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群贤毕至

孔融微微皱眉,抬起头来,望着眼前的皇甫启,感受着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冰冷气息,孔融最终还是将头扭到了一边。

当年,他被雒阳的太尉马日托请到雒阳,商议一件重要的事情,想要编纂《后汉书》,这件事情,孔融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做出了决定。

区区几个叛徒的污蔑,在汉室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大帅,我们这次来雒阳,可不是为了见识一下你的实力。”边让在一张绣花软榻上坐下,对着皇甫启抱了抱拳。

“我,我想请问一下,《后汉书》的编纂地点,是不是已经建好了?这里聚集了众多的汉人,我可不希望在这里耽搁。”

这就是让曹操差点失掉兖州的原因?

还真是嚣张。

皇甫启微微一笑,目光落在了边让身上,冷然道:“这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虽然你被请到了雒阳,可是《后汉书》的编纂还需要通过东观的考验。

等你当了东观学宫的教授,我才会告诉你你的一切,别在我面前装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你...”

他万万没有料到皇甫启会在众目睽睽之下,破口大骂,但在皇甫启的气势下,他也是吓了一跳,说不出话来。

何等的霸气!

郑玄,司马徽,庞德公,孔融,陈琳,陶丘洪,服虔,胡昭,这些汉朝名士,在看到皇甫启的时候,都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

皇甫启虽然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可是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却给人一种巨大的压迫感。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要加入东观学宫,加入《后汉书》,就得按照皇甫启的吩咐去做。

要知道,能够被封为东观学宫的教授,只可能是这名大将,也就是王庭的王爷!

就在所有人都在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皇甫启忽然一变,他微笑着道:“可是我知道,今天你们被邀请过来,最重要的,就是这座学府有没有建成。

我也不隐瞒,三天之前,东观学宫便已完工。

本侯今天邀请你们过来,就是要通知你们,明天我要向皇帝陛下禀报,让你们亲自去一趟东观学宫,然后册立东观学宫的祭酒和博士之位。”

这话一出,郑玄,司马徽,庞德公,孔融,陈琳,陶丘洪,服虔,胡昭等一众汉人,都开始窃窃私语。

“真没有料到,东观竟然会如此之早就建成了,而且大将军对于《后汉书》的编纂,也是非常赞同的。”

“别的不说,《后汉书》是为我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大帅也没有必要成为累赘。”

“哼,这位大帅,恐怕不是单纯的为我汉室着想……”

皇甫启并没有理会聚集在大厅里的几位大学士,而是看着王守仁,看着王羲之,看着朱熹,看着司马光。

这四个人,都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后汉书》的编纂,虽然都是读书人,但也有各自的利益纠葛,所以才会分裂开来。

自从昨天在冠军侯府,他就将这位罗大学士请到了这里,所有人都知道,皇甫启要带着朝中百名官员,在东观学宫内集合。

《后汉书》的编纂,在朝堂上越传越广,所有人都知道,《后汉书》一出,必然会让一群人声名大噪。

也正因为如此,朝堂上的各个大儒,才会千方百计地讨好那些被邀请而来的大儒。

皇甫启当然清楚,但是,朝廷里的官员们,根本不可能从他的手里,得到最大的好处!

“殿下,也该出发前往东观广场了。”

东观学宫大殿中,皇甫启手持倚天剑,低头看向刘尧。

刘尧听了,微微扬了扬眉,微笑着说道:“全凭大帅的吩咐。”

言昙和刘尧同时起身,缓缓往前而行,皇甫启与刘尧并肩而行,与刘尧并肩而行。

一出大殿,刘尧就看到了东观的数百名文武大臣,以及来自各地的儒生,他的心情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他们都是我的人!

这可是我的偶像啊!

然而,看着东观广场上,数千名威风凛凛的士兵,站在那里,刘尧的脸色却是微微一变。

“万岁,陛下……”

看到刘尧从大殿中出来,东观广场上的文武大臣,以及来自各地的儒生们,齐齐躬身行礼,山呼道。

皇甫启缓缓走到刘尧身旁,微笑着说道:“殿下,我建造的这座东观学院,占地很广,足以容纳上万人......”

区区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将军军万胜,百战不殆!”

当皇甫启将关东观发生的事情,告诉刘尧时,东观广场上,数以千计的士兵们,同时发出了愤怒的咆哮。

震耳欲聋的咆哮声,让站在中央的文武大臣、儒生们,都是面色古怪。

“陛下请!”陆小凤道:“这是我的荣幸。

皇甫启一脸高傲地环顾四周,一手提着倚天剑,一手指着刘尧,刘尧定了定神,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踏上了红地毯。

一条红色的地毯,从大殿一直延伸到东观广场,将文武大臣、文人墨客,排成了两排。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刘尧有些兴奋的抬起头,大踏步的走向了高台,而冕読则是跟在了刘尧的身后。

“万岁,陛下……”

路过之时,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是齐齐行礼。

皇甫启望着低头的群臣,冷冷一笑,用这样的手段,来剥夺自己的权威,简直是痴人说梦!

总不能叫上几句皇帝,就能拯救这一片混乱的世界吧?

开什么玩笑!

皇甫启看着刘尧缓步登上高台,登上了高台,而皇甫启,则是手持倚天剑,挡在了刘尧面前。

“万岁,陛下……”

东观的文武大臣们,还有来自各地的儒生,都是以三位国君为首,对着刘尧山呼道。

刘尧皱着眉,瞥了一眼还没来得及向他行礼的皇甫启,余光瞥了一眼外面的镇国军,他强行忍住了,大声说道:“诸位,不必多礼!”

杨彪、刘弘、马日碟等文武百官,纷纷站了起来,看着手持倚天剑的皇甫启,面色复杂。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这个大帅怎么可能不向皇帝陛下行礼?

但因为是关键时期,所以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一个人,敢于对皇甫启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