大家可能还没有比较直观的概念,看一段历史记载或许大家能体会到吕不韦当时的心情,嫪毐的长信侯是多么的惊世骇俗。

秦始皇统一后,于琅邪台刻石,史记秦始皇本纪: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彻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关内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大庶长)隗林、丞相(驷车庶长)王绾、卿(大良造)李斯、卿(少良造)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

秦国刚统一时,李斯未当丞相,以他功劳才堪堪达到第十六级的大良造。

而嫪毐一无战功,二无经国贡献,却要位列秦国爵位巅峰的彻候。所以吕不韦听到赵姬要求的那一刻,才会觉得赵姬疯了,只有疯子才能相出如此异想天开的事情。

秦汉时期,侯分两等:列侯(彻侯,通侯),地位相当于春秋战国的诸侯;关内侯,地位相当于春秋战国的附庸。在列侯和关内侯中间用封户多少来区分地位高低,如果封户在万户以上叫万户侯,千户以上叫千户侯,关内侯的封户很少。

列侯为秦汉时代臣子最高封爵,到汉代后划分更为细致,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个等级。列侯封县、封地称国,食邑高低不等,少者百户,多者如长平侯、冠军侯等可达万户。

侯国置相一人,相当于县之令、长。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家臣。列侯如果不在中央任职或娶公主,就需要去封国居住,称为“就国”或“归故国”。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例如:三国时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就是列侯中的最低等级。汉武帝时卫青受封长平侯和冠军侯同为最高级别列侯。

若说彻候分国裂土有点夸张,但彻候在自己封地内的地位就跟那土皇帝也差不了多少,赵姬疯了可他吕不韦却没有疯,这等无疑作死的行径,吕不韦想都没想便拒绝了,当吕不韦也不敢把赵姬彻底得罪死了,便冲赵姬商量,能不能退而求其次封嫪毐为关内侯。

关内侯是赐爵,有其号无国邑。一般是对有功之臣的奖励,奖赏食邑多少户,比起那在封地里可以作威作福的彻候来,关内侯更像是一种荣誉,领点额外补助。

虽然依旧有些出格,但好在不会引起大把人眼红,就算有人不满,凭借他多年的淫威,也没人敢讲出来,可若真封了嫪毐彻候,那可就难堵天下悠悠众口,背地里还指不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些什么,他吕不韦的晚节难保啊,就好像现在一般,越是临近退休,越爱惜羽毛,大家都想在临走时留下个好名声,吕不韦正临近退休时刻,更不容忍自己晚年留下污点。

原本吕不韦以为,他跟赵姬之间的这场较量,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买卖,那赵姬狮子大开口开个价,他吕不韦还个价……况且他吕不韦也不算坐地还钱,在他看来自己出的价码足够诚意,从彻候到关内侯不过是一级之差,侯爵还是那个侯爵,无非从有封地变成了没封地,用一个关内侯爵位打发嫪毐足矣,在吕不韦眼里嫪毐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给起不更都他的仁慈,给他封侯完全是看在赵姬的面子上,若放在他年轻的时候别说让步,赵姬刚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他便即刻派人处死嫪毐。

吕不韦心中一边唏嘘着自己曾经的意气风发,一边畅想未来,他似乎看到十年后自己风风光光退休的样子,此刻吕不韦心中笃定赵姬不会拒绝。

可结果吕不韦大错特错,赵姬拒绝了他的美意,执意要为嫪毐请彻候爵位!

吕不韦的心中有些愠怒,就像一头被人羞辱的老迈猛兽,雄狮虽老余威犹存,这个女人怎么敢拒绝他,吕不韦忽然觉得眼前这个曾经与他同床共枕恩爱过的女人是如此的陌生,都说女人心似海深,这是吕不韦头一次看不透一个人。

但吕不韦忽略了一件事情,女人是感性的生物,相较于男人的冷酷,女人更重感情,从他叫嫪毐献给赵姬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他将赵姬抛弃了,就如同当年秦异人向他索要赵姬时一样,不管他心中多么喜欢赵姬,最终都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将赵姬献给异人,自己心爱的人把自己送给另一个男人,这对任何女人来说都是一件极为残忍的事情。

而这样的事情吕不韦做了两次,第一次是把她献给异人,第二次是把嫪毐献给她,无论被献的那人是谁都改变了一个结局,吕不韦根本不爱她,只把她当成一件奇货可居的货物。

今天赵姬之所以会如此歇斯揭底的为嫪毐讨要彻候的爵位,主要还是为了报复吕不韦,嫪毐的彻候爵位就当时吕不韦对她那些年感情的补偿,其次她为嫪毐生了两个孩子,都说女子本柔,为母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