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红楼32

这天明婉、史湘云和林黛玉正在下棋,彩雀走进来回:

“姑娘,鸳鸯姐姐让人来说,老太太让姑娘们过去。”

三人对视一眼,起身下炕,边上的丫头连忙替几人披上斗篷。

明婉轻声问:“知道是什么事儿吗?”

彩雀小声道:“听那人的意思是,宫里娘娘差人送来灯谜回来。”

三人松口气,这才带着人想荣庆堂走去。

一进屋,贾母就对着三人招手:

“快来,娘娘送了灯谜回来,命你们去猜,猜着了每人做一个进去,迎春她们都在里面呢!你们也快去吧!”

走进里间,一个小太监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门为灯谜而制,灯笼上已有一个。

小太监谕:“众小姐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暗暗写在纸上,一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

明婉想想,写了答案,又写了个通俗易懂的灯谜应付着交上去。

晚上,就得到了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筅。

贾母兴致上来,便也命人速做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设于当屋。

让几个小的暗暗写下灯谜,粘贴于灯笼之上,再预备下相差细果以及各色礼物,为猜着之贺。

贾政朝罢,见母亲高兴,又是在节间,晚上便也过来想着陪老太太高兴高兴。

并命人备了酒果,玩物,上房悬了彩灯,请贾母赏灯取乐。

因贾政在,往日里高谈阔论的贾宝玉,今天因贾政这儿,像只见了猫的耗子,唯唯诺诺,怯弱不敢声张。

史湘云平日里也爱说笑,今天也是闷着不爱说笑,宝钗原不妄言轻动,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明婉和林黛玉对视一眼笑了,这是都怕二舅舅了?

酒过三巡,贾母就开始撵人,贾政陪笑道:

“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儿子也准备了彩礼酒席,特来热闹热闹。母亲怎么只心疼孙子孙女,不心疼心疼儿子?”

贾母笑道:“你在这儿,她们都不敢说笑,没的到叫我闷。你要猜谜时,我说一个你猜,猜不着是要罚的。”

贾政笑道:“自然要罚,若猜着了,也是要领赏的。”

“这个自然。”

“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贾政知道是荔枝,便胡乱猜了许多东西,假装猜了好久才猜着,得了贾母的东西。

随后出了一个,怕贾母猜不到,还偷偷透漏给贾宝玉,让他给老太太透题。

哄的老太太开心,母子俩来到边上,看着几个孩子的灯谜。

挨个猜出所有的灯谜,贾政心里沉思:

娘娘所做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做算盘,是打动乱如麻。

探春做风筝,是飘飘浮荡之五。惜春所做海灯,一发情景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

心里俞思俞闷,想到之前妹婿给自己的信,里面隐隐透露的意思,心里的不安更加重。

因在贾母面前,不敢形于色,只能勉强往下看。

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的都不是吉物。

站到最后一灯谜前,上面写道: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贾政笑道:“是大雁嘎!”

明婉笑道:“是。”

贾政又看了一遍诗,突然怔住,他打量着明婉又看看那首诗,复又转头看向明婉,明婉始终微笑的看着贾政,

贾母见儿子这样,以为他是今天有些累了,便催促道:

“你也不必猜了,累了就回去歇歇,让我们再坐一会,也好散了。”

贾政连忙点头应是,拿过几样东西递给明婉,笑道:“这个不错。”

又勉强劝了贾母一回酒,这才退出去。

走在院子里,不住的想着那首《春雁》,江南虽好是他乡,江南虽好是……他乡?

来到书房,重新拿出之前妹婿的几封信一一展开看过,心里不知为何伤悲感慨,夜不能寐。

第二天晌午,明婉就被叫到了贾政的书房。

“二舅舅。”

贾政笑着指指对面:“坐,昨日我看你做的那首灯谜,可是想家了?”

明婉笑道:“多谢二舅舅挂怀,外祖母、二舅母对我和黛玉都很好。”

贾政点点头:“那就好,你父亲最近可有给你来信?”

“父亲说年底事忙,又不能走水路,信要迟一些,三月底左右就会给我们送信。”

明婉笑笑:“况且,父亲年底就会回京述职,信不写也没什么。”

“回京述职?”

贾政抚胡子的手顿了一下,妹婿这次回来升迁是一定的,遂笑道:“可是有好消息?”

明婉摇摇头:“父亲身体每况愈下,圣上已经恩准父亲辞官回乡了。”

什么?

“辞官?”贾政的声音有些大。

“具体的情况外甥女不是很清楚,还是等父亲回京同舅舅细说吧!”

等明婉走了,贾政再次走到书桌前看着上面的一封封信,目光定在隔壁办丧事附近日期的那封信上,细细琢磨。

再看向最新的一封,重新排序,突然灵光一闪,几封信的最后一个字,读起来是?

什么意思?

想了半天,突然亮光一闪。

盛极必衰,退步抽身!

有些颓然的坐在椅子上,贾政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会?

娘娘圣眷正浓,怎么会呢?

试了几次,依然是这几个字。

手无意识的摩挲着胡子,不自觉的用力,看着手里的两根胡子,贾政苦笑一下,这可如何是好?

心里再乱,贾政也不该表露分毫。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大哥是个不顶事的,他少不得要多多担待些才是。

…………

这日,姐妹俩正看着外面铺子的账本,林黛玉从账本里抬头。

“姐姐,这花草铺子里的账差了这么多,倒不如赁出去。”

明婉接过看了看,笑道:

“当然,这附近建园子的几个都建的差不多了,花草树木又不是年年都换,怎么可能长盛不衰?你手里不是有方子?改成脂粉铺子就是了。”

林黛玉笑道:“难怪姐姐之前就在庄子的空地里种了那么些花,是早有打算?”

明婉点头:

“当然!原来的匾额放到一边不要拆,在一边新挂个牌子,两样生意一起做,岂不便宜?

咱们家苗木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关了可惜。花草生意虽少,可也能多点儿进项。

多了没有,咱们这院子这么多人的头上戴的花,加上平日里吃的菜是足够了。”

林黛玉抿唇笑道:“滴水成河,聚沙成塔。”

“没错,天下哪有那么多赚钱的买卖,大多都是聚少成多,一点点的汇集起来。”

明婉拿过边上的账册笑道:“你再来看看这个,可看出什么了?”

林黛玉翻看一会儿,笑道:“今年庄子上的收益多了,是因为咱们在暖棚里种的菜?”

“没错,菜提前了一个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吃腻了平日里的菜,有新鲜样式,哪怕多花十几文钱也是愿意的。”

林黛玉若有所思:“那倘若冬日里能种出菜来,进益会更多。”

明婉笑道:“没错,自来就是越新鲜的东西越值钱,所谓物以稀为贵!不过想要靠冬日的蔬菜挣钱,你还要考虑炭火、暖棚外面保暖的东西、运输等各种本钱。

这些都加到本钱里,到时菜价可不便宜。卖的贵了,买的自然就少了。你可以细细的了解一下,等有机会可以让人弄。

至于销路,要看你的本钱。富贵人家有富贵人家要的东西,平明百姓有平民百姓要的东西,找准自己想将东西卖给谁。”

林黛玉笑着点头:“然后就可以像当初卖苗木那样,找各府管事。也或许找人探听各府喜好,再来种东西,那样要稳妥一些。”

明婉赞许的点头:“不过,那样风险也大,你只种了特定的东西,如果人家反悔不要你的,你又要怎么办?

挣的多,赔钱的风险也大,做每一次决定都要将可能的因素思虑个遍,作为拿主意的人,你不止是你自己。铺子庄子,所有下人伙计都要仰仗着你吃饭。

以小博大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切记凡事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