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甲胄问题

松赞干布能够年纪轻轻就稳坐赞普之位,不单单是因为其得到了不少人的辅佐,还因为他知道帝王该有的手段。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就眼前这情况,大唐绝对是打不过了,他不能让尚嚢先下手和大唐结盟。

若是那样,自己必死无疑!

所以,噶尔·赞悉若的办法应该是最为稳妥的才对。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同意噶尔·赞悉若去做这件事情。

至于原因,他现在没有可信之人,噶尔·赞悉若是唯一将尚嚢造反一事告知自己的。

他不知道如今的逻些城中有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儿,但他不敢去赌。

因此只能寄希望于噶尔·赞悉若能够一举拿下尚嚢一族。

逻些城的血雨腥风已经掀起,而远在钳川城的尚嚢却对此一无所知。

此时此刻,他还在驿馆等待着侯君集的回复。

但一连数天都没有任何消息,唯一能够安慰他的也只有唐军再无异动的消息。

他知道,大唐现在算是暂时安静下来了。

驿馆内。

尚嚢头都不抬的看着手中的书册,见有人走进来只是抬眼扫了一扫,便看到是自己的亲卫走了进来。

“有什么消息没有

?”

那亲卫闻言躬身道:“刚刚收到消息,先前被留在钳川城的大夫们,今日都离开都督府了。”

听到这个消息,尚嚢这才将手中的书册放了下来,眼神中光芒闪烁。

“意思是,蜀王脱离危险了?”

亲卫摇了摇头,示意自己并不清楚。

“盯梢的人不敢上去询问,但都督府的守卫放松了些,看着不像是遇到了难事儿,他们猜测蜀王殿下应该已经醒了。”

尚嚢无奈,紧蹙这眉头点了点脑袋,开口道:“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若是蜀王殿下真的醒来,咱们应该也要快回去了。”

说着,尚嚢便挥了挥手,示意亲卫先行退下,略作犹豫之后,便开始提笔写信。

如今蜀王已经醒来,自己若是归国,还要带领噶尔·赞悉若留在此处的大军。

但自己并无兵权调动,因此还需要松赞干布的旨意才行。

这封信就是他向松赞干布要兵符的信,这一来一回想必也能够得到李恪的回复了。

……

都督府,后院。

多日疗伤,罗英也终于恢复了过来,看着其身体无碍,李恪心情也好了不少。

再加上不能随意出府,李恪便索性和罗英、侯君集

以及苏定方三人研究起来甲胄。

上次演武李恪就发现大唐的甲胄虽然很厉害,但数量上还是上不去。

这几日通过询问,发现侯君集等将领却对这事儿并不意外。

原由便是朝廷产力有限,制作甲胄耗费铁料不说,人工也不够。

可即便如此,李恪眼中的不如意,却是其他国家难以达到的高度。

为此,李恪专门揪着罗英这个底层爬起来的士卒开始研究大唐的甲胄。

“火器日后是要使用的越来越多的,单凭铁甲的防御已经不够用了。”

李恪说着,手指着刚刚用火枪实验过的甲胄。

“你们看这处被击中的地方,弹丸虽然没有穿透,但却已经打断了甲片,内里的部分也基本被损坏。”

“这还是校尉一级的人穿着的甲胄,应对火枪还是差了点。”

侯君集等人凑在跟前仔细查看,随即点了点头。

“王爷说的不错,这甲胄是差了点,不过火枪可不是谁都有,咱们现在琢磨这事儿是不是早了点?”

苏定方言语间有些迟疑,他属实是看不明白,为什么李恪非要折腾这东西。

倒是侯君集,此刻一脸沉思模样,似乎在认真思考李恪这个对

比的意义。

对于苏定方的短视,李恪并没有生气,而是提醒道:“几百年前的大汉也未曾想过草原上的部落会有身披甲胄的铁骑出现。”

“世间万物都有进步的可能,谁敢保证日后咱们大唐的敌人手中会没有火枪?”

“为帅者,当洞悉世间万物,料敌为先,你现在觉得没有,日后有了对付你,你当如何应对?”

苏定方听到这话,急忙躬身道:“是末将浅薄了,王爷息怒。”

李恪听到这话摆了摆手,淡淡道:“本王倒是没有生气,你们不懂可以多问,但绝不能不闻不问。”

“这一次本王将你们找来,目的就是弄一副好的甲胄出来,让我大唐府兵能够减少伤亡。”

“如今找到了问题,自然是要解决的。”

就在此时,侯君集开口说道:“王爷,既然要预防火枪,这甲胄是不是要做的密一点?不过如此做法甲胄重量也会提升,怕是一些兵卒根本无法承受这重量。”

李恪听到侯君集的办法笑了笑。

“倒是个办法,但你自己都知道了问题所在,那么这么做确实是不合适。”

侯君集讪讪一笑,打仗在行,这东西他已经是极限了。

“不知道王爷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李恪看了一眼满是期待的三人,想了想说道:“这火枪的弹丸是圆的,击发之后威力虽然不小,但若是接触的面大了,也未必防不住。”

“棉衣棉被加水之后,因为厚重也可卸掉一部分力道。”

“可咱们总不能让兵卒穿着这些东西作战,不过棉甲倒是有不错的防御效果。”

“外部棉甲卸力,内里铁甲防护,便可防住现在大部分的火枪。”

说到这里,李恪指着面前的甲胄道:“就像这幅甲胄,外部的铁片做的薄一点,中间加上棉层,内里再加一层铁片,这样能够在防御火枪的同时,达到防御利器的效果。”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点头。

“王爷说的这个倒是不错,不过……咱们去哪儿弄这么多的棉花去呀?”

如今在大唐,棉花还是个稀罕物件,大唐境内种植的很少,如果按照李恪的想法去做,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棉花。

这可是摆在李恪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但听到侯君集等人在担心这个,李恪却是毫不在意的笑了笑,开口道:“棉花的问题好解决,本王就知道有一处地方可以得到很多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