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战神陆逊

数日后。

襄阳城内,掌权者原是荆豫都督夏侯儒。夏侯儒是已故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从弟,初为曹彰的骁骑司马,后为征蜀护军,进驻关西,曾同张既一起平定了酒泉苏衡的叛乱。夏侯儒后来接替司马懿成为曹魏的荆豫两州都督,曹睿东征后转其为荆州都督,专任荆州。不过夏侯儒性格怯懦,镇守荆州多年却一直毫无建树。

忽然听闻魏国洛阳大败,夏侯儒忧愤成疾,卧床不起,渐渐不能理事。众人于是推举老将振威将军胡质暂为掌事。他麾下尚有扬烈将军王昶、中书侍郎王基共同防守襄阳。

说起胡质,年轻时便与蒋济齐名,虽是文官出身,但为人持重深沉,通军事,因此受到曹操的亲自征召。魏明帝曹睿调遣他到荆州,辅佐夏侯儒防卫东吴。扬烈将军王昶、中书侍郎王基与扬州都督王凌关系密切,王昶同样出身太原王氏,少年时,便很有名气,侍奉同郡名人王凌为兄。而王基虽非出自名门,但有卓越的治理才能,时任青州刺史的王凌甚为倚重他,甚至一再违抗朝廷的征召屡次强留王基在身边。

此三人皆是文官出身,虽然功绩不显,但都通晓军事。曹睿在洛阳之战前,将他们调派至荆州防守。尤其是考虑到王昶、王基与王凌的特别关系,曹睿的考虑不可谓不深远。

襄阳都督府

都督夏侯儒陷入昏迷不醒,胡质正和王昶、王基在府中商议军事。淮南的捷报传来,魏军士气大振。如果说之前听闻东吴最强二人组陆逊和朱然趁大魏新败,领兵来犯,众人心中还有些惊惧。如今的淮南大胜便是给了襄阳守军极大的自信。

襄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城防坚固,又有樊城互为掎角。即使强如当年关羽北伐,威震华夏,也没能拿下襄阳。再者孙权十万大军尚且不能拿下寿春,吴军战力可见一斑,那么陆逊朱然区区两万多人,能拿襄阳怎么样?城内尚有数万兵士,众人都不禁摩拳擦掌,恨不得杀出城去,狠狠教训一番吴军。

“启禀将军!哨骑来报,吴军正在进兵!”门外卫士忽然报道。

“进兵?”三人面面相觑,“没搞错吧?吴军哪里来的胆子,这个时候还敢进兵?”

“吴军确在进兵,前锋已推进至城外二十里,后部大队浩浩荡荡,一路遍插旌旗,锣鼓震天!”卫士继续报道。

众人大惊,这阵势,看样子吴军是认真的。

“领兵将军是谁?”

“军中所挂大旗,一个是”陆“,一个是”朱“。“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果然是陆逊和朱然,亲自领兵了。

看来,不得不重新审视之前畅想的出城杀敌计划了。

“我细细想来,陆逊和朱然都是善战之人,既然敢来,必定有所图谋,我们还是坚守为上。”胡质沉思了一会,抚须说道。

“将军何必长他人志气?依我看,孙权已退,吴军必然胆寒,陆朱二人强行驱兵来犯,已是强弩之末,有何可惧?兵法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趁敌立足未稳,我们主动出击,吴军肯定想不到,必定大乱,我们再派兵绕后,断敌归路,必能大获全胜!”中书侍郎王基提出了不同看法。

扬烈将军王昶点点头,“伯舆(王基字伯舆)所言甚合兵法,兵法曰,以正合,以奇胜。吴军远道而来,多是水军步兵,疲惫不堪。而我们以逸待劳,正面忽然冲击,再以骑兵突袭其后,如此吴军必定首尾不能相顾,破之必矣!”

胡质闻言沉思了一会,摇摇头,“这个还是有点冒险啊.....二位虽然熟读兵书,但并未真正上阵领兵征战,须知战场变幻莫测,岂能全信兵书?何况陆朱二人皆是吴国大将,又怎会不知要害,轻兵深入?”

胡质顿了顿,“如我所料不差,他们必然是眼看强攻襄阳无望,因而故意耀武扬兵,以激怒我军,诱我出战。或夹道设伏,或趁虚夺城,如此奸计,我们岂能上当?既识其计,我们不如坚守城池。待吴军诱敌之计不成,钝兵城下日久,士气不振之时,我们再依二位之言,出城截击,岂不是更为妥当?如此,必是稳操胜券了!”

二人尚在犹豫,胡质叹了一口气,“如今,国家正在危急之时,陛下交托我等肩负襄阳重任,凡事不可以不小心谨慎,切莫为了贪功而误了大事呀!”

二人闻言相互看了一眼,心知胡质向来持重,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于是也就抱拳答道:“就依将军之言,我等愿遵号令。”

胡质点点头,于是连忙安排众人布置。一遍令人加强城头各处守卫,一遍令人在城内加紧打造守城军械,备齐粮草,以做持久之用。

又过了几日。

吴军似乎没有动静了,这让胡质等人摸不着头脑。吴军这攻也不是,退也不是,到底要干什么?

“不好了!将军!”胡质与王基正在府中商议,扬烈将军王昶忽然跑了进来,“吴军跑了!“

胡质猛地站起身来,”你说吴军跑了,是什么意思?“

王昶急道,”吴军撤退了呀!“

”什么?“胡质大惊,”消息来源是否准确?这不前几日吴军还准备攻城么?“

”千真万确!“王昶连忙说,”今晨我收到哨骑禀报,说吴军军营中没了动静,我便亲自领人前去查探。结果发现,那是一座空营,吴军甚至遗弃了不少辎重!营中四处遍布草人和旌旗,必定是吴军的障眼法,其实吴军早就连夜遁去了!“

胡质一听,愣在原地,半响之后,气的连跺脚,”“哎!我们上当了!好你个陆逊,居然来了一个以进为退!吴军必定是得知孙权溃退之后,军心大乱,他担心冒然撤退,被我军偷袭,这才佯装进攻,实则寻机逃离!真的是异常狡诈呀!“

王基忧虑地说道,”哎,可惜了,错过了如此破敌良机,即使陛下不责怪,传扬出去,我们也面上无光呀。“

“追呀!我仔细查探过吴军军营的车辙痕迹,他们走了也不过几日。吴军多步兵水军,每日不过数十里,如果我们以精骑星夜追赶,必定可以追上,到时候就可以痛击吴军!”王昶挺身而出。

王基皱了皱眉头,“这个.....兵法曰,谋定而后动。情急之下,我们仓促出兵,万一敌人有诈,该如何是好?”

“那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逃脱吧?我觉得还是追击为好,如果担忧有诈,我愿意做先锋试探敌军!”王昶再次请命。

胡质扶着胡须思索了一会,点点头,“二位说得都有道理。这样吧,王昶与我率领三千精骑,立即出发,追击吴军。王基率领五千兵马在后方接应,听我号令再行事!”

“诺!”

.....

果然,经过一日一夜的急行军,胡质和王昶终于追上的吴军的尾队。

虽然十分疲惫,但看着吴军慌乱的样子,二人还是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陆逊,没想到吧,我们是不会让你轻易撤退的,这就是你戏弄大魏将士的下场!

”进攻!“胡质拔出剑来,指挥魏军铁骑呼啸着冲上去。

吴军猝不及防,四处逃窜。

魏军将士一个个杀红了眼,彷佛在他们眼前的,不是敌人,而是一个一个的功劳赏赐呀!

追着追着,胡质发现了不对劲,吴军越追越少,不少吴军都趁机爬上了附近的山丘,转眼就不见了。

”吁~!“胡质勒住马,”停止前进!“他不住地四处观望。

”将军,怎么了?“扬烈将军王昶打马凑上前来。

胡质摇摇头,”不知道,我总觉得,这一切来的了太容易,太顺利了,这......“

胡质话音未落,忽然从道路旁边的树林、山丘上竖起了无数旗帜,吴军蜂拥而出,一齐摇旗呐喊,就连魏军的后方也响起了喊杀声。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胡质大惊。

魏军正慌乱间,只见远处的山头处,立起了一面大旗,上书一个”陆“字,一员儒将徐徐从人群中走出,喊道:”胡质,你已陷入重围,不想死的话,速速下马就擒!“

胡质抬头一看,料想此人必是陆逊,心中已胆寒了几分。

”将军,我们和吴军拼了!“旁边的将士咬牙大喊道。

胡质勒住不断嘶鸣的战马,让自己镇定下来,朝四处观察了一阵,摇头道:“不可!你们听这喊杀声,吴军的数量数倍于我,而且吴军既然已有准备,我军不能强行硬拼。依我看,趁吴军尚未合围,我们领着骑兵冲杀出去,还有一线生机!”

杨烈将军王昶急中生智:“如此,请将军速发号令,召王基支援。王基颇知兵法,必会鼓噪进军,如此吴军大疑,我们便可趁机冲出去!”

“好计策!”胡质大喜,这才想起来,后方尚有王基支援,连忙听传令兵发出号箭。

随着一声炸响,号箭发射升空,发出彩色的烟雾。

后方的王基早就得知胡质等人陷入包围,这焦急不已。如今见到号箭,心领神会,擂动战鼓,旌旗招展,令全军大声呐喊,做出进军模样。

战场的吴军听见,果然疑惑不已,放缓了对胡质的攻势。

胡质趁机冷静观察了战场行事,忽然指着马鞭大喊道:“西边!西边喊杀声较弱,必是吴军薄弱处,快随我冲出去!”

魏军闻言,纷纷跟着胡质一起冲向西边。

经过一场拼杀,终于冲出重围,朝北一路逃去。

魏军逃去后,陆逊不禁点了点头,“胡质虽然是文官,但能在战场上临危不乱,沉着指挥,确是一员良将啊。还有那后方擂鼓佯装进军的魏军,也是有急智之人。有这些人在襄阳,日后怕是又给江陵多了劲敌呀。”

.....

半日后,吴军清扫战场。

此役,吴军大胜,共斩杀擒获魏军上千人,众军莫不鼓舞,纷纷上前请战,请求趁胜杀回,攻取襄阳!

陆逊微微一笑,转头看了一眼朱然,“义封觉得如何呢?”

朱然也笑了笑,“伯言何必明知故问呢,我看差不多得了,这回真要退兵了。”

众人有点糊涂了,怎么大胜了还要退兵?

陆逊拍马上前,耐心地解释道:“义封所说不错,我们不退不行啊,陛下那边已经撤兵,我们必定是独木难支。之前之所以强令进兵,实在是担心众军听闻陛下退兵,军心涣散,如果我们冒然撤退,容易被敌人骑兵追击,到时候恐怕会兵败如山倒。所以,我们佯装进攻,魏军摸不着我们的底细,就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安营扎寨后,留下空营,正好趁夜离去。”

“那,上大将军,怎么知道魏军会来追击呢?”

陆逊哈哈一笑,“因为魏军贪功呀,我已打探清楚,襄阳的守军胡质、王昶、王基等人皆是文官出身,毫无战绩却称将军,必定想要捞取军功以正其身。所以,当他们得知我军撤退后,定会依仗魏国骑兵马快,前来追击我们。所以我就将计就计,在此地设下埋伏,以逸待劳,坐等魏军前来自投罗网。”

众军闻言无不啧啧称奇。上大将军用兵,知己知彼,虚虚实实,连环相扣,果然是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呀!

陆逊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好了好了,大家收拾一下,准备撤兵退回江陵,这次,魏军必定不敢前来了!”陆逊看了看不远处的战场,笑了笑,“有了这些俘虏斩获,我们也算是不虚此行,没有辱没我大吴的军威。”

众人大笑,齐呼上大将军威武,大吴万岁!

就这样,陆逊朱然领着吴军,带着魏军俘虏,悠然自得地踏上了回军之路,魏军果然不敢追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吴军从容而去。

......

西路陆逊朱然退兵后,东路的镇北将军孙韶、奋威将军张承也率军撤退。

就这样,东吴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北伐,就此落下了帷幕。

西路和东路的吴军作为偏师,都损失不大,只有孙权亲率的主力十万大军,屡攻寿春不下,死伤惨重。

作为三国史上最激烈持久的一场城池攻防战,东吴近十万大军,对抗寿春城内万余魏军,用尽了云梯、蚁附、土山、地道、陷墙、劝降等等手段,出动了包括解烦军、无难军、宿卫虎骑、车下虎士在内的众多精锐,围攻四十多日依然无法破城。长期的作战,酷热的天气,反而使得吴军士气低落,疫病流行。哪怕烧杀了自家患病兵士,也没能带来最后的胜利。

吴军或死或伤或病或逃者数万人,最终好不容易狼狈退回江东。

从此,东吴士卒惴惴不安,不敢复北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