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一切,在我认知当中,所谓的太平要术其实就是现如今道教的一本典籍,即太平经。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相传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的东汉道教太平道典籍,成书于东汉中晚期,共计一百七十卷。
太平经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在道教中有重要地位,对我国道教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汉末太平道的主要经典,被视为传达天命的谶书,构成道经“三洞四辅”中的太平部,辑入历代道藏,到了宋代以后才逐渐为人淡忘。传承至今,虽然有一部分已经遗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流传至今虽然只剩五十七卷,但是依旧玄妙博大。
关于太平经的由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演义当中有所解释:相传张角有一回上山采药,遇到一位老人,自称是“南华仙人”,选中张角为“传世弟子”,传给张角太平要术上中下共计三卷,让他代替天道传播它的教义,去拯救黎民百姓。张角学习了太平要术后,能呼风唤雨,施符救人,掌握了各种各样的法术。
眼下我手里这卷黄金书卷,无论它到底是何来历,恐怕都是意义非凡,若是前者,对于历史以及如今道教的发展,或许能够添上一点浓墨的色彩。
如果我手中的这卷黄金书卷,是野史当中记载的真正太平要术的话,那可就有些有些逆天了。根据民间的记载来看,张角死后,也曾经有人想要将这本天书占为己有,但是这本奇书却早已不知所踪,失去了下落。
无论这卷太平要术到底是何来历,完全能断定它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至宝。而且看我师父跟老天师刚才的那个表情,这卷黄金制成的太平要术肯定不会是如今的太平经,那自然就是野史中记载的太平要术无疑了。
这么一卷天书拿在我的手上,顿时就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太平要术?”这时候,好奇的宋佳轶见我这么震惊,毫不犹豫一把将太平要术从我手里夺了过去,然后就将其展开,铺在了前方的石台之上。
不得不说,这太平要术卷成一卷的时候,看起来并没有多少内容,可是真等宋佳轶将其展开之后,我这才发现,光凭这一个石台根本就不够放置展开之后的太平要术。当她把太平要术完全展开之后,大约一米长的石台不仅被完全占据,她甚至托着黄金书卷朝一边走了大概快有两米的距离,这才将整个太平要术给完全展开。
这卷太平要术完全展开之后,估摸着能有三米长,半米宽,黄金制作的卷体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用隶书刻写的繁体汉字,反正我是看不懂上面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反倒是我师父跟老天师,他们脸上的表情一个比一个精彩,震惊中带着兴奋,兴奋中又带着激动,总之脸上青一块,红一块,显得极其精彩。
这个时候我要是再看不出这太平要术是宝贝的话,恐怕我就真的是个智障了,于是我立刻望着我的师父试探性询问到:“师父,这卷太平要术,真是真的?”
“真,比真金还真,他娘的,世人都说这太平要术早就跟随张角一起湮灭了,没想到,这等奇物居然还留存至今,这东西要是拿出去,恐怕整个阴阳风水界都要沸腾了!”
看我师父的表情就知道他已经完全被太平要术给吸引,不过却是没有让他丧失理智,仔细地观摩太平要术许久之后,他立刻对着宋佳轶吩咐道:“师侄女,这玩意以后有的是时间再看,先收起来吧,咱们看看玉盒里面的那卷竹简,上面应该会记录这关于这卷太平要术的来历。”
“哦,好的!”
宋佳轶虽然对于这卷太平要术比较好奇,奈何这上面全是用汉代的汉字刻下的隶书,虽然有一些汉字她能够认识,但是基本上算是无法读懂。于是果断就应了下来,跟着我师父一起将太平要术重新卷好,然后收纳在了我递过去的签函当中。
同时,一直没有出声的老天师,也顺势将玉盒里面的那卷竹简给拿了起来,将其展开之后,辨认了许久,看样子,老天师是认得这些汉代文字的。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奈天道使然,注定败矣,孟淩自知成败天定,呜呼哀哉。藏仙术与穴,后者若得,再立黄巾。
至于后面的内容,全部都被潮气给浸的模糊不堪,我也不知道到底写了些什么。”
竹简上面,其实记载很多很多内容,但是由于这竹简上面的记载的内容都是由笔墨所写,在玉盒里面存放了已久,竹简没有腐朽就已经不错了,其中大部分早就被潮气晕染,混成了一片,无法辨认。老天师看了半天,也就看清了竹简上面记录的这么一句话,于是就直接念了出来。
“说人话!”我师父听到老天师口念的是古文,立刻有些不满。
老天师闻言,无奈地瞥了他一眼,于是就为我们翻译了大概的意思:
这竹简跟太平要术都是张角所留,大概意思就是,他早就知道自己会兵败,所以特意将太平要术藏在了这里,后世如果能有有缘人找到这里,希望得到太平要术的人能够继承他的太平道。
“那就错不了,刚才你跟我都看了这书卷中记录的东西,虽然这些鸟字一个比一个难认,我也没怎么看懂,不过大概的一些意思我还瞧出来了,老东西,咱们这次可是捡到大宝贝了!嘿嘿!”
我师父的表情很兴奋,虽然竹简后面的内容已经无法得知了,但是仅从老天师前面说的这几句,就足以断定,此刻我们找到这卷用黄金刻制作而成的签函里面的黄金书卷,就是传说当中太平要术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