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王磊靠谱吗

韩峰现在是王磊最忠心的脑残粉。

他是鱼刺老头的床位医生,按照王磊教的办法做术后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彻底保住了老头的腿。

连续两天查房,他的思路、实际效果都得到了主任的极力夸赞。

其他同事也不得不对他另眼相待。

甚至他都准备就此写篇论文了,而且准备投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

当然,通讯作者、第一作者都必须是王磊。

这种级别的论文,只要有个二作,就足够奠定名望的基础了。

毫不夸大地说,如果成功发表,就有名医之资!

云想衣裳,把心给你、然后我走等女粉则更为雀跃,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花式吹捧。

贾冲看到这些无脑吹,霎时怒火攻心,血管差点爆掉。

淡定,淡定。

别跟这些脑残一般见识。

脑残的世界,我们正常人难以理解。

又是一番自我心理建设,外加同级别智者朱泰的开导。

贾冲再次恢复平静,讥讽地看看聊天群,关闭,叫入下一位病人。

呵,且让王磊嚣张一时。

等他滚蛋了,看你们这边脑残粉还怎么吹。

此刻,王磊的手机响个不停。

回答了几个好奇宝宝的问题后,已经走到会议室外,赶紧改成静音。

刚进门,张院长就招手:“王磊,来来来,坐这边。”

一群大佬好奇的目光中,王磊被张院长按在身边的椅子上。

然后就听张院长说道:“大家认识一下,这就是首先预警伤寒的英雄,规培医生王磊。”

杨爱国和李一山投以欣赏欣慰的目光。

其他大佬们投以欣赏+怀疑、不置可否的目光。

尤其是级别不够,但被特邀参会的传染科主任医师们,怀疑之色最浓。

没人比他们更知道伤寒初期确诊的困难度了。

就算他们这些经验丰富的专家,也不敢象王磊这样做。

这小子,会不会是傻大胆,又运气好,恰巧蒙对了?

短暂而敷衍的掌声后,张院长说道:

“现阶段,溯源、管控由其他单位完成。”

“我们医院的责任是发现病人、治疗病人。”

“治疗不用说,按照治疗原则来就是了。”

“有杨老师坐镇,一院就是江南市最强的。”

众人纷纷点头微笑。

这一点,所有人都有极强的信心。

“难的是发现。大家都知道,伤寒初期很难确诊,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众人微微点头。

能进这个小组的,全有临床背景,深知伤寒初期的麻烦。

培养不用说,伤寒杆菌增殖缓慢,最快也要5天,甚至14天才能出结果。

肥达氏反应看起来24小时能出结果,但阳性还好,阴性的话毫无价值。

如果你一看阴性,愉快地对病人说道:好,没事了,回家吧。

那你就放跑了一半伤寒病人——按照统计,一半以上的伤寒患者,初期都是阴性。

有的人甚至伤寒都治好了,肥达氏反应还是阴性。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实验室证据,全靠医生临床诊断的话,怎样准确地“挑出”伤寒患者?

张院长接着说道:“但必须解决‘发现’问题,否则可能导致医院瘫痪。”

众人重重点头。

如果是县乡级小医院,“发现”不是问题。

因为只接收本地病人,伤寒以外的发热病人就那么多,就算全部按照伤寒处理,也不至于瘫痪。

但一院是什么医院?

省会最大最强的医院。

全省甚至全国的病人都过来就诊,数量惊人。

如果把所有发热的病人都当伤寒处理,每一个住院7天甚至14天,等待实验室结果……

那就啥也别干了,直接瘫痪完球。

“所以,现在的关键是组成一支强有力的诊断组。”

“诊断组的成员,眼光必须足够准确,收治伤寒病人时,不能收进‘假’病人。”

“同时也必须足够敏锐,不能漏掉一个病人。”

“本来杨老师坐镇最合适,但救治确诊病人更需要他。”

看看杨爱国花白的须发,张院长心里微微叹息。

老师真的老了,经不起太大的工作量了。

张院长拍拍王磊肩膀:“事实证明,我们这位小伙子,眼光足够敏锐,足以胜任。”

众人再度投以怀疑的目光。

这话,吹得有点过了吧?

第一个发现伤寒病人而已,运气味道浓厚。

就算不是运气,发现一个和“不能漏掉一个”,差得也太远了。

你这句话如果说的是杨老,我们毫无意见。

说一个这么年轻的毛头小子……

张院长早就让人做了调查,此刻掰着指头说道:

“这两天王磊一共经手13位发热病人,收住9位,杨老师看过了,全部是伤寒。”

“没收住的四位,病历也请杨老师看过了,发热原因明确,基本排除伤寒。”

众人的目光变了。

这种准确度,张院长还真没吹牛。

“普外门诊的住院医生孙昊,这次也提前收住了伤寒病人,做出了贡献——据他自己说,是因为王磊的帮助。”

“昨天,一位肠梗阻病人即将手术,王磊看出她是伤寒,在麻醉即将开始时叫停手术,成功地以镜下取异物解决了梗阻。”

众人目光再变。

区区一个规培医生,敢于拦停手术,除了过人的胆气外,还需要什么?

强烈的信心!

精准的眼光!

这不正是最符合要求的人吗?

“我的看法,王磊担任巡查员,组长将由传染科资深主任医师担任。”

“王磊主要工作为巡查全部待筛病人,必要的情况下,拥有临机决断权。”

众人齐齐点头。

这安排好。

表面上,王磊只是个巡查员,上面有资深主任医师把关。

实际上,他有较大权力,不至于受到掣肘。

而且诊断组肯定是要分组分班次工作的,王磊如果跟其他组员一样,陷在某一小组、某一时间段,未免可惜。

自由巡查全部病人的话,可以更好地发挥能力,做出更大贡献。

不愧是张院长,面面俱到,很老成。

唯一的问题,就是王磊得有真本事,对得起张院长的安排。

否则,这番苦心孤诣的安排,就成了笑话。

大家伙不由再次端详王磊。

听张院长列举光辉事迹的时候,倒是觉得王磊挺靠谱的。

但现在一看那稚嫩的脸,立马又有点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