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联姻

这幅画画的都是十分传神,将一个绝世姿容的美丽少女画的跃然纸上,就算是王青山这把年纪,看到如此美丽的少女,心脏也不由得怦怦跳动了几下。

“怎么样王兄,这世上就没有几个男人能够抵挡住如此绝世佳人的诱惑,我相信小女和令郎那是天生地设的一对。”

薛震继续厚着脸皮说道。

此时的王青山倒也不反对了,他点了点头,开口道:“那倒也是,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年定下了娃娃亲,就说明这两个孩子是有缘分的。”

双方一拍即合,王震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

“王兄,你在这新家里建造如此绝妙的一处地方,想那朝廷想破脑袋恐怕也想不到吧。”

“如果在此地屯兵十万的话,趁着朝廷进步,兵力空虚的时候,或许能够一举拿下皇宫,将了宁凡活捉,也并不是不可能。”

正事谈完了之后,薛振就想要和王青山随便胡诌几句了。

哪知道王青山听到薛振说完这番话之后不禁的冷笑起来:“兄弟,你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过于简单了,也不要把朝廷的锦衣卫想得太过于软弱无能了,我可告诉你那锦衣卫基地真的,有什么风吹草动蛛丝马迹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线。”

“不会吧,老兄,你做事做得这么隐蔽,心思如此缜密,那锦衣卫也不是神仙,他怎么可能发现呢?更何况此处身处于深山之中,人迹罕至,在此处藏个十万八万的,应该轻轻松松吧。”

薛振一脸好奇的说道。

其实在他心目中,是希望王青山能够成功的,如果王青山能够造反成功,夺得天下,那么将来自己女儿嫁给王君阳之后,自然就是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王青山只有那么一个儿子,就算王青山达到了天下,恐怕也没命当皇帝了,未来做皇帝的自然是他的儿子王君阳。

更何况薛振也之前听说过了,那王君阳完全是经天纬地之才,才华要远胜于王青山,这样的人物将来肯定能够有一番作为的。

“这个地方的确是人迹罕至,只要减少和外界的联系,基本上就很难被发现了,但是有一点你要知道,藏着这么多人的话,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不断地朝着深山里运粮食,你觉得朝廷是眼睛瞎吗?”

“更何况此处深处经济重地,本来就是朝廷重点布控的区域,在这个地方搞什么小动作,一定要小心翼翼。”

王青山摇了摇头,对于薛震的水平他是嗤之以鼻,像薛震这种人做事不用脑子,如果真让他做一件事的话,恐怕分分钟就把事情给做成一滩烂泥。

随便和薛震聊了两句,王青山已经没有和薛震继续聊下去的兴致了,他找了一个借口,借口自己累了,要回去早点休息,就和薛镇分道扬镳了。

看着王青山离开的背影,薛震的眼睛里倒是闪出了兴奋的光芒,如果真能把自己女儿嫁给王君阳的话,那么薛家算是飞黄腾达了。

而此处正在京都里的宁凡,自然不知道,大康的背后还有这样一个四大家族的反抗联盟,正在针对自己。

这些日子宁凡最着重去做的事情就是设计大运河,要设计一个大运河,其实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果单单依靠宋成舟的话,这些问题莫说是五年了,就算十年也未必能够解决。

这当然不是说宋成都水平不够,工作不努力,而是因为有很多问题,隔行如隔山宋成舟,就算再聪明也不可能懂得这些问题。

一条大运河贯穿整个西北,而且还有和津南大运河相接,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真是可以称之为一个历史性的工程,如果能够凿开一条贯穿西北的运河,那么整个西北这片区域将会被彻底纳入大康的版图。

为什么宁凡要这么说,其实在宁凡的心目中,西北那片区域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纳入到大康的版图之中,或者说没有真正纳入大康的版图。

一直以来,朝廷对于西北的掌控能力都是比较弱的,西北这片区域历来都是少数民族盘踞的区域,各地的土司各自为政,对于朝廷的政策嗤是嗤之以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果有了一条贯穿整个西北境内的大运河,无论是运兵还是运输,其他东西都变得轻松了很多,那么朝廷对于西北的管理就要提上日程了。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宁凡每日都把自己关在勤政殿里,对着西北的地图,整日的发呆。

这幅地图并没有等高线,也没有实际的地形地貌,宁凡要全凭自己的记忆和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才能够大致明白西北的地形。

宁凡要做的就是勘察出一个大致的路线,然后把这个路线图和设计图给画出来,拿到西北去,让那边的人去将整个运河的图纸给设计出来。

运河只要有了设计图,那么工人就可以开始挖了,在宁凡最初的设计里,这条大运河虽然工程浩大,但是宁凡却只能最多给半年的时间。

江南现在的工业化程度日新月异,每天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了朝廷巨量资金的支持,江南那边的情况发展的是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现如今江南七省却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发展遇到了瓶颈。

这倒不是说江南的工业化发展停滞是遇到了技术瓶颈,而是说江南的工业化程度完全取决于燃料的运输速度。

煤炭太珍贵了,各种各样的矿石也太过于珍贵了,但是运输全靠牛车的话,那么一来一回就需要数月的时间。

而这些矿产偏偏全部产自于西北,江南连一个矿山都没有,这些资料全部都要依靠西北的供给,比如说煤炭,比如说各种各样的药材,各种各样的金属矿石等等。

这些工业化的原料都要依靠人力运输到江南,然后再被江南的冶炼厂炼制成各种各样的金属和其他加工用的材料。

这样的运输速度造成了江南各种各样厂矿原料的极大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