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鹰击长空,万物竞发。
李煜、刘彻在整支队伍的前面,盯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有些动容,这环境是真好啊。
“你猜猜忽必烈会不会与窝阔台相争?
他们两人斗个你死我活,白白让我们捡便宜。”
刘彻望向远方,扫视着四周的环境,一望无际,倒是没有可以埋伏的地方。
“我觉得不会。
忽必烈乃是一代雄主,岂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如果忽必烈真的这么好对付,也不会登上蒙古大汗的位置,将原本纷争利息的乱世又重新平定了下来。
北方的蒙古诸王,这么多次反对忽必烈,不都让他撑过来了。”
“那不一样。
忽必烈能坐稳皇位,靠的是外有汗国支持,内有怯薛军精锐和汉族世侯,跟现在的情况可是不同。”
刘彻接着反驳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忽必烈可没有那么稳定的后方,甚至说是居无定所,连一块像样的地盘都没有。
听到刘彻的反驳,李煜也是赞同的,但是他认为一代雄主,自然胸中有气量,不会因一时的落魄而停滞不前。
“我不与你争辩,我认为忽必烈不可能那么简答,全凭一腔热血就要与窝阔台争斗。
四大汗国中,旭烈兀肯定是站在忽必烈这一方的,他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同属拖雷一系。
而拔都态度不明,他是术赤一系,是蒙古宗王之首,有着很大的话语权,但是他先跟随窝阔台一系,后有推崇拖雷一系,我们现在也不知道他对两边,哪方的感情更深。
窝阔台和察合台自然就不用论了。”
李煜努力回想着脑海中关于四大汗国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李煜收揽而来的,来到这个古代为背景的世界,多了解点历史知识总是没错,要是因为不认识,而错失能臣猛将,岂不是罪过了。
刘彻看了李煜一眼,似乎自己对李煜的评价有些低了,一个有天赋,又愿意努力的人,总是能获得更好的前程。
“这几日来,就打掉了几个小部落,蒙古人的主力都不在这,倒是有些浪费时间了。”
刘彻回想起最近的种种,有些疲倦,几个倒霉的蒙古部落碰上了自己,没问出什么关键的信息,却浪费了几天的时间。
“这里本来是东道诸王的领地,现在却看不到几个人影,太奇怪了,现在可是放马牧羊的好时机,现在这副模样,肯定是东道诸王有了更重要的事情。”
李煜自然也是发现了这里的反常,那些视财如命的蒙古显贵,竟然会抛弃部落的牧场,而迁移到其他地方去,显得有些奇怪。
难道在这片草原上还有能威胁蒙古人的势力吗?
李煜想到这,有些自嘲道:“十三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那还能有什么势力能威胁到蒙古人啊。”
“斡难河的蒙古选汗大会,难道不是盛景吗?他们必然是已经聚集到那里了,我们现在应该迅速赶到那里。”
刘彻显得有些兴奋,不断叫嚣着让蒙古人好看,要去斡难河蒙古大会那里七进七出。
“别开玩笑了,我们现在的兵力,怎么足够我们这么做,那么蒙古骑兵可不是臭鱼烂虾。”
“哈哈哈,我知道,开玩笑的,活跃一下气氛,你没觉得这里的气氛有些沉重。”
看到没人搭理自己,刘彻接着说道:“我认为我们还是需要前往斡难河,以那里为中心,劫掠前来的蒙古部落。围点打援,削弱对手,就是变相地加强自己。”
面对刘彻的提议,李煜倒是觉得不错,在敌人的痛点反复横跳倒是有点乐趣。
......
斡难河的源头,金色大帐内,四周围绕着无数的小帐篷,帐篷中间还有人影攒动。
“你说的我要在考虑一下。”
窝阔台一挥手,一名文官模样的男子便被送出了大帐。
“你们看,这宋人可否信任。”
窝阔台看向帐中诸人,随后便看到了坐在首位的忽必烈,说道:“忽必烈,你来说。”
忽必烈闻言,站了起来,说道:“大汗,宋人当然不值得相信,他们这是想要玩弄驱狼吞虎的计谋,让我们两方自相残杀,他则保存实力,想要成为最后的渔翁。”
窝阔台闻言点点头,宋人的心思,他也很明白,虽然势力不足,却心比天大。
要不然也不会联络金朝灭辽,联络蒙古灭金了,两次都差点让自己崩溃。
“不过.....”
忽必烈话锋一转,窝阔台闻言,急迫地想要知道,询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计谋,也得看谁才是渔翁了。
不如假意的先答应他们,让宋军帮助我们拖住周朝的后退,让他们无法全力来攻打我们。
大汗,这段时间,草原上不断有部落覆灭,逃出来的人口中所说的军队,跟我见过的周军一模一样。”
窝阔台眯起眼睛,上下打量着忽必烈,问道:“还有这种事?”
“是,大汗,这是我从那些部落残部中听闻的,结合我所见的,我料想必然是周军无疑。”
“既然如此,那就听从你的想法,我们与宋朝结盟,先剿灭周朝,重现我大蒙古在南方的辉煌。”
窝阔台选择相信忽必烈,他自然也是知道草原上发生的事,但是却没当回事,还以为是草原上势力出现了真空,让一些部落有了二心,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
窝阔台与忽必烈的表现,让帐中人都惊讶不已,当初两方剑拔弩张,互相将对方认作仇寇,这才没过几天,两方人马竟然坐在一起和睦友好起来,实在是让人惊掉了下巴。
双方知道,这都是表面文章。
窝阔台自然对历史上的这位侄子忌惮不已,懂军事,有手段,胸中藏有计谋,大局观也不差,妥妥一个威胁。
在忽必烈的眼中,窝阔台也是一样,四大汗国有两国都愿意支持窝阔台,拔都态度犹豫,想要促成两人和解,而旭烈兀态度坚持地站在自己这边,但是距离太远,有些鞭长莫及。
拔都的意见,让两人暂时放弃了分歧,选择联合在一起,究其原因最本质的是,双方的实力,有些势均力敌,一旦开战,双方损失惨重,还拿什么来镇住四大汗国,坐稳蒙古之王的位置。
于是,忽必烈选择了认怂,毕竟当年窝阔台活着的时候,自己也是这么做的,现在不过是在重复一遍。
窝阔台选择了原谅,不再追究忽必烈一系对自己一系汗位的争夺,双方重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