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7章我的这张老脸呐

第二天,卢昌华两口子先去了公司,转了一圈,露露面,然后就回家了。

这一路,望着低洼处成片倒伏的麦子,卢昌华的心情有些低沉。

这就是他担心的。

粮食生产是看天吃饭。

年景好的时候,粮食丰收,年景不好粮食减产。

可粮食丰收不代表你就能盈利。

这还要看当年的粮食收购价格。

农场现在依然给国家粮库提供储备粮。

每年都有任务。

至于市场上那些私人粮油加工企业,收购的价格比粮库要高。

可再高也没高出多少。

尤其是这些年,粮油市场逐步放开之后,不仅国内的粮食价格受到了冲击,那些生产粮食的企业更是艰难。

尤其是这两年,从北美进口的大豆,玉米和小麦,到岸价比咱们的生产成本还便宜。

这就出现了所谓的粮食倒挂问题。

一边是价格便宜的进口粮食,一边是成本居高不下的国内粮食。

市场上的企业用哪个呢?

显而易见。

用进口粮食成本更低,市场价格更有优势。

很多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都用进口粮食。

而国营企业必须要用国内生产的粮食。

这在成本上就比竞争对手高,到了市场上,产品根本就没有啥竞争力。

为了保住市场,他们只能按照市场价格销售。

这就变成,多卖一份产品,它们就多赔一份钱。

这就形成了倒挂。

国家为了保住这些企业,就得给补贴,否则企业就会倒闭。

这说的是粮食加工企业。

粮食的生产企业也是一样的矛盾。

就拿长水农场来说吧。

它们所使用的农机,配件,油料,种子,化肥,哪一样不是市场价格买回来的?

而它们生产出来的粮食却要平价卖给国家粮库。

而不是用市场价格销售。

这就导致了农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销售的粮食却卖不出高价来。

每年,农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国家为了保证农场的粮食生产,只能每年给补贴。

而这个补贴也仅仅是让农场保持平衡。

所以,农场没有办法,也就严格控制职工私自卖粮。

哪个职工不想卖高价啊?

谁不想盈利啊?

可是,职工私人盈利了,国家就没有平价粮食。

南方很多大城市的粮食供应就会出现问题。

都说北大荒是全国人民的粮仓,这个不假。

可农场人为此承担了对少不为人知的痛苦,这有谁知道?!

外面的世界早已经是市场经济了,老百姓都在发家致富。

可农场呢?

农场职工呢?

他们如果继续种地,种粮食,就没有这个机会!

这也是很多农场职工跑出去打工,甚至不再回来的主要原因。

卢昌华也一直在思考,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农场发展起来。

虽然现在他还没有什么思路,可一个根深蒂固的念头就是,仅靠种粮食是发不了家的,也致不了富。

必须要想其他的办法。

卢昌华和王瑶一到家,就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

这次来的,可不仅是自家这两趟房的人了,而是大半个分场的人都来了。

卢昌华这两天在北宁休息,北宁电视台的新闻里可没少宣传他。

卢昌华和他的抢险队在这次抗洪抢险中,表现非常突出。

不仅央视和省台对他进行了报道,北宁市台更是不余遗力,大篇幅的报道了昌和抢险救援队。

自然,卢昌华的镜头就少不了。

整个农场的人,谁不知道三分场的卢昌华啊?!

如今的卢家,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特殊的存在。

尤其是卢家的这两个儿子,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

大儿子卢昌中,去市里当了官,据说很得领导的赏识。

小儿子卢昌华早早的就开始养殖致富。

现在早已是身家过亿的大老板了。

据说,现在半个北宁都是卢家的。

人们私下里都叫卢昌华为“卢半城”,可不是他认为的“卢一杯”。

他的车子一进场区,就有人传播开来,说卢老板回来了。

一时间,大人孩子都往卢家聚集。

而早就得到消息的人已经围在卢家院门口了。

老卢和卢妈妈正和这些人说着话。

想当初。

卢昌华刚开始承包水库的时候,有多少人羡慕嫉妒恨?!

有嫉恨的人就想着各种法子去破坏。

有嫉妒的人就到处传着笑话,说着卢家的风凉话?!

可现在,卢家成了气候,那些羡慕嫉妒恨也就变成了仰慕了。

也没人敢嫉恨了。

当你已经成长到别人无法搬倒的时候,也就没人敢去搬你了。

这就是人性。

人只会欺负那些比自己弱小和他认为能有一拼的对手。

对于那些强大到只能仰视的人,他们只会去巴结。

卢家人怎可能不知道这些。

可到了卢家这种程度,也就没必要跟这些人计较了。

老卢和卢妈妈一脸笑容的招呼着。

“老卢啊,你家昌华可威风了,这次给咱们农场长脸了!”

“是啊,是啊!你看看现在电视里,都是昌华的新闻啊!啧啧,真是个大名人!”

“可不咋的,我早就说过,昌华这哥俩一定出息,你看看,果不其然!”

各种恭喜和马屁话不断的飞来。

老卢点着头,笑呵呵的说着,“是啊,是啊!”

可就是这样,他也没让这些人进院子。

当奔驰车来到胡家门口,就走不动了。

这路上全是人。

“靠边停吧。”

王瑶把车子停在胡家的路边上。

两口子下了车。

打开后备箱,拿出了两个大包。

两人往家走。

路上的人见是卢昌华两口子,都是一脸笑容的打着招呼。

“昌华回来了?”

“抗洪辛苦吧?”

“我们看看真人。”

卢昌华和王瑶笑着和众人点头。

人们也很自觉的让开了道路。

来到院门口,老卢和卢妈妈就迎了过来。

“儿子,你回来了?都瘦了。”

卢妈妈一见黑瘦的儿子,心里一疼。

以前,卢昌华在家的时候,养的白白胖胖的。

可现在再看,至少掉了十几斤的肉。

“爸妈,我回来了。”

“回来好,回来好。”

老卢点着头,嗓子有点堵的慌。

正说着,老丈人丈母娘挤了过来,拉着卢昌华左看右看。

“瘦了,瘦了。”

卢妈妈也连声应和。

地中海大爷和老胡头,老韩头都挤了过来。

各种问候一时让卢昌华两口子应接不暇。

“各位叔叔大爷,大娘大婶,我回来了,谢谢大伙的关心。家里太小,没法招待各位,以后有机会再聊。”

卢昌华对着人群招招手,就带着媳妇儿往院里走。

关系一般的人打声招呼也就走了。

左邻右舍的亲近人也跟着进来院子。

“爸爸,妈妈!”

小糯米带着小伙伴们终于闯进了人群。

卢昌华手里大包被老爸老妈接了过去。

王瑶抱着闺女亲了又亲。

卢昌华抱着儿子,也亲了几口。

这次,不仅卢昌华又一个多月没没来,王瑶也是一样。

她在北宁保障物资,哪里有时间回家啊。

两孩子可是有一个多月没见着爸妈了。

夫妻俩搂着孩子亲热。

好半天才哄好眼泪叭察的糯米和盛宇。

“干爸,干妈,我,我。”

胡乐在外面急的直蹦。

“呵呵,看见你了!”

卢昌华招招手,胡乐就乐颠颠的挤进来。

卢昌华在他的黑脸蛋上亲了一口。

小胡乐乐得眼睛都没了。

“干妈,干妈!”

他指了指自己的另一边脸蛋。

王瑶吧唧亲了一口,还在他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

“舅舅,舅舅。”

赵雅有些胆怯的凑过来。

王瑶当先拉着她,也亲了一口。

“赵雅,乖不乖啊!”

“乖。”

“你和糯米过两天就要去上学了,到时候舅妈送你去。”

“嗯。”

赵雅眉开眼笑。

今天的卢家,注定热闹。

邻居们都来了。

又成了一次大团建。

今天,老太太们说啥也不让王瑶动手了。

四个老太太就把晚餐给包了。

卢家客厅里老头们都好奇的问东问西。

对他们来说,自己上不了一线,那是因为自己年龄大了,要是能年轻个十年,哪儿还有你们年轻人啥事啊!

老胡头说的吐沫星子乱飞。

“昌华,你说,我们这些老家伙要是上去,能起点作用不?”

“能,能,一定能!”

“我就说吧?!咱们还是有用的!”

老韩头是老革命,虽然岁数大了,可是好胜心不减当年。

“要是我退休前呐,早就上去了。”

地中海大爷很是客观的。

“拉倒吧,一把骨头瓤子,还上去?上去干啥?钓个个头大点的鱼你都拉不上来,说去抗洪?!”

“咳咳。”

见大哥这么不给老韩面子,王德江咳嗽一声,以示提醒。

“咋的?我能干的时候,你是没见着!老卢,你说说,当年我咋样?!”

“当年你老厉害了!”

老卢对着地中海直使眼色。

老胡头看着两老头眉来眼去,就知道有猫腻。

“咳咳,哎呀,昌华啊,要是大贵在这儿,他也得跟你一起去。”

“是,大贵的脾气哪儿坐得住啊!他一定得上!”

卢昌华赶紧顺毛摩挲。

老胡头眨眨眼,胡子一撅,很是可惜的说道:“唉,你说他就是没这个机会啊!可惜了,要不现在电视上也有他的新闻。”

感情老胡头觉得自己吃亏了。

儿子现在多没面子啊!

我多没面子啊?!

哎呀,我的这张老脸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