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

“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回不去,我在鹏城,这边情况还是挺严重的,不过我可以寄几部手机给你。”

“行,那你把手机发过来吧。”

说实话,王健还是挺期待的,也不知道林工把手机设计成什么样,最起码这是自己家生产的不是。

因为这个事,渐渐地王健也感觉自己找到了今年的工作重心。

既然外挂借不上力,那今年就干点自己爱干的事情。

比如把易支付队拉到曼城去训练,再比如等马路对面一二三期工程竣工,研究研究那边怎么玩,又或者研究研究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这么一想他瞬间又觉得好多事可以干。

两部手机到了王健手里可以说一波三折,让他足足等了小半个月。

手机款式和诺基亚非常像,长条形小方块,只不过比诺基亚要大上那么一圈,手机大意味着电池就大,电池大待机时间肯定就长。

由于公司没有资质,而且也没有申请入网,两部手机其实就是样子货,根本就用不了。

两部手机王健把玩了一会后,全都塞进了包里。

东西好不好他说了不算,作为一个重生者看这种砖头块子是怎么看怎么不舒服的,他准备去找个专业的人问问。

这两年陈明的生意越做越大,隐约有点三好街电子产品一哥的影子,当然这里肯定离不开王健对他的支持,单说p3他拿货量就是最大的。

“你们陈总在吗?”

“在,在里边,我去给你叫。”

非典疫情下,各行各业都拉胯,陈明被他家营业员叫出来还挺奇怪呢。

谁啊?

这个时候来找他。

“呦,王老板,好久不见啊,最近挺好的?”

“挺好的,过来找你咨询点事。”

“走走走,上我办公室,咱们喝点茶,边喝边聊。”

进了陈明办公室,陈明从办公桌底下抽屉拿了一块茶饼出来,“普洱,朋友寄给我的,一直没舍得喝,来来来,王老板尝尝这普洱怎么样。”

茶水沏好陈明才问王健,“王老板准备问什么?”

王健从包里把手机拿了出来,“这个,你看看能有市场吗?”

“哦?自己生产的?”陈明问完拿起手机看了起来。

“嗯,这是样机。”

“和诺基亚很像啊,不过也不一定没有市场,主要还是得看价格,如果价格定的太贵的话肯定没办法和国外品牌竞争。”

还别说这个事他还真就忘问了,他对陈明说,“你等下,我打个电话问一下。”

“喂,是我。手机出厂价是多少?嗯,嗯,好知道了。”

王健也不知道林工是怎么想的,或者说是怎么做到的,他给王健的报价很惊喜,林工的原话是如果大批量生产的话,这部手机的成本能控制在八百块钱以内。

这在当时真的很低了,这个时候市面上的手机叫上一部都得一千多往上,而且还都是便宜的。

“一千左右。”王健对陈明报的价格还是留了一个心眼的。

“能卖,卖个一千二三肯定是有市场的,就是销量不知道怎么样。”

“行,如果量产肯定先关照你。”

“那我先谢谢王老板,来,喝茶喝茶。”

四月初,天气开始转暖,非典已经基本控制住了,但是人员流动还是会控制,不过城市里的人已经基本没有了什么限制,当然学校除外。

关颖的肚子更大了,就像衣服里面塞个西瓜,肚子大压迫膀胱,这就导致她一天到晚能上一二十趟厕所。

她不舒服,王健就跟着倒霉,关颖最近没事就折腾他,一会要吃啥啥水果,一会要喝那个奶这个奶的,最狠的一次半夜饿了,硬让王健给她去烤串。

“喂,孙总,我们ktv开业了,最近有空来吗?”

“有有有,晚上就去,大包,最大的包房,把那什么芳芳,丽丽的都给我留下。”

这是这段时间b哥听到最美妙的声音了,隔着手机他都恨不得啃经理两口。

“和尚,和尚,别睡了,起来下楼吃饭,晚上哥带你去潇洒。”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到了……不对,东北大地恢复了生机。

八号,天空响起了炸雷,绵绵春雨降落在这座重工业城市里。

浑河已经开河,河面的冰已经彻底开化,人们脚下的冻土也解冻了。

“工地十号开工,你去看看吗?”

办公室里,李卿过来通知王健。

“不了,如果没有啥事别过我办公室,让我睡会。”

“切,你媳妇怀孕,整的跟你怀孕似的。”

王健……有苦说不出来啊。

下午,王健躺在沙发上睡的正香,李卿又走了进来。

“起来起来,咱们商量点事。”

也就是李卿,如果换个人王健肯定把人从楼上扔下去,他发誓!

“啥事?说。”王健坐了起来,也不管李卿烦不烦,点了一根醒神烟。

“我这里做了一个计划,你要不要看看?”

“大姐,亲姐,你没看到我这两个眼皮还在打架吗?啥事你直说吧。”

“是这样,我想了一个项目,叫做支持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最高投资五十万,最低十万,作为投资方,咱们占股百分之十到五十之间,比如一位大学生想开一家店,整体投资需要十万,那咱们就占股百分之三十,头一年需要收回咱们得投资资金,所以纯利润对方对方三,咱们七,等第二年收回成本,再分红就反过来,大学生七,咱们三。”

“准了,先拿一千万试试水。”

“哎,我还没说完,不用了,这个可以搞,我相信的师姐,没事了吧?没事就让我再睡会。”

这个事王健可不是没有过脑子,李卿不愧是哈佛毕业的高材生,这么超前的想法她居然现在就想到了。

这不和十几二十年后某些品牌餐饮玩的套路是一样的嘛,只不过是反的,品牌餐饮那边是个人投资,等个人收回成本后品牌方拿大头,这点和李卿的方案是相反的。

平头系的人经过几年的磨合,高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护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