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李来亨赴京

次日一大早!

施琅就顾不上休憩,而是带着一块,跟他到东山洲的船员,水手,还有士兵,一股脑的扎了林子,沿着刘臣良他们发现金子的路线,开始寻觅起来了黄金,然后,热火朝天的进行起来了淘金工作。

这可是金灿灿的金子啊。

谁不想要?

所以,大伙淘起金来,那叫一个上心!

拼了命的淘。

就这么的,由历史上的施琅大将军带领的淘金船队,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开始了淘金,而且,这一淘就是一个月,原本只耽搁几天要返程的队伍,愣是耽搁了一个月,众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片美丽的美洲大陆。

就这,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离开。

在黄金,还有肥沃的田土的诱惑下,随船队过来的三百余兵水手士兵里面,有近半数选择了留在这片土地上。

虽然他们并不是打算久留,而是打算,在美洲大陆上,呆个一两年时间,然后淘多些金子,等发了财之后,揣着多年来积攒的黄金,返回故乡,来一个衣锦还乡。

但是,最终,他们十有八九,是要留在这美洲大陆,至死也不能还乡……

“送君千里,终须一另,老刘,不要送了!”

旧金山湾内,施琅站在甲板上,他朝远处的刘臣良等人招手。

原本,对于这第二次美洲之行,施琅是没太大的兴致的,可这突如其来,宛如从天而降的黄金,却瞬间激起了他对这片美丽大陆的探索欲望。

此时,携带着这些日子淘来的黄金,还有刘臣良等人奉送的金沙,以及,为了留在美洲,而对他进行贿赂的那些个船员士兵,给他送上来的黄金,及船上水手们,淘金时的抽成(要没有施琅的允许,他们哪有机会留下来淘金?)他施琅手上,现在有四斤多金沙啊。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如果熔成金锭,那可是足足七十多两黄金啊(古时是一斤十六两,所以才有半斤八两这个词)。

对于施琅而言,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毕竟他还不是那个施琅大将军呢。

而这边,施琅成功地在美洲,发了笔小财,连带着他手底下的那些个船员,也发了笔小财,另一边,大明那边。

时间一晃,隆武三年,就过去了一多半。

进入到了八月中旬。

在这初秋之际,依然闷热的气候下,大明朝的天南镇节度使李来亨选择过来朝见朱慈烺。

天南镇节度使李来亨的身份是有些特殊的,要搁之前,他是万万不敢赴京的。

但现在,李来亨却有了这个胆子。

一是因为朱慈烺的信誉在这搁着呢,二嘛,则就是因为,他确实是有些事情,要面呈朱慈烺。

同时,他要亲赴南京,向朱慈烺表达自己的忠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七月下旬,天南镇局面大概稳定下来后,李来亨便将自己的权力,暂时移交给大军师顾君恩,大将军刘宗敏,然后亲自乘着一条沙船(风帆战列舰可不能走马六甲向东,因为这玩意离开印度洋之后,就甭想回去了)驶入大明控制下的南洋,然后到达上海后,沿江而上,在下关码头靠岸后,旋即,便在内政部下属的宾馆内住下。

在他住下的次日。

朱慈烺便在新宫西北处的避暑花园内的小厅内,会同内阁诸臣召见了他李来亨。

李来亨历史上,也是一个民族英雄,朱慈烺对他的态度也算不错,印象也极佳,此时,当二人会面后,君臣见礼后,朱慈烺便直接赐坐,让其坐在了身侧,然后,笑呵呵地道。

“来亨,你这回来,给朕送的礼可不小啊!”

“皇上,天南镇受朝廷恩惠,受陛下隆恩,这些小礼,又算得了什么?与陛下对臣的隆恩而言,臣所奉上的些许礼物,实在不值一提……”

李来亨还是很会说话的,进了南京之后,这个原本一口一个额的陕西娃,现在也学会了官话,张口闭口,也称起了臣,看样子他还是很识趣的嘛!

看的是朱慈烺很是满意,他翻看着李来亨呈上来的礼单,笑着道。

“这礼可一点也不小,你就不要谦虚了!”

“瞧瞧这上面都有什么,有缅甸的玉,印度的金子,还有这婆罗门美人,还有从印度俘虏的印度折耳马,大象,这么多好东西,朕还真不知道往哪放啊……”

朱慈烺大笑着道。

这东西确实送得有些多了,尤其是这印度美人,李来亨可是一口气送上了十八个!

这是要凑够十八罗汉还是要干什么?

朱慈烺对于印度美人还是挺喜欢的——他搁后世喜欢看印度电影,毕竟三哥电影里的挂虽然开的大,但看起来还是要比国产烂片要强的。

而对于电影里面的那个印度美人,朱慈烺也是很喜欢看的。

但他再喜欢,李来亨也不至于一口气送这么多吧?

这他一个人,可消受不了。

而且,这新宫才修好,朱慈烺原本以为自己的新宫修得挺大,可这几天他却发现,自己的新宫的规模,根本经不起自己,无节制地扩充宫廷佳丽的需求。

尤其是,真当了皇帝,身边塞了很多美人后,朱慈烺就发现了,这后宫佳丽三千人可不是件好事——养的人多了,花销大了不少,朱慈烺一个人也用不了这么多啊。

反倒是得花大把的银子养着。

而且还得花大把的银子防着——防着有人给他戴绿帽子嘛!

这算什么事?

所以,朱慈烺现在对于扩充后宫人员,是很谨慎的。

此时难免,是斥责了几句李来亨。

“臣一时唐突,陛下恕罪……”

见朱慈烺竟然嫌弃自己送的东西多了,李来亨也是十分麻溜的就认起了罪。

可朱慈烺却笑着摆摆手。

“这都是你的心意,怎么是罪呢?朕分明是从这里面,看出来了你的一片忠心!”

“以后东西可以接着送,但少送些美人,多送些金玉之物,这玩意大小合适,不那么占地方,那些个大象什么的就不要送了,宫里的万兽园可不大,养不了那么多的奇珍异兽,而且,养这玩意也忒花钱了,就说这大象吧,一天吃喝花销的银子,就不是个小数目,上回云南巡抚送过来两头,去年你也从缅甸送了两头,这回又送了两头印度象,再这么下去,朕的新宫,就成象园喽……”

朱慈烺在新宫内是有动物园的,也叫万兽园。

当然了,这万兽园的动物肯定没一万种那么多,这只是一个夸张的名称罢了。

里面老虎,熊,狼,豹子,骆驼,亦或者是熊猫之类乱七八糟的动物还是很多的。

这原本是朱慈烺留着找乐子用的。

不过自打朱慈烺添了这个喜好后,各地的巡抚,节度使,还有总兵,那就跟疯了似的往宫里送奇珍异兽。

还喜欢瞎起名!

譬如说,广东巡抚送了一头从非洲弄来的长颈鹿,非搁朱慈烺这说是找到了什么祥瑞,说那玩意是麒麟,真当朱慈烺没见识?

而乌思节度使国师汗,弄了几头白色藏獒,非说这是什么雪域猛兽。

在辽东的白文选,喜欢派兵上山去给朱慈烺抓东北虎,然后往宫里送。

而四川陕西,则想方设法去里面逮熊猫。

而云南那些就更上头了,谷瀚源呆着地方各种飞禽走兽贼拉多,所以就不停地往朱慈烺这送搁后世,都是保护动物的动物来。

这就叫上有所好,下必从焉。

要搁别的皇帝那,那准保得被骂成了昏君!

可朱慈烺的权威够大,是没人敢骂的,充其量有几个不长眼的小官,或是穷酸文人,被朱慈烺打击过的士绅,在民间骂几声昏君误国。

不过,虽然没人骂,但朱慈烺也觉得这样不好——主要是送得太多了,朱慈烺都有点养不起了,宫里的万兽园都快塞满了。

以至于,他这些日子是吃了不少奇珍了。

所以,他现在要提醒一下李来亨,少给他送点乱七八糟的动物,美人,金玉倒可以送,这个动物他这是真不缺了!

在表达过自己不想继续收乱七八糟的动物,充实自己的动物园后。

朱慈烺便将话题,移到了西洋事务上!

“来亨,你这一回在印度,做得不太好啊!”

“皇上,臣知罪,臣未能觉察印度民情,也未能及时听取他施恩的建设,所以,给朝廷攻取印度,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臣愿意领罪……”

李来亨别的不说,这认罪的态度是没得说。

这主要是他身份的缘故,不过朱慈烺肯定不可能真的治他的罪了,是笑呵呵地道。

“不知者不罪,你对印度不了解,那是正常的,这我大明朝满朝文武,有几个对印度了解的?怕是一个都没有吧?”

朱慈烺这话说的很对。

大明朝虽大,人口也挺多,但是,对印度的了解,却真是一知半解,哪怕是朱慈烺,也差不多——朱慈烺对印度的了解真不算太多。

主要是在后世,阿三国既不富,也不强,除了电影,歌舞,神油比较拿的出手,外加隔三差五给我国闹点冲突,以及经常上一上奇葩新闻,譬如说又坠了军机,或者是牛粪治病,恒河水,玛纱拉什么的,还有巨晰之类的。

只有在这些东西上,朱慈烺才能偶尔的将目光投到印度身上。

在平常的时候,这个既不富,又不强,也不引人向往的国家,实在是难以让人对其产生太大的兴趣,进而加深对其的了解。

所以,朱慈烺对印度的了解,就是在表象的那种,而且,那还是二十一世纪的印度。

十七世纪的印度嘛,那提到这个时间节点,朱慈烺的了解,大概也就是仅限于,莫卧儿帝国,沙贾汗,奥朗则布,泰姬陵了。

就这点了解,还是从电影,从著名旅游景点泰姬陵那了解到的。

所以,他实际上对阿三国也不了解,在得知李来亨他们这一趟去抢了西孟加拉邦的时候,他还特意的翻了一翻地图,这才知道了这个西孟加拉邦是什么地方——之前他只知道孟加拉,哪知道还有一个西孟加拉邦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慈烺觉得,李来亨犯的这个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朱慈烺话说到这,旁边的首辅魏藻德,也赶紧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大明朝对印度的了解,确实是有些少啊。

可以说孤陋寡闻这一个词语来形容。

现在大明朝,虽然定下来了一个西进主略。

还整出来了一个疲印之计。

但对于印度的了解,还是太浅。

这一次,李来亨他们劫掠西孟加拉邦,虽然侥幸大获全胜,抢到了不少财货,但问题也不少,就是差点因小失大,把好不容易夺下的阿拉干给丢掉了。

另外,还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

当下,魏藻德在接受了朱慈烺的批评后,就开始提建议了。

“皇上,臣以为,我朝对印度了解太少,应该多派人,去打探一下印度虚实,派遣细作,潜入到印度调查,还可以拉拢,似施恩这种,居印波斯人,为我朝所用,亦要多培养精通印度语言之翻译,为我朝对印,做准备……”

“说的是!”

朱慈烺点头朝魏藻德道。

“这些实际上早就该做了,只是我们之前没想到,或者是之前,对印度抱有轻敌之想法,所以,未能付诸于实际,但是现在,事实已经证明,沙贾汗与奥朗则布,绝非无能之辈,而对印度了解不多,也会导致我们在对印上,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最重要的是,有一些不怀好意的西夷,已经插手了我朝对印的百年大计里面,这注定要影响到我朝对印的战事!”

“培养对印人才这件事,现在必须要抓起了,因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取印度之土地,财帛,可是一场持久战,可能持续几十年,甚至,跟欧洲打仗似的,来一个八十年,一百年,也不是不可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印度必须要加深了解!”

这时代,想要征服远在万里之外的一个庞大国家,或是一片大陆,那就甭想图快。

玩什么“三年夺印,五年取美”。

想着多快好省的建设大明殖民主义!

那完全就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的教训已经证明,这是注定要失败的。

朱慈烺这边,跟首辅魏藻德说着培养对印人才的同时,李来亨是频频点头,表示赞同之余,又赶紧提议道。

“皇上,除了人才之外,我朝还需要更多的兵将!”

“臣从天南过来,就是想请朝廷,往天南,往阿拉干增兵,若不然,仅靠天南一镇,还有水师炮舰不过十艘,对阵莫卧儿数十万精兵,是断然不能持久的……”

“或许,一时能够因为突袭而占上风,但长久以来,必然受挫,届时,说不要将朝廷征印的大好局面,给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