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给朱棣一点天津震撼

漕运还是海运,真正的版本答案是河海联运!

海路沟通万国,江河运输,统合大明……内外贯通,全国一盘棋。

朱棣审视着庞大的地图,脑海中不断涌现出一条条的航线,每一条航线都飘扬风帆,船只航行期间,金银财富,也伴随着航道流动起来。

巴蜀的丝绸,通过长江,运到刘家港。

在刘家港换装海船,送去安南,又从安南装满粮食,运送到天津,然后是北平,供应九边军需……

这样一条条的贸易线路,每一个环节都有赚头儿,沿岸数百万的黎民得到了生路,朝廷财税充实,国力大增。

富国裕民,就在眼前!

朱棣越想越觉得畅快,他忍不住瞪了徐景昌一眼,埋怨道:“这么好的想法,你怎么现在才说?”

徐景昌咧嘴苦笑,这事情要是这么容易,那就好了。

“陛下不能只算一笔账……单项流动的贸易并非什么好事情。那样的话,等于从南方内陆抽血,滋养九边,也是没法长久的。互通有无,北方也要有东西南下才行。”

朱棣好奇道:“也有你这么一说,现在北方可有东西南下了?”

“有!”徐景昌道:“此时建立榷场,鼓励诸王兴办产业,成立农场,就是为了这事。”

朱棣点了点头,“那这么说来,你们也是劳苦功高,应该重赏。”

别人没说话,朱瞻基幽幽道;“皇爷爷,用不着伱多赏赐,少败家就行了。”

朱棣一听,勃然大怒,恶狠狠瞪着朱瞻基。

黑小子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竟然瞪了回去。

“皇爷爷,你把龙眼给齐王了!”

朱棣顿时瞠目结舌,天津港是北方画龙点睛的龙眼所在,让自己草草赏给了齐王,属实有点说不过去。

朱棣眼珠转了转,突然笑道:“既然齐王发了财,咱们就去瞧瞧,让他请客,咱们好好吃一顿去。”

徐景昌眼前一亮,忙道:“陛下可是要饱餐一顿?”

朱棣笑道:“对,不光是朕,大家伙都要吃饱吃好!”

然后朱棣就带着大家伙,杀向了天津……

此时和数年前靖难时候相比,那可是热闹太多了。

天南地北的商贾云集,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空气中飘着浓烈的烟火气。

朱棣都吓了一跳,竟然这么热闹?

他很快找到了齐王朱榑,此时朱榑匆匆赶来,身上还带着一股子腥膻的味道,看他的靴子,似乎还沾着暗黑色的血迹。

朱榑见到了朱棣,连忙请罪。

“臣弟来的匆忙,还望陛下见谅。”

朱棣满不在乎,“朕在沙场上出生入死,什么没见过!只是七弟,你现在忙活什么呢?怎么弄得如此狼狈?”

朱榑呵呵一笑,“回陛下的话,就是一点小生意,不值一提。”

徐景昌却幽幽道:“齐王殿下,向江南贩卖肉食,可不是小生意啊!”

朱榑咧嘴一笑,“不大,真的不大,就是赚几个零花钱。”

朱高煦笑了,“七叔,你当小侄看不出来?我盘算着,每年至少百万两以上,可比你当齐王舒服多了!”

朱榑连忙摇头,“哪有的事,你们不能胡说啊,没有,绝对没有!”

朱棣见朱榑变颜变色,也好奇起来,自己随便一句话,就赏赐出去那么多钱,属实有点败家。

不行!

必须问清楚。

朱棣也不怕辛苦了,直接前往码头,查看情况。

按理说他把码头交给朱榑,只是想着有往来的生意,他收个过路费也就是了,能有几个钱?

可真正置身码头,朱棣猛然发现,自己想的单纯了。

此时的天津,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而徐景昌就是最大的功臣。

他到达北平之后,就铲除了许多走私商贾,杀得血流成河……但是徐景昌并没有切断双方贸易,相反,他在大宁设置了榷场,变走私贸易为正规贸易。

这下子一来,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为正规贸易打开,许多商贾都争相赶来,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就出现了,那就是内卷!

茶叶、丝绸、棉布、瓷器、铁器……这种草原百姓需要的商品,一下子丰富起来。

而草原这边,能拿出来的商品,除了牛羊马匹之外,再无其余。

生意没有持续两个月,粗略估算,大明就从草原方面净赚了十五万两。

别说朵颜三卫了,就连之前和徐景昌商定贸易的阿鲁台也受不了了。

这也太夸张了,两个月就流失这么多钱,一年就要损失百万两。

要不了几年,就会把草原的金银吸收一空。

到时候就真的只有南下抢掠一条路了。

没办法,谁让你们大明太能赚钱了。

对此徐景昌是半点不意外,要是连做生意都赢不了,那还玩个屁啊!

不过这么下去显然不是办法,必须拿出策略,平衡贸易。

而办法也早就押在了徐景昌的案头。

朱棣想起来了,“定国公,朕北上之前,你似乎通过了不少令子,就是在布局这事吧?草原物产匮乏,正常的贸易他们根本赚不到,就只有靠着朝廷恩赏。朕也不只是花钱,有些时候,也是没有办法。”

朱棣还在努力证明,他不是个败家子。

徐景昌也敢真的问罪,只能把自己的办法说了出来。

首先第一条,这个贸易量一定要大。

这也是徐景昌前期怂恿商人内卷,拼命压价的原因……哪怕少赚点,也要把贸易额推上去。

因为只有贸易额度上来,物资多了,包括普通百姓,也能喝到茶砖,用上铁锅,才能让整个生意不可逆转。

不然的话,只是少数顶层享用,就算停了榷场,影响也不会那么大。

“欲擒故纵,这不是兵法上的招数吗!”

徐景昌点头,“陛下圣明,商场如战场,说的就是这个……贸易的大门打开,鞑靼部也没法抗拒大势,偏偏他们又损失大批的金银,坚持不下去。这时候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什么机会?”

徐景昌笑道:“大批采购!臣已经安排了商贾,每一段时间,就去草原采购。主要是牛羊马匹,各种物产,有什么要什么。”

朱棣笑道:“这也不错。就是唯恐他们没有这么多产出,满足不了你的胃口。朕几次出征塞外,蒙古诸部的百姓,其实是很穷的。朕心里有数。”

徐景昌笑道:“他们拿不出来这么多产品,大可以签订约书,让他们按照咱们的需要,增加生产啊!”

朱棣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这时候朱高煦笑道:“父皇,你还记得孩儿在浙西,救济灾民的时候,就是签了改稻为桑的约书,要保证他们的粮食,百姓才会安心种桑养蚕。”

朱棣大惊,“怎么?这一招也能用在蒙古诸部上面?”

朱高煦点头,“都是一样的道理,有什么不行的?我们和草原诸部牧民签了约书……他们生产出来的牛羊,我们全都要。如果遭灾了,没法如数交割,我们也可以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让他们渡过难关,只要来年能还上就行了。”

朱棣听得眉头紧皱,大惑不解,“你们这么干,草原诸部自然愿意,但归结起来,跟朕赏赐诸部,又有什么不同?不还是浪费大明的钱财吗?”

徐景昌缓缓道:“陛下,您是赏给一个部落,臣这边可是和普通牧民签约书啊!”

朱棣一怔,“你的意思……咱们现在能掌握住每一个牧民了?”

徐景昌摇头,“暂时还做不到,我们虽然想和每个牧民签约书,但是各部头人,朵颜三卫的官吏,鞑靼部的王宫贵胄,他们还不答应。毕竟那样一来,等于把部民拱手让给咱们了。”

朱棣沉声道:“朕就说了,没有那么容易做到,你是异想天开了。他们要是答应了,岂不是拱手来降,任凭摆布?”

“但各部牧民还是按照我的希望,开始多养牛羊了。”

“啊!”

朱棣忍不住低呼,他忍不住看了看朱榑,“七弟,你的牲口生意,就是这么来的?”

朱榑无奈点头,属实如此。

现在每天都有上千只羊送到天津……其中身体状况好的,会装船运走,送去应天……为了解决海运掉膘的问题,这些羊通常会在崇明等地停靠上岸,进行育肥,然后送到应天,活羊现杀。

至于那些年老的,体质差的,根本运不到应天,就要在天津屠杀,然后用盐腌好,在送去南方。

江南不少地方,都有吃咸肉的习惯,这些羊腿,羊排,送过去之后,大受欢迎。

活羊每头大约有五钱银子的利,而一大船咸肉,也能赚上百两银子。

不得不说,只要是肉,就不愁卖……天津码头这边大举杀羊,丢弃的杂碎都有人拿走,就在码头边,开了好几家羊杂汤馆,热闹异常。

朱高煦感叹道:“父皇,这么下去,五年之后,阿鲁台的麾下,就只剩下养羊的牧民,再也没有控弦的战士了。”

朱棣大惊,难道说生意的威力,比兵马还厉害?

推荐一本书,《你是我老婆?请证明》很好看的狗粮文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