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割地、赔款【求订阅*求月票】

于是,整个李宅被掘地三尺,全都挖了,平移迁往了虞山书院。

除了李氏宗祠还留在柏人,其他的全都被搬空了。

“这群人是真的疯了!”伏念和颜路也跟着来了。

毕竟虞山书院也是儒家的一份子啊。

“得不到的在骚动,若是李牧将军愿意前往小圣贤庄,大师兄恐怕做的会更过分!”颜路翻了翻白眼。

以风家的能力,若是李牧愿意前往风家,风家能把整个柏人都搬过去。

然后对着天下说一句,什么柏人李,这是我风氏李!

只可惜李牧选择了虞山书院。

——

李牧的离开,影响最大的是秦国、并州和燕国这三个与燕国矛盾最大的国家。

秦王、燕王狂喜。

在之前赵国入侵并州,与东胡大战的时候,他们就都看出来了,整个赵国,能打的也就是李牧一人而已。

将来他们若是与赵国开战,第一個要面对的就是李牧。

可是面对李牧,王翦摇头没有必胜的把握。

樊於期表示自己是小辈,还有差距。

所以李牧的离开,整个秦、燕甚至为此大军休沐了三天。

驻守居延泽的李仁收到情报后,也深深叹了口气,然后亲自返回了北掖王庭。

“多谢君上!”李仁重重一跪,哪怕言晏以内力阻止,也没能阻止李仁的这一跪。

“你都知道了?”言晏最终收下了这一跪。

“嗯!”李仁点头。

以父亲的性格,若是将来并州与赵国开战,那么父亲必然会领兵出征。

到那个时候是战场上父子相残。

即便不是并州出战,换成秦国,结果也一样。

整个天下没人敢言胜过父亲。

那么诸国的选择都只有一个,暗中除掉父亲,或是暗杀,或是离间,逼迫赵国杀害。

所以,言晏的做法,其实是在救父亲。

这一点李仁很清楚。

而且并州为了保留父亲的英名,做出了绝对的让步。

“那就守好居延泽,并州未来就靠居延泽、弱水和河套了!”言晏认真的说道。

“君上放心!”李仁起身,转身返回了居延。

接下了大战,他们这些赵系不适合参与了。

“那么,宣战吧!”李仁走后,言晏沉下心来,对着已经返回的文武百官肃然说道。

虽然随着他们大军的班师返回,赵国大军撤离了北掖王庭,但是却已经占据着楼烦、澹林和林胡。

“喏!”没有人迟疑。

尤其是留守王城的诸臣心底都憋着一口气。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赵国破坏了规矩,并州即便灭了赵国,天下诸侯也无一人能反对。

“我们要打到什么地步?”安期生看着言晏问道。

“那就看赵国什么时候愿意投降!”言晏淡漠的说着。

他说过,战争从来都是一门经济学。

他可以满足臣子们的复仇之心,但是同样要不损害并州的利益。

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应该做的。

所以,并州对赵国宣战,传檄天下,天下诸侯都没有意外。

这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因为并州的檄文中,只说了对赵国宣战,并没有言明要打到什么地步。

只是遍数了赵国的不仁不义。

甚至连并州会出动多少兵力都没有说明。

“临时征召的大军各自返回吧!”言晏下令解散了临时征召起来的大军,以免耽误了农时。

但是羽林卫却还在。

“独孤先生,龙城将军,也该让孤看到你们的战力了!”言晏看着跟随典庆回来的独孤明和独孤龙城。

“君上请下令!”独孤明知道,想要被接受,自然也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十日,夺回楼烦郡城!”言晏平静地说道。

独孤明目光微微一凝,赵国可是有着十余万大军盘踞在草原之上啊。

他手上才三万人,怎么夺回楼烦?

“羽林卫会配合你们的。”言晏继续说道。

“喏!”独孤明松了口气。

有羽林卫在,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他们可是亲眼看到羽林卫仅仅十日就全歼俘虏了休屠王大军的,完全是一边倒的战争。

“城中继续交给丞相了!”言晏看向了安期生行了一礼。

言晏没有追究安期生将冒顿放回匈奴王庭,调回公孙怒。

毕竟赵国兵临城下,安期生有此做法才是正常。

“君上注意安全!”安期生回礼。

监国嘛,习惯了!

于是,羽林卫和独孤氏大军以及公孙怒的大军再次出动了。

公孙怒奉命率领五万大军夺回澹林和林胡。

独孤明则是夺回楼烦。

至于羽林卫,离开王城之后就一头扎进了草原消失不见。

“借个路!”谁也没想到,仅仅十日,羽林卫突然出现在了燕国屠何城下。

“啊?”樊於期呆愣愣地看着突然间冒出来的大军,冷汗直下。

看着漫山遍野走过的大军,樊於期事先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直到羽林卫出现,那一袭红甲出现,他们才知道是羽林卫来了。

“并君请,请~”樊於期敢不答应吗?

你看看城外有多少大军路过再说吧!

“多谢!”言晏也没有逗留,借道燕国,绕过了雁门关,直接出现在了雁门关后方的代县。

赵国大军大多都还在草原之上,或是盘踞在雁门关一带,完全没想到羽林卫会神兵天降,出现在代县。

所以,面对羽林卫的突然袭击,代县毫无还手之力就沦陷了。

代县沦陷,整个赵国震惊,邯郸急忙下令大军回撤,守卫雁门关,夺回代县。

可是太慢了。

赵国大军跟羽林卫的行军速度相比,实在是太慢了。

羽林卫夺取了代县之后,并没有去夺取雁门关,反而是继续行军南下,攻占了赵国北部分界线的鸿上塞。

鸿上塞虽然是一座军镇,但是常备兵力并不多。

通常情况下都是在雁门关告急的时候,鸿上塞才会转为后方重镇,成为赵国北部最后一道防线。

也因此,面对来势汹汹的羽林卫,鸿上塞常备的三千大军同样无力抵抗,仅仅半日鸿上塞就沦陷了。

“割地、赔款,否则孤不保证这十余万赵军还能活着回到邯郸!”

鸿上塞沦陷后,整个赵国通往北方的门户彻底被截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