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材引进之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久久为功,在有了思路后,宋应奎先确立制度和执行方案,再稳步推进。
“建商务印书馆之事,由两位厅长一起主抓,印书馆成立后在洮阳和洛阳两地同时运行。洮阳这边主要做的是编辑和刊印之事,而洛阳那边则负责搜罗书稿、联络作者,适当的对书刊在大郑境内发卖事宜!
书馆刊编工作,主要分两个方向,一个是成书刊印发行,另一个是期刊刊印发行。成书这块哪、要经典和杂志并重,印经典的目的是为了让洛阳那边的书馆有书可卖看着像那么回事,印杂志的目的则是为了搜罗可用之才。待运行正常后,以月为期、最少要约稿出一本以上的新书。内容主要包含、算学、百工、天下博志、农医著述等。
期刊这块哪、共分四类分别为《时文选刊》《自然物理》《百工巧思》《农医论道》。其中《时文选刊》这块,既要选些天下流行的时文进行刊登、宜要适当放些志怪小说、以及其它三刊登印的比较重要的文章。
每月一期,一期印三千份,在咱云谷境内发卖一千份,另外两千份在洛阳那边发卖。其它三刊,则要注重专业性,为确保质量、可以适当的从刊印的成书中选摘一些内容,两月一期、一期印一千份,给洛阳那边送两三百份发卖即可!”
叫来了二舅爷和郭凯峰,宋应奎给他们交代起组建商务印书馆的安排。这玩意既涉及到文教又涉及到外事和商业,还真得两大厅长同时出面主抓才行。
按说哪、办商务印书馆的目的是为了搜罗杂书和人才,用不着印什么经典和时文。但是哪、要想印书馆在洛阳那边站住脚和有影响力,不弄这些还真不成。
印刷和发卖经典,是为了给洛阳那边的书馆提供一些掩护和事由,只往外卖所谓的杂书,估计书馆会门可罗雀。
办《时文选刊》的目的也差不多,在这个时代、有销量和影响力的肯定是时兴的诗文和志怪小说之类的,专业期刊很难有用户的。
宋应奎的想法就是用时文和志怪小说作为卖点,稍微夹带些科技类的作品,从而挂羊头卖狗肉,打开影响力,更好的发挥办印书馆的作用。其它三本杂志、就不求什么市场和销量了,只在云谷境内发挥作用就行。
“大统领、在洛阳办书馆,会不会有麻烦?朝廷的谏台对书文盯的很紧,很容易闹出事端的。”二舅爷对在洛阳大张旗鼓的搞文化活动很是担心,大郑那边虽然没有后世那样的出版审查机构,但文化监察还是有的。没事找事的台谏官们,除了在官场上找事外,盯的最紧的就是文化方面的动向,就靠着在文章上扑风捉影,做文章搞是非哪。
“印书馆所印书刊,除了《时文选刊》这块可能会惹麻烦外,其它的书籍与朝堂大政没有关系,应该是惹不出事端的。而《时文选刊》这块,在选定内容时慎重一点,尽可能的避免议论朝政的文章出现,想来也惹不出啥事。
商务印书馆,要尽可能的包装成一个咱云谷境内的民营印书馆,不显露其官办的属性。在内容上、咱只谈技术、风月,不谈国事、政事,以防猜忌!投稿之人,要尊重他们自身的意愿,最好是少用本名、多用笔名,印书馆要注意保密,严禁泄露作者信息。”
在大郑境内搞文化活动,这玩意确实很敏感,一定要做好风险防范和切割工作,搞擦边的事都要尽可能的避免才行。本来哪、办印书馆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舆论宣传、咱图的是人才和学识。
“大统领、约稿这块、稿酬当以何标准算?得定个标准出来,不然洛阳那边的书馆办事处不好操切啊。”郭凯峰这边不操心书刊内容上的事,他比较关心的是成本问题。
“以字数多寡来定稿酬,成书这块的稿酬定在每册五十到两百块银元之间,期刊那块、诗词每字二十文,其它文章每字五文。稿酬这块的钱、由大库来贴补。其它费用、由商务印书馆自行承担。为了让印书馆有自立之基,军政府会安排相关系统集中订购书刊,出版书刊的半数会被集采,剩下的则自己想办法来销售,以增加盈利。”
眼下的条件出版书籍和期刊,想要通过正常的商业经营来盈利,基本上是不可能,特别是要付高额稿酬的情况下,就更不行了。但将其完全办成一个官营贴补的产业,不利于工作人员上进。
考虑再三、宋应奎的办法就是官方兜底,将稿酬这块整体承担了,并且采购一半的产能。如此一来、印书馆维持运营没啥难度,至于说挣不挣钱,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
筹办印书馆、组建云谷大学,最近一段时间,宋大统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上,别说、这类工作还挺费心力的,杂七杂八的小事是层出不穷,这些小事、底下人又很难拿主意,没大统领的确认和指导真不成。
就在宋大统领为文教事业忙碌之时,行政厅那边通报了一件大事,今年可能又要起旱情了。自三月底以来,直到五月中旬、云谷治下的多数地方,基本上没有降雨,而且据有经验的农民判断,接下来的时间,很可能也不会下雨。
一听有旱情,宋应奎心中不由一个激灵。对于还处于农业社会的云谷来说,爆发旱情可是大事中的大事,由不得人不重视。要知道、目前西肃所出现的局面,很大原因就是靖历元年的那场大旱造成的。行政厅那边判断,今年的旱情很可能比靖历元年的旱情更严重一些。
“怎么这么晚才来通报旱情之事?工作干的也太过疏忽了。农为国本,难道连这个都不懂吗?”收到通报后,宋应奎赶紧召来二舅爷和行政厅主要官员,开口便训斥起来。
从三月底,旱情就有了迹象,结果拖了近两个月,自己才知情,这像话吗?再说自己这边,也因为其它的工作,对天气和降雨疏忽了关注,明明能感知到的事,却偏偏没有察觉到,真是让人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