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想护子的马夫人(十七)

(十七)

马文才心无挂碍,前路艰险,唯有走下去。

而祝家这边却是兵荒马乱,鸡飞狗跳。

思来想去,祝英台还是没有做出不告而别离家出走的事情,毕竟祝家老头子的年龄也不小了。

听闻祝家的风波,笙歌默默的关上了国师府的大门,一门心思的筹划,为她离京做万全之策。

“英台,刀剑无眼,稍有不慎便会马革裹尸,有去无回,你可让爹怎么活啊。”

祝公远听到自家女儿上战场,也算是豁出去了,颜面形象丝毫不顾及,就这样当着一大家子人的面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一把鼻涕一把泪。

嗯,要多丑,有多丑。

“爹,你能不能盼女儿些好。”

祝英台无奈的开口。

从她说出要女扮男装从军的事情,父亲就不厌其烦一遍一遍的给她讲述着战场的残酷,似是非要打消掉她的念头。

可是,战场的残酷,相对应的便是边疆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从无安稳的生活。

“爹,女儿心意已决。”

她做不到让马文才孤军奋战。

这条路越是艰辛,就越是需要助力。

祝公远:……

这次怎么就连半点儿商议的余地都没有?他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攻势竟然没有用了?

贴心小棉袄是不是不爱他了……

祝公远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祝公远一边闹着抹脖子,一边又偷偷观察着祝英台的神情,那模样要多有趣就有多有趣。

好吧,依旧不为所动。

祝公远决定放弃挣扎了,于是伸手把根本没有开封的剑随手扔在了地上。

唬人当然要用未开封的剑,要是用锋利的,推推搡搡间,不小心真的伤到怎么办?

甚是惜命的祝公远是不可能做出这样蠢事的。

只见祝公远让大大小小一大家人离开后,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道“你义母允了吗?”

在祝公远心中,笙歌的存在就如同是定海神针。

信笙歌,得永生,祝公远的人生信条。

“义母没有表态。”

祝英台知道,若是她在这个时候借用义母的名头,父亲十有八九会允了。

但就像父亲刚才所说,刀剑无眼,古往今来无数人命丧沙场,她无法保证自己真的可以始终好运。

不确定的风险,便不能加诸于义母之身。

若……

若万一有去无回,平白让父亲与义母之间生了嫌隙。

祝公远的脸瞬间垮了下去,定海神针都没有发话,他就实在是担心啊。

“父亲,义母帮助我们祝家已经够多了。”

“不论是我的县主之位,还是如今煊赫的祝家,都离不了义母的帮扶。”

“乌鸦尚且反哺,我们怎好一味索取,一味依靠呢。”

“得陇望蜀,人心不足,终究会竹篮打水的。”

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更何况,义母的恩情,祝家结草衔环也难报一二。

祝英台一直都是清醒睿智的。

她念着笙歌的好,念着马文才的好,所以心甘情愿隐去女儿身,襄助马文才的大业。

一体同心,生死与共。

不成功,那便一起覆灭吧。

马家与祝家十数年的羁绊,早已难分彼此。

所以,不管是为了祝家,还是为了义母和文才,她都得全力以赴。

若是所有人都只想着寻求庇护,那强撑庇护之人,该多绝望。

闻言,祝公远怔然。

是啊,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在致力于做好小跟班,抱紧金大腿,可却从未帮上个什么忙。

他一介老人家竟没有小辈看的清醒透彻。

这些年,英台被教育的很好,是英台之幸,也是祝家之幸。

可上战场,他真的怕有去无回啊。

“文才离京,可是也有了取而代之的打算?”

先帝临终遗诏,他们这些人家都是知道一二的。

永固王,天下兵马大元帅……

这大晋的天下,若是文才想要,便如囊中取物般简单。

祝英台先是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

“义兄志在天下。”

祝英台定定说道。

祝公远手一顿,差点儿把越发稀疏的胡子再薅下几根。

志在天下?

是他想的那个天下吗?

果然,一直以来,他还是低谷了对方。

“最后一个问题,你对文才到底是何心思。”

能为了帮扶马文才,隐姓埋名改头换面奔赴沙场,很难令他不多想。

他不想自己的女儿,陷入不可拔的泥潭。

文才那孩子的确是惊才绝艳,但也冷心冷情。

若英台是把文才当作家人,也算是一种齐全,但若是想着伴其左右,只会求而不得,终成执念。

“父亲的意思女儿知晓的。”

“女儿对义兄并无儿女情长,只是兄妹之间,交付后背。”

拖泥带水,才不是她的风格。

她是义母养大的姑娘,不能给义母丢脸。

“父亲知道拗不过你,可是父亲仍然希望你能够小心小心再小心。”

“父亲等你回来。”

祝公远拍了拍祝英台的头,轻声说着,掩不住的担忧。

“女儿会的。”

……

……

征兵处,祝九两个字出现在兵册上。

从今日起,祝九这个名字便会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笙歌看着前来告别的小丫头,突然莫名其妙的冒出了几分属于长辈的离愁别绪。

这个世界,无论是马文才还是祝英台,都是难得的贴心小棉袄。

根骨不错,性情更是讨喜,所以她教育培养起来也甚是顺手。

养着养着,两个小萝卜头便这么大了。

“祝九?”

笙歌表示,起名字这么随意真的好吗?

祝英台一本正经的点头,祝家小九,简称祝九,应该的啊。

笙歌:……

排行为九的人,是不是都格外惊艳?

王家九郎,祝家小九……

笙歌简单的嘱托了一番,递给她一枚护身符,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她一手教大的孩子,她最是清楚对方有多少本事。

担忧什么的且先放着,她要做的便是静静等着祝九之名响彻整个大江南北。

笙歌和祝家之人目送浩浩荡荡的新兵们离京奔赴边疆后,便找了个为国祈福的由头离京。

笙歌离京,对于新帝来说,是贱值得普天同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