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闭门造车的大师们

东方美人病?

苟主任想了想,觉得没道理。

东方美人病的诊断标准一共6项,符合3项即可诊断。

其中第一条是发病年龄小于40岁,水清浅只有22岁。

但也就这一条符合了。

上次会诊的时候,他查得很仔细,其余标准如间歇性运动障碍、杂音等都没有。

正要呵斥这不懂装懂的小子,苟主任又闭上了嘴巴。

这种自以为是的小年轻他见的多了,好发大言,总以为自己胸怀锦绣,能一鸣惊人。

实际上怀了一肚子稻草,一鸣就笑死人。

那位圆头圆脑圆身子,却不打人只逗人笑的大爷说过,遇到这种人,但凡你正眼看他一下,就算你输了。

大爷睿智!

苟主任是有经验的,这种半桶水晃荡的人特别自信,你要是好心教他,他一准会反驳你,甚至会嘲笑你。

所以不理睬是最好的,跟他正儿八经地辩驳,那真是吃饱了撑的。

柏寿延驳斥之后也有点后悔,我怎么就信了老金那家伙的邪,一本正经把这么个小子给请了进来。

是嫌自己不够忙吗?

“王医生,我了解你的看法了,下面我们将组织全院大会诊,会议室坐不下,要不你先到隔壁坐一下?”

王磊站起身来:“那我先到外面等一下吧。柏主任,您可能对东方美人病的诊断怀有疑虑,目前证据也确实不足,但病情不等人,我建议先诊断性治疗。”

诊断性治疗是医生急救的利器,使用场景远多于外行的想象。

道理很简单,需要急救的病人,往往没有时间、没有条件来确诊,医生只能根据经验得出初步判断,然后试用可能最合适的手段。

甚至严格来说,不仅仅是急救,在所有的医疗行为中,一半以上是诊断性治疗。

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认知?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疾病的确诊率低得令人发指。

一位权威说过:我治愈的疾病里面,只有30%是真正确诊的。

那还是全国公认的权威,普通医生呢?

很多时候,患者以为某医生正确诊治了自己的病,开心地帮他到处宣扬做口碑,医生自己也以为是正确诊治,但实际上,诊断是错误的。

诊断错了为什么病还能好?

因为很多急性病都能自愈或者暂时好转。

还因为诊断错误不等于用药错误,尤其在基层,医生们更喜欢撒大网捕小鱼、开大炮打蚊子,总有一款适合你。

柏寿延对诊断性治疗并不排斥,却也不觉得有这必要。

见王磊站着不肯走,他敷衍道:“必要时我们会考虑的。”

王磊走到外面过道,没多会,就见一位又一位的专家赶来。

专家们走进小会议室,纷纷查看起水清浅的病历,然后就都皱起了眉头。

TCD未见明显异常,DSA不能做,MRA不能做,唯一有力的依据是CT。

但上面也只有一个梗塞灶,根本不足以解释病情。

很快人就到齐,一起给水清浅做了细致的检查后,众人重新回到会议室。

神内老烟枪朱主任再次参与会诊,抢先发言:“还是要复查CT,我现在更加确定脑损害是根本病因。”

这次苟主任没有急吼吼地跳出来否定他,水清浅体温急剧上升,又没有明显的感染表现,要高度怀疑中枢性高热。

既然是中枢性高热,病因在脑就很有说服力了。

“但是如何解释冠脉梗塞?”

在座都是高手,不用苟主任这个心血管专家提醒,马上就有人直击这个要害。

另一位专家赞同:“一元论原则不能丢,还是应该设法统一脑梗和心梗。”

专家们马上就着这个方向展开讨论,但麻烦在于检查做了一大堆,关键的几项却缺失,讨论半天,还是不得要领。

这时搞定科内昏迷患者的神外金主任赶到,听了一会,他建议道:“家属从外院请了位医生,他怀疑是东方美人病,这个病可以统一心梗和脑梗。苟主任、韩主任、张主任,你们看呢?”

三位主任分别是心血管内科、风湿免疫科、血管外科专家,东方美人病既是血管疾病,也是免疫疾病,最适合在这三个科室诊治。

苟主任直接说道:“不考虑。”

张主任想了想:“依据不足。”

韩主任叹道:“刚才我也想过这个病,但依据太少,连关键的影像资料都没有。”

一位专家说道:“影像资料不能缺失,高热并不是MRA绝对禁忌症,可以先降温,再检查。”

没人附和。

理论上来说可以这样做,但规范上不允许。

这是另一个外行不了解的荒诞之处——制定规范、解释规范的,可能不是临床权威,而是理论功底极其深厚,临床经验却几乎没有的大(菜)师(鸟)。

比拼理论,谁都比不过他们,所以他们声音比较大,看起来水平更高,更有资格制定规范。

这些大师闭门造车后,让临床医生束手缚脚的规范就出炉了。

如果柏寿延等人真的同意了这位专家的提议,设法降下温度去做MRA,那万一出事的话,赔钱挨罚是板上钉钉的。

就算不服气应诉,鉴定的时候还是这帮大师说了算,结果可想而知。

柏寿延咳嗽一声:“其实DSA和MRA这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有用,就比如东方美人病,都说DSA是金标准,但我记得好像没那么‘金’。”

他是急诊科主任,对所有疾病都比较关心,知识面相当全面。

其他专家的知识面相对狭窄,纷纷看向苟韩张三位。

苟主任点头:“是的。按照东方美人病的分类标准,影像结果只有六分之一权重,想要确诊,必须六条满足三条,少一条都不行。”

提议降温后查MRA的专家不做声了,他也就是这么随口一说,憨憨才铁了头去撞规范。

会议室内有点冷场,柏寿延问道:“谁还有建议?”

没人应声。

会诊又要失败,柏寿延敲了敲自己脑袋,他感到有点头疼。

关键时刻还是老烟枪朱主任给力,他建议道:“先查CT吧,说不定现在可以查到更多梗塞灶了。”

馊主意。

两次CT间隔这么短,能有多大区别?

苟主任嗤之以鼻。

柏寿延也觉得用处不大,但会诊多少总得有点成果,朱主任这建议起码比什么东方美人病靠谱一点。

他正要答应,金主任问道:“早就按照脑梗做了处理,就算CT看到更多梗塞灶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