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又是一个周六。
苏大强带着苏杉照常前来连州市区看房子。
这次是王震介绍的,他在连州生活多年,手上有些资源。
苏大强和周正气与王震间的关系维持得不错。
两人自打在他的帮助下买下了茶厂旧设备后,不管是设备维修还是找设备配件方面,王震都出了不少力。
逢年过节,光明茶叶都会送点礼给他。
王震的老婆丁翠听说苏家开服装店挺赚钱的,心里有点痒。
“你去给老苏说下,我从他店里拿衣服,他就当是批发给我的。我卖得好,他们也赚。”
王震训斥丁翠:“你这不是吃饱撑得没事干,去抢人家的生意!”
丁翠不依:“他们店在市中心,我拿货去西城,跟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卖,不会有影响。”
王震经不住老婆说。在和苏大强联络后提出了这个做法。
李玉凤在旁边听到,有点担忧。
苏杉在一边做作业听到也过来凑一脚。
“阿妈,其实我觉得这个不错。别人会来找我们,说明大姐二姐拿货有水平,审美都在大众的需求里。我们负责拿货,以低于零售的价格批发给别人。薄利多销,也是一种经营模式。”
李玉凤听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才同意苏大强找苏一兰,苏二梅商量这事。
几个女儿都同意可以尝试。
第二天丁翠就到省Z府的服装店来拿货。
苏一兰给她低于零售的价格让她挑了些款式走。
临走还交代:“衣服只要没弄脏弄破,如果卖不出去可以拿回来退换!”
丁翠大喜。本来也只是想要先拿些货试试,万一卖不掉,肯定会压货在手上,还想着有风险呢。
现在苏一兰这么一说,像吃了定心丸一样。高高兴兴做生意去了。
丁翠果然没有食言,拿着货去了西城。只两天时间,手上的货就全部销完了。
毕竟有些客户也没办法从其他区专门跑到省Z府这里来买。能在本区买到,一传十,十传百,自然销路就打开了。
苏一兰原来是一周补一次货,现在多了丁翠的批发,变成了不到五天就要补货。
有了丁翠开的这个头,光明服装店便贴出了批发广告。
一时间,来拿货的客户络绎不绝。
虽说各家拿的货都不多,但贵在人多。光明服装店的盈利明显得比原来自己独家经营要好了几倍。
真正实现了薄利多销。
这不,为了感谢苏大强一家,王震特意当起了看房先锋,发动自己手上的资源,一下子就帮苏大强收集到了十几家卖房信息。
有几家还是经过他亲自查看按照苏大强和周正气的要求先行筛选过的。
这一次苏大强和周正两人再看房效率就高了很多。
很快就拍定了南城的一排店面。五家连在一起。苏大强看完了很满意,当即就签了合同。
接着又去看了宅子。
苏大强看上的是市中心西湖公园畔的一栋楼房。
有一个大院子,出门就是绿树成荫的西湖路。紧邻着市区最大的景观湖。
就是价钱有点高。
这回是李玉凤拍板要了。
房子闲置较久,原房主举家迁到京城。
里面的装饰也比较老旧。
苏大强为了一家人住得舒服,决定重新装修了再入住。
这段时间他便留在了连州市内,一边负责新房的装修事宜,一边看看新店面能做些什么生意。
晚上就睡在光明茶叶店楼下的沙发上。
苏一兰就在简易厨房里做两人的早餐和晚餐。
中午那一餐父女俩各自在外面解决。
到了周末,苏杉也从县城跑来,白天在店里待着,晚上和苏一兰一起睡在阁楼上。
估摸着大姐和阿爸要回家的时间,苏杉就开始准备做饭。把肉和青菜都准备好。
苏一兰回来时,苏杉就在锅里下了一把面。
苏一兰把鸡蛋面端出来摆在茶桌上时,苏大强也信步从外面回来了。
三人将茶桌当饭桌,吃着晚饭,聊着一天的进展。
“今天跑了一天的泥水,沙子,水电管路,一个在东城,一个在西城,跑来跑去的,能累死人!”苏大强呼噜呼噜地吸进一嘴的面条。
“之前茶叶店和服装店装修时也是这样,东奔西走,要一个东西能从城市这头跑到那头去。又浪费时间,也不好对比价格,不方便挑选。”苏一兰想起半年前的经历,现在都还觉得头晕。
光是茶桌和柜子,就找遍了全省城,都没有满意的。最后还是自己画了个手稿,找的店里师傅让他按图纸定制出来的。
“要是这些装修材料能集中在一起,多好,一站式购物,半小时内就把需要的东西给配齐了。”苏杉扒拉着碗里的面和青菜。漫不经心地说道。
不久的将来,房地产市场崛起,各地区都是平地起高楼。农村的劳动力涌进县城和市区。
楼市一度白热化。除掉部分炒房团外,大多数人买房是出于刚需。
不管是出租还是自住,都免不了要对新房做一番装修。
随着需求的出现,一种全新的装修材料经营方式就会出现。
那就是建材市场。
苏杉在上一世也经历过买房装修,知道其中的门路众多。也对一站式装修深有感触。
毛坯房拿到手,要请人设计,购入材料,过程中总是短了这个,缺了那个,要不是有建材市场的存在,有多少人要被这种事逼疯掉。
苏大强和苏一兰好奇地听着苏杉讲这样一个建材蓝图。
在他们的世界里这是前后都没有经验可借鉴的东西。但是听起来就是很合理的样子。
两人脸上都有了希冀的光。
苏杉趁热提出:“我们家不是新购置了几套连在一起的门面吗?我看可以用来做个简单的建材中心!”
一语惊醒梦中人,苏大强鉴于最近奔波的痛苦,首先拍手称赞。
“小老三,你鬼点子哪里来的,回回都能说到阿爸的心窝里去!”苏大强揽过小女儿的脑袋,摸了把头上的软毛。
“广播,报纸,国外已经有这种模式了,国内迟早也会有。”苏杉这回不是胡扯的。
资本主义国家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有建材家具中心。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大好,这种模式势在必行。
只是如何开头的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