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陆晓玥毛遂自荐

下午,顾正安组织厂里的大小领导开会。

经调查,缝纫部班长带头长期给自己以及家人做衣服,累计数量高达几十件,并且跟裁剪部串通,那边裁剪,缝纫部负责缝纫。

令人不可置信的是,车间里负责打扫卫生的保洁阿姨,竟然充当了“快递角色”,负责从裁剪部往缝纫部运送布料。

因为只有她,可以拿着拖把随意在几个车间穿梭,布料直接塞进衣服里,以拖地的名义,来回传送。

开会结束后,班长和保洁都被开除。

当这个消息传进车间时,偷偷占过便宜的几个大姐,慌的一批。

车间里没了班长,一些老员工又开始蠢蠢欲动。

就连陆晓玥,都充满了期待。

她在大哥家吃饭时,有提过一嘴,自己的目标就是当个班长。

嫂子应该记得的。

陆晓玥觉得这个时候,她应该去毛遂自荐一下,这就是顾楠一句话的事,顾楠总不会拒绝她吧。

所以,特意去找了一趟。

到办公室后,先寒暄了几句,然后话里话外,无不在暗示,自己想当班长。

顾楠自然很快就听出了她来办公室的目标。

顾楠也不打官腔,也不会晾着她,直截了当的开口,“晓玥,你不适合当领导。”

陆晓玥脸色一拉,“为啥?”

“你的性格不适合。”..

顾楠很认真的朝她说道,“你就踏踏实实做好工作,赚到钱就行了,别有其他想法。”

“可是........”

是的,赚钱是最终目的。可是,在车间里当个班长,能扬眉吐气,也轻松。普通员工就只能跟个机器人一样,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工作。

“晓玥,我是你嫂子,但我更是这个厂里的副总,咱们这是个服装厂,不是家庭小作坊,咱们这里是用能力说话的,

我说你不适合,你也别有意见,你看看缝纫部那些老大姐,你能管住哪一个?就算你是我小姑子都不好使,到时候,她们会整的你连车间都待不下去。”

陆晓玥踌躇着开口,“不至于吧?”

她都老板小姑子了,谁敢跟她作对?

“你还别不信,你根本镇不住她们。再者,我作为管理者,要一视同仁,明知道你能力不足,还把自你安排成班长,那不就是走后门吗?你的工作本身是我走后门进来的,我已经承受了很多的压力,你别再有其他想法,不然我无法服众。”

顾楠拒绝了陆晓玥的要求,她转而问,“我后天可能回老家,你有什么要给家里带的吗?”

陆晓玥听闻顾楠的话,突然想起了那会几个大姐凑在一起议论的话题,“嫂子,你要回老家招人吗?”

“啊?”

陆晓玥追问,“我听说,你要回老家招裁缝?”

顾楠眼眸微动,点头,“哦,对,厂里现在缺人。优胜劣汰嘛,招有能力,守纪律好管理的。”

陆晓玥听顾楠如此一说,心又揪了起来,也不再提当班长的事了。

她跟顾楠的关系,就跟纸糊的一样脆弱,可别连她都开了。

陆晓玥想起在老家时自己跟顾楠的关系,她完全相信顾楠能干出开除她的事来。

陆晓玥语气都柔和了起来,“嫂子,那我明天去给我爸妈买点东西,你帮我带上。”

“可以。”

下午,顾楠在厂里拿了几件残次品打包,打算拿回老家。

其实说是残次品,并不明显,要么是走线歪了,要么是堆在一起晕染了些颜色,根本不影响穿。

接着又去了一趟服装店,从里面拿了两件新的毛衣和呢子大衣,给陆慧芳和许玉琴一人一件。

厂里没有童装,她去商场,给方晴和方宇一人买了件棉衣。

去到服装店里时,顾家二老正好在店里溜达。

服装店里这个看店的店员是以前租过顾老爷子店铺的大姐,后来生意赔了,但看店经验是有的。

顾楠说要找人看店,就被顾老爷子联系了过来。

人很踏实,性格也好,平时老两口没事就溜达过来,一起在店里做生意。

顾楠这家服装店,店铺是自己的,衣服是自己厂里的,就给店员发个工资。

就算生意不好,也不存在亏本。

她想先这么开着,为自己家的服饰做广告,将来做成品牌店。

顾家二老自从听说了陆皓和陈有德关系后,心情就一直很沉重。

很心疼陆皓。

同时也为顾亚辉将来的婚姻质量发愁。

这会看到顾楠,又忍不住聊起了这件事。

“楠楠,你说你堂哥跟陈若琳这婚事,可怎么办呢?”

顾楠说道,“爷爷,您就别操心了,他们俩会处理好问题的。”

“我就怕你堂哥以后负担重。”

顾老爷子提到陈有德,也是很唏嘘,“我真没想到啊,老陈年轻的时候,竟然干过那么过分的事,虎毒还不食子呢。”

真是令人费解。

沉迷仕途,不也是该退休退休么?

到头来,身边就剩下个孙女。

顾老太太试探着咨询顾楠,“楠楠,他那病,能治吗?”

“不知道,反正我是治不了。”

顾楠如此一说,老人也不好再多打听。

顾楠装好了衣服,打算回家,“爷爷,奶奶,我走了,你们早点回去。”

“行,我们一会溜着弯就回家了。”

顾楠在家属院附近的公车站下车。

然后提着几个大包吭哧吭哧的往家属院走。

刚到马路上,突然一道人影挡到了她面前。

“嗨,我帮你提吧。”

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的小伙,满脸堆笑,热情的抬手要接她手中的包。

顾楠吓的后退两步,警惕的看着他,“你谁呀?”

小伙见顾楠竟然忘了他,表示很受伤,“我是谢文东,小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