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有吃的就好了

架起“肚仔”放到自己右侧上手的位置,她撤掉了c位男孩的长条凳,换了卧室的两根宽凳,并把老人安排在大男孩的侧边重新落座了。c位男孩则是挨着“肚仔”坐了。

小豆子本来还是有意见,可他看唯一还没有坐的只剩哑婆婆身边的位置,并且自己总算是除了阿元离夏夏最近的,便撅了一会儿嘴就也同意了。

贵宝看着婶婶对他指了指垫着衣服和软布的方凳,他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可那个位置旁边是哑婆婆啊,虽然左手边还有铁蛋。

他有点犹豫,内心是抵抗的。可当他犹豫地扭着扭着看到嚼吧肉嚼吧得正香的白菜时,他便略侧身张开双臂高举向一旁的冯时夏了,“婶婶,还是抱我上去吧。”

冯时夏哪怕垫了些松软的衣物还是没敢让小胖墩屁股着面,只教他跪在凳面上,半倚着桌子借力。

她说不上话,也没有开饭的什么祝词或仪式,给每人都先分了一块已经炖得红亮酥烂的猪蹄,便自动开启了这十分来之不易的第二次聚餐。

捧着旧碗筷的冯时夏苦笑了下,本来以为这次聚会,自己能用上新餐具了呢,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但看看桌面上计划之外的一老一少,她却觉得那点仪式感并未有这种意外收获来得更动人心。

筷子夹也好,手拿着啃也好,已经监督孩子们洗过手的冯时夏不干扰他们各自的吃法。哪怕他们啃得满手满嘴都是油光,甚至连手指头沾上的一点酱汁都没放过地吮吸了。

那些从脸上淌出来的满足才是这次聚餐最真实的享受。

于元小心地避开缺牙的地方啃食着比昨晚还香的肉骨头,难咬的角落他都上手撕下来了。

小豆子嚼着嘴里有点弹性的肉肉,觉得自己从来没吃过这么有意思的东西。

江澄家里偶尔还是能吃上肉的,也跟着爷爷东奔西跑吃过不少酒,可这个姐姐做的东西还是一下子就征服他了,他也懂江贵宝了。

贵宝只觉得自己今儿坚持出门过来是最对的决定了,左手倒腾右手地埋头苦干。

孟氏等猪蹄肉入嘴的第一口,她就理解了这娃子对做饭的各种讲究,不单是比别人多放了油盐酱而已。

二毛和大毛已经不是第一回吃夏夏做的饭菜了,可每一道新菜都给他们不一样的惊喜,尤其这还是实打实的烧大肉。

大毛甚至在考虑自己是不是该拜阿姐为师,跟她学学灶上的手艺了。

冯时夏在饭桌上全力照看着大伙的需求,跟上回一样,起先都是让孩子们每样都分吃尝一点,好在他们真的不像现代孩子那么挑食,分到碗里的都能开开心心吃光了。

每样都带着他们尝了之后,便任由他们自己挑选喜爱的去夹了。她偶尔扒上一口饭菜,大多时间在默默给孩子们挑红烧鱼里的骨刺。

大毛早就不拘谨了,在冯时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后便自如地享用并照顾着二毛的吃食。

小家伙和小豆子能夹到的都自己动手,夹不到的便会找冯时夏帮忙。

贵宝就完全没有不好意思那么一说,“婶婶”“婶婶”就数他叫得最欢了。可毕竟冯时夏还有好多人要照顾,偶尔一下子不能及时回应他的要求。

当第一回从右边迟疑地落来一筷子他想要吃的菜时,他还愣住了。可他不敢转头往那边看,只当一切不存在似的默默把菜吃掉了。

第二回他不由得身体摆正了一些。

第三回他忍不住低头往右边偷看了一眼。

等到第四回、第五回的时候,“哑婆婆,我想吃那个”这句话十分自然地就说出口了。

好像一切真没有那么可怕

江澄在看到大毛二毛他们的放松之后,便也学着自给自足了,毕竟他已经是个8岁的娃子了。不过第一次来这做客,伸筷子的频率比其他人要低得多。

冯时夏注意到了,便偶尔在给其他三个小孩夹菜时不经意地顺带给他夹上一筷子。

她不仅照顾着桌上的小不点,桌下的小不点她也没忘记。除了昨晚炖的猪蹄,还给大狗加餐了好些味道淡一点的蔬菜,都特意去厨房切碎了拌进它的饭食里。

唯独小黑狗只能闻着满屋子的味道在他们的脚边“昂昂”地转悠,不停扒拉攀咬着大伙的裤腿,有孩子忍不住想要跟着喂食的都被她拦下了。

“黑豆太小了,还没有牙呢,不能吃饭,只能喝米汤的。”于元跟着解释。

“它好可怜,夏夏做这么多好吃的,它都不能吃,那我给它喝口汤吧。”说着,贵宝就舀了一勺颤颤巍巍要弯腰递下去。

江澄看到那几乎都要抖光了的汤,心疼得很,一把抓住那只手提了上来:“你自己吃吧,夏夏没准黑豆吃,它肯定也是不能吃的,你看你都快把汤撒光了。”

“呀,这样啊?那我自己吃了吧。这汤真好喝啊里面的青菜也好吃,滑溜溜的。”毫不犹豫地,贵宝就将勺子里剩得不多的那点汤一口就吸溜干净了,夸张地啧啧称赞道。

“这个鸡蛋也滑溜溜的,我喜欢。”小豆子跟着挖了一勺蛋羹,吃得香喷喷。

小孩子毕竟口味轻,桌面上酸辣的菜式除了冯时夏和孟氏,就大男孩会多吃几口。其他几个孩子虽然觉得那两个菜同样不差,但是实在太刺激了,吃一口要配好几口饭和汤才能压下嘴里的味道。

对于葱姜蒜之类的调味料,她的菜里都放得不少,小家伙、小黑仔和大男孩基本不挑,直接当正经菜一块吃了的。其他三个孩子却普遍是不太能吃得下姜的,见他们吃得面有难色却不敢挑出来扔掉,便主动帮忙夹走了。

“夏夏”贵宝感动得无以复加。因为哪怕他是家里最受宠的孩子,也还是被教育着不能浪费粮食长大的,能吃的东西基本都是不能扔的。

这些孟氏全瞧见了,可她心里现在已经毫无波澜了。

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准确地判定什么是对或者不对,只是她认为村人普遍的活法在这个孩子身上可能是不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