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合理调配

“这小哥不是说了嘛,糖少点更难做些。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你咋不说人这糕怎么能卖200文一斤呢?看起来也不是金子做的。你的意思是那些买糕的个个都是傻子了?”又有人听不下去了。

听到这话的,那人忙四周扫了眼,不高兴道:“胡说啥?我可没这么说。”

“还不就是一个意思?不买就不买,骂人就不好了。人家也没怎么着你,你自己非在哑娘子摊上挑事。”越来越多人出声了。

“挑事”两个字不知让那汉子想起什么,想回嘴最终还是乖乖闭上速度走开了。

这个插曲非但没有影响后续的交易,反而让这周围的人对麻子这个人存在的态度更加面色如常了。

原先稍微有点想法的,这会儿也在那句微妙的话里什么想法都没有了。有那算不得畏惧的却也多少有些顾忌。

“阿元!”昨日跟大哥好好谈过一番话的于娟满以为这次肯定不会跑空了。

可事实却再次让她打脸了。

院子里除了柴火多了些之外,根本就和之前没什么两样,屋门紧闭,安安静静。她甚至又故意凑近屋门喊了两声,这回连狗子也没叫了。

难道大哥又把狗赶走了?

不对,爹说让她来看看骡子,怕阿元不懂喂给饿着了。

骡子呢?!

骡子那么大,还带了车厢,阿元不会真能一个人就赶着漫山遍野去溜达吧?

可事实是,她仍旧没找见人,她再去大毛家问,人家里也是关门的。贵宝也不在家。她知道江澄应该不在家,不然荣仔不会在家里多呆一会儿。最后,只剩豆子家了,得到的结果是豆子一早就去阿元家了。

“也不知那两个娃子每天野的什么,你就别担心了,他们啊,这阵子日日疯到天黑才回来。”吴氏现在的心态已经很平和了,反倒跟着劝了于娟。

“是啊,娟子,我就跟我娘说,让豆子跟阿元多转转挺好的,跑动得多这阵子可眼见着结实长肉了,身子强不少。”李金花也如是说。

这李家一家习以为常的态度弄得于娟完全不好张口说骡子的事了,虽然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还是按下心思决定等等再说。

毕竟这几个娃子全不在,很可能真是一块出去玩了,有大毛在,赶动骡车也不是不可能。

中午的日头上来,冯时夏觉得自己给俩孩子做的帽檐还是窄了些,她应该直接做成太阳帽比较好。好在这会子的温度还不算高,这种程度勉强还能将就。另外,若不是昨天才下了雨,任之前连续几天的晴天,这灰土路面早就该尘土飞扬了。

习惯了水泥地砖铺设的城市街道,那里除了绿化带基本见不到什么泥土,每天有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空气质量分析,并做出预警。虽然植被有很好的净化能力,可县城里的植被覆盖率其实并不比现代城市高多少,她对这里即将到来的夏天隐隐感到一丝忧虑。

但这丝忧虑跟她幻想着手机、网络和公交地铁一样的无用。

现实是她必须学会接受和面对这种差异化的事实。

人潮最多的上午过完,她摊上的货明显看着是少了不少,但有那么一部分是送的,其实不该算在销售里头。

剩的菇、笋和麻花最多,她觉得自己应该是很有可能今天要等下午那一拨了。

本来依她的意思让小哥帮到这会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不会有那么密集的人流,她自己也能应付。

可小哥却好像没有离开的意思,冯时夏这才想起来,自己都没来得及跟人谈工作时间和报酬。

想想下午紧凑的行程,她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再适当改一下。

她对跑腿小哥招招手,拿出自己重新订的交流本,将他后续的工作重新安排了下。

第一件事,给了他6铜币作为午餐费,不论他选择吃面还是包子,差不多够的。顺便让他打回一碗面汤和一壶水回来。

第二件事,去采买她需要的大部分货物,每样总共多少钱,要买多少,她都说明清楚了,连她以前惯去的店铺的大概位置都标注上了。当然,如果他能拿一样的钱买到一样品质的东西,她也不会去计较是不是同一家店这种事。

她下午如果准备守摊到快日落的话,那肯定没时间再去各个地方转了,把摊子交给小哥管她不是不放心,而是现在正是关键时期,自己突然不在,小哥又是生面孔,很多老客户肯定会有质疑,她觉得还是先不要冒险好了。

下午又不需要两个人看摊,她觉得这样的安排反而再合适不过了,只是要承担一点小哥把东西买错的风险。可她想了想,就算弄错一些,这个决定还是利大于弊的。

除了她日常要用的米面糖纸这些等,她还给了个陌生任务,就是让小哥给她再去买十斤干辣椒,磨成辣椒面回来。地里的萝卜白菜该收了,她决定腌点辣萝卜条和辣白菜,顺便留些做辣椒油。

为了避免弄错,她不仅画了辣椒的样子,还画了辣椒树的样子,并指定了要红色的辣椒,甚至还翻出一个雷公菜的包子掰开,找出一点辣椒段来给对方看了。

这个数量比较多,她觉得小哥如果不确定应该不会随便买。

麦芽糖她没让小哥去买,准备最后自己临走时去买。白面因为做馒头和麻花用的多,她让小哥直接买了50斤,碎白米也是,借着今天有车好拿。

她尽量画成碎白米了,不过若是小哥买成精白米她也认了。

麻子拿着手里画着各种东西的纸和装着近一两银钱的袋子都给愣住了,他从小到大手里还没有过这么多的钱。哑娘子可是真的心大啊!

紧紧握了把手里的袋子,他慎重地给装进了怀里,决定先去北城那边把面汤和水打回来,他不知道哑娘子为什么非得找老匡头那家摊位,连他孙子的眉发都画得仔细,可他觉得自己照做就是了。

至于他那6文的饭钱,他从来没想到哑娘子还会给他管饭,街头扛包大多是自带干粮,别的到家去做活的短工基本也就是一顿两个杂粮饼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