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心病

何皇后和董太后的战斗很是激烈。

对于何皇后来说,刘辩称得上是她的逆鳞,无理尚要争上三分,更别提她现在还占着理。

董太后也不是被吓大的,输人不输阵,根本不愿意让步。

十常侍们同往常一样,在董太后和何皇后注意到他们时才会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且只在明面争上一争,暗地里保持着中立。

随后故事的发展开始像往常一样,永乐宫与长秋宫的争吵分不出胜负,而在皇宫之中,只有一个人才能做出裁决。

灵帝的头都要大了,过去,何皇后虽然也会和董太后争执,但董太后毕竟是灵帝的亲生母亲,最后往往会是何皇后退让。

但这次,灵帝瞧着何皇后的架势,哪里有退让的意思。

灵帝和稀泥般的各打五十大板,趁着双方都没反应过来,直接出了皇宫跑到西园散心去了。

来到西园的灵帝心中纠结于太子的人选,这几个月,刘辩的表现他全都看在眼中,平心而论,在灵帝心中,刘辩是够格做他的太子的。而他也逐渐开始尝试让刘辩接触具体的政务。

但今日,董太后与何皇后的冲突再次引出了他埋在心中的隐忧。

晚上,灵帝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在张让的陪同下借着烛光逛了半个时辰的园林才有困意。

夜里,灵帝梦见了桓帝,听到桓帝怒斥责备他“勃海王刘悝已经被贬了,但后来却又受诛而死。现在刘悝在天上哭诉他的冤屈,皇天上帝震怒,你的罪孽已经难于挽救。”

第二天,西园一早就传了太医,灵帝病了。

既是风寒,也是心病。

其实,灵帝从未见过桓帝,所谓梦见,只是日有所思罢了。

渤海王刘悝是桓帝的弟弟,桓帝时,刘悝曾经被告谋反,因而被贬,还失去了皇位继承权。桓帝死后留下遗诏才恢复了刘悝的渤海王,若非如此,其实皇帝是轮不到灵帝刘宏来做的。

灵帝登基后的第五年,中常侍王甫告诉灵帝刘悝密谋造反,于是灵帝亲自下诏逮捕刘悝。

其实灵帝并不知道刘悝究竟有没有谋反,但最后的结果是刘悝及其全家都死在了狱中。

刘协的母亲王美人的死给灵帝敲响了警钟,以何皇后的狠毒,他很一直担心将来一旦以刘辩为太子,会出现兄弟阋于墙的境况,到时候刘协会重蹈渤海王刘悝的覆辙。甚至于,灵帝最恐惧的是,一旦他身有不测,董太后只怕也

当刘辩从张让口中得知灵帝病了时已经是下午了,当时他正在东观读书。

张让带来了去西园的车驾,这倒没什么,让刘辩惊讶的是,车里还坐着刘协。

张让说:“陛下本来不愿意让两位殿下去西园。只是如今永乐宫与长秋宫都正在气头上,陛下又感了风寒,不好调节两宫恩怨,只能由二位殿下各自去安抚了。晚些时候到西园,切记不可到陛下榻前,以免过了病气。”

说完,张让向赶车的小黄门交待一声,就出了马车,带着随侍的郭直去坐了另一辆车,只留下刘辩与刘协二人。

刘协少而聪慧,虽然才七虚岁,但他已经能隐约明白永乐宫与长秋宫关系不佳的原因。他一脸怯生生地看着刘辩,好似刘辩会对他不利一样。

刘辩也觉得彼此的关系有点尴尬,他入宫四五个月,与刘协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像现在这样单独相处更是前所未有。

他不知道说啥,也懒得去拉近关系,干脆闭目养神起来。

一路无话,待到西园灵帝的寝宫,刘辩与刘协果然只能隔着纱帐同灵帝说话。

灵帝先是交待了他们回去后要好好同何皇后或董太后说清楚,他的病需要静养,就不用太后和皇后亲自来看了;再劝劝太后与皇后别再互相怄气。

刘辩试探性地询问灵帝表示他愿意留下侍疾,被灵帝直接拒绝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辩多说了这句话,在灵帝感到疲惫让刘辩与刘协离开时,灵帝告诉刘辩,他安排了张温、卢植、皇甫嵩等人在朝堂商议平凉州策,刘辩明日可以去听一听。

回去的路上,依旧是刘辩与刘协同乘一车,半路上,刘协没忍住问道:“兄长,父皇说的平凉州策是很有意思的事吗?”

刘辩睁开眼,看着刘协抑制不住的好奇心,想了想还是回答道:“不是很有意思,但很重要,涉及到很多很多人,需要谨慎对待。”

“我听阿叔告诉我,祖母生气也是因为凉州,是和父皇说的平凉州策有关吗?”

“是啊,如果有了那笔钱,可以救下很多人。”

“噢,那我明白了,我回去一定好好劝劝祖母!”

“兄长,我发现了!”

“发现什么?”

“你和阿叔说的不一样,你没阿叔说的那么坏。”

刘辩忍俊不禁,笑出声来,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伱阿叔的这儿有点毛病,以后他说的话你别全当真听就行,不然你会和他一样笨的。”

回到南宫,刘辩下车时见驾车的小黄门身材雄壮,好奇地问道:“我此前没见过你,你叫什么?”

在刘辩的印象中,赶车可不是小黄门该干的活。

“回殿下,臣小黄门蹇硕。”

这就是蹇硕?历史上灵帝会在明年设立西园八校尉,蹇硕就是八校尉之首,统领八校尉及以下。

他怎么会来驾车呢?

半个时辰之后,刘辩与刘协在车内的所有交流都出现在了灵帝的手上。

翌日,刘辩记得灵帝说的,他今天要去朝堂。

朝堂是一座宫殿的名字,位于内朝的正中,是用来开朝会的地方。

刘辩本以为自己已经来得很早了,但等他到了才知道,张温、卢植、皇甫嵩来的更早,他们正与一位刘辩未见过的大臣商讨。

张温等人提前得到了灵帝的传信,知道刘辩的到来,并为刘辩专门留了个观赏位的坐席。

这时,刘辩才知道那位大臣的姓名,朱儁,字公伟,现为九卿之一的太仆,是和皇甫嵩齐名的名将,二人都战功赫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