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第一场雪的落下,金兰酒坊的第一批酒成功出窖。
第一批酒,取名为一浮白。
酒坊定位是高端酒,要想把酒坊名声打出去,第一批酒至关重要,必须要足够特别。
苏铮和安安一起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用玉米酿酒。
现在玉米,只有她们有,用玉米酿造的酒自然也是独一无二的。
玉米酒制作方法不难,苏铮做了二十次实验,才挑选出一批最香醇的酒。
首先需要把玉米清洗干净,然后放在水池里浸泡,用井水浸泡两天。
两天后,把泡好的玉米放入蒸屉内,蒸开花,用手捏玉米粒,软糯不干净就蒸好了。
接着把蒸好的玉米倒进发酵池,摊平晾凉。
等玉米用手摸起来已经不烫手了,撒入定量的酒曲,搅拌均匀。
搅拌均匀后,盖上干净的的盖子,进行收箱,一天一夜即可。
收箱可以让玉米的香甜味更好的作用在酒水里。
接着就可以盖上发酵池的盖子进行发酵,密封发酵。
约二十天后,发酵完成。
打开发酵池的盖子,有很浓的玉米香甜味道。
接着把玉米加入蒸锅中,少加点水,开始加热蒸馏。
等蒸馏器具开始出酒后,刚开始的酒水扔掉不要,最后一段酒也扔掉不要,只取中间段酒水。
酒蒸馏好后,二次蒸馏,仍旧去掉酒头,不用扔后段酒。
接出来的酒,清澈透明,酒香干冽,有淡淡的甜香。
倒出一小杯品尝,酒水入口绵柔,回味甘甜,多喝几杯也不上头,品酒的赵师傅很满意,夸赞苏铮,一浮白实属佳酿,无论喜事愁事,人生当浮一大白。
酒水酿造成功,接着就是装坛密封,放入酒库中冷藏储存。
好的酒水,纯粮食酿造,没有任何添加剂,放的时间越久,酒水越香。
因为是金兰坊的第一批酒,很有纪念意义,所以这批酒,一半直接贴签封存,另一半直接销售。
封存起来的酒,等金兰坊享誉全国那天,会拿出一批酒,作为特别礼物,来回馈大家的支持。
封存起来的酒不急,现在准备出售的酒必须找好买家。
在金兰酒坊开张后,胡老三帮着介绍了好几个客户来订购酒,都是之前喝过苏铮的酒,相信苏铮的手艺来定的,但是量实在是少,必须得找到大客户。
安安在思考很久后,决定从佟楼入手。
佟楼在边城,无论是体量还是知名度,都当之无愧稳坐第一把交椅,如果自家的酒能在佟楼闯出知名度,后期的销售也就不愁了。
不过佟楼老板厉来神秘,听说有好几位东家,不过都不出现,没有人知道具体是谁的产业,但大家都推测,无外乎就是城里有权势的那几家,其中猜测是柳韵怡的声音最多。
安安不喜欢柳韵怡,如果可以,她并不想和柳韵怡打交道,但是为了自家酒坊,安安必须试一次。
“莫愁姐姐,谷雨,我准备明天带着我们的一浮白去边城找柳韵怡,如果她真的就是佟楼背后东家,可以顺便谈和佟楼合作的事,就算她不是,但四海客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安安和苏铮还有谷雨三人,围在客厅的火炉中间,商量着推销酒的事。
“可是你和柳韵怡不是互相不喜欢嘛?”
“私人恩怨确实有一些,不过在商言商,柳韵怡在边城的实力的确很强,我们的酒想把名声打出去,怎么都绕不开她的。而且以我对柳韵怡的了解,她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相反,她十分在意利弊,只要我们的酒足够好,对她来说有利益,她就不会难为我。”
“这件事你决定吧,我很抱歉,帮不上你!”
苏铮握着安安的右手,为安安要面对的处境担忧。
“我们一开始就说好了,你负责酿酒,我负责投钱和推广,谷雨负责所有内部事情,我们分工本就不同,何来愧疚一说?若是这样说来,我也不会酿酒,也不管其他杂事,不也要日日和你们两道歉了?”
原来酒坊在开业后不久,安安和苏铮就发现只有她们两人转不开。
苏铮几乎都要住在酒坊了,时刻盯着酿酒的事。
而安安家里地里种的庄稼和果树,还有推广酒的事也让自己从白天忙到黑,但是酒坊除了这两件事,其他事情还有很多。
包括工人吃饭住宿问题的协调,耗材的购买,制定给工人发薪水的标准和流程等各种小事,每天都发生很多次小状况,两人根本兼顾不过来。
还好有谷雨帮忙,把内业打理的条理分明,再没有小事来烦扰二人,所以两人各自拿出了一成半的酒坊份额给了谷雨,现在酒坊是她们三人共同的了。
本来谷雨一直推辞不要,说自己本就是张家的人,汐娘每个月都给月银,帮安安做事理所应当,怎么能额外拿酒坊的份额。
但是安安和苏铮都觉得,以谷雨的能力,还有每天处理的事情量,拿酒坊份额是理所应当的事。
三人推拒拉扯了很久,还是张老太太知道了,把三人叫到了一起,替三人拍了板。
如今半年下来,这种合作模式很成功,每个人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尽己所能的为酒坊的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既然决定去找柳韵怡,安安决定那就尽快,趁现在雪还小,若事情顺利,可以在封路前,把第一批酒卖出去,一浮白还能赶上春节的热度。
苏铮和谷雨都要忙着酒坊的事情走不开,张家人又要替安安照料暖房里刚发芽的土豆和玉米,所以安安这次只和李九加上刘善水一起去边城。
刘善水是必须要去的,一旦能和柳韵怡达成合作意向,那后续合作文书的起草和酒水购买方式,价格,付款方式等条款,都需要刘善水来亲自跟进,安安对这方面,实在不擅长。
出发时间定的很早,李九去通知刘善水出发时间。
经过这半年时间,不但酒坊走上了正轨,刘善水也熟悉了这边的生活,处理起日常工作来,游刃有余。
酒坊俨然是刘家母子的家了,两人都生活的很幸福。
刘善水原本慵懒的性子竟然显露了出来。
刘善水每日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刘母为了叫儿子起床,简直操碎了心。
但是刘善水工作能力又很强,一下午就能把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属于高效的实力派人才。
安安实在喜欢刘善水,除了上午见不到人,其他完全没任何问题,而且刘善水原本身体不好,虽然已经很久没发病了,安安还是怕累到刘善水,万一生病累倒了,他负责的那一摊子事,别人可搞不来。
所以安安几人不但允许刘善水上午不来酒坊,甚至还做了刘母思想工作,让刘母对刘善水放纵些,不要累到他。
这次天不亮就得出门,可不得提前通知,总不能直接把人从被窝捞出来丢车里。
负责来通知的李九真是越来越看不惯刘善水,诡计多端又懒惰的男人,自己生活十几年了,身边人哪个不是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哪个人像刘善水一般偷懒,睡到日晒三杆?
偏偏安安又很看重刘善水,让李九想偷打他一顿都不能。
李九气呼呼的骑马赶到了刘家母子住的地方,刘母正在清洗衣服。
在草原的这段日子,儿子身体逐渐见好,在酒坊工作赚的钱也多,衣食住行无一不好,刘大娘状态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脸颊上有肉了,头发油量有光泽,精气神好了,连说话声音都高了起来,平日刘大娘做事爽快麻利人也好相处,大家都很喜欢刘大娘。
现在在看,刘善水和刘大娘长的十分相像,从前是她们日子过的没有盼头,条件又艰苦,人憔悴不显,如今恢复了,这才看出来两人相像之处。
“九姑娘怎么过来啦,可是张小姐有什么吩咐?”
酒坊的人都知道李九是保护安安的人,大家要称她九姑娘。
刘母把手里的被单晾在杆子上,就要进屋给李九拿点心茶水。
“不用了刘大娘,我说句话就走,刘善水呢?怎么能让您给他洗衣服?”
刘善水又被李九在心里记一笔,不孝顺。
“善水也不要我洗的,说等他回来他洗,我这闲不住,待着也是待着!青管事刚买了一批粮食到了,在后边入库,善水去跟着核对数量了。”
听到刘善水不是故意让刘大娘洗衣服的,而且去忙正事了,李九知道自己冤枉了他,稍微有些小心虚。
“哦,那麻烦大娘你转告他一下,明天寅时和小姐一起进城谈事,让他不要迟到,提前两刻钟,来张家吃早饭!这是小姐让我带给你们的羊腿,说让大娘晚上自己加个菜!”
“谢谢张小姐,谢谢九姑娘,总是惦记着我们!”
刘大娘把李九手里的羊腿接过来,放进屋里,羊腿已经烤好了,晚上简单加热一下就能吃。
安安时不时的就带着好吃的给刘大娘,有时是羊腿,有时是牛肉,有时是自家种的青菜。
刚开始刘大娘还很惶恐,不敢接,还是刘善水劝着刘大娘收下,次数多了,刘大娘也不推拒了,直接收下,不过每次吃饭前都会念一句请菩萨保佑善良的张小姐一生无忧。
弄的刘善水都有点嫉妒,从前母亲嘴里都是自己,现在没事就念叨着张小姐,从自己身体好转开始,就不太关注自己了。
“好的,放心吧,明天早上我来监督他,必定不会误了东家的事。”
“那我走了!”
“九姑娘慢走!”
李九刚走,刘善水就回来了。
“娘,被单和衣服放着我来洗,你快坐着歇会吧,一会腰又不舒服了!”
“不打紧,贴了张小姐送我的药贴,我这腰好多了,就洗这一会,没事!对了,刚才九姑娘过来了,让你明天陪着张小姐去边城,需要早起,我明天喊你起床!”
“行!娘你吃过饭了嘛,我正要去食堂吃饭,一起去啊!”
酒坊的工人有时候夜间也需要干活,所以食堂一直都是有饭的,去了直接和菜大娘说就行。
“我吃过了,你就别去食堂吃饭了,刚才张小姐送了烤羊腿过来,我去食堂那里给你打饭,你就在家吃吧!”
东家经常送东西给自家,是对自家的看重,但是自己也得注意低调些,要是招了别人不满,对东家心里有芥蒂就不好了,所以每次安安送吃的来,都是在家里吃。
“我去打饭吧,娘你这一会!”
刘善水自己回屋拿上饭盒,去食堂打饭。
食堂大概几十米远,刘善水到的时候,菜大娘正在和沈大娘给孙子衲鞋底子。
“刘管事来啦!这是要打饭回去吃啊,现在还有木耳炒白菜,鱼香肉丝,腌渍萝卜,主食是糙米饭和白面馒头,还有紫菜鸡蛋汤,你看你吃什么,大娘给你装!”
菜大娘和沈大娘放下手中的活,过来打菜。
“就多盛些米饭和木耳炒白菜吧!”
“行,马上就好,管事你坐会,我把菜热一下,一会装好我给你送来!”
饭菜都在炉灶上放着,有人过来吃,就拿小锅里热一下,比较省火,还能让大家都吃上热火饭菜。
菜大娘把刘善水手中饭盒接过,装了大半个盒子米饭,用勺子压了又压,怕刘善水不够吃。
白菜也回锅热好了,菜大娘把饭盒盖子盖好,递给了刘善水。
“谢谢大娘,那我先回家了!”
“好嘞!”
等刘善水出门,菜大娘和沈大娘接着衲鞋底子,聊起了刘善水。
“你说这人呢,真是不信命不行,你说华兰,前半生在苦水里泡着,哪承想,老了老了,遇到了东家,享福了!”
华兰是刘大娘的名字,刘大娘原名秦华兰,因为酒坊有规定,在酒坊做工的人,无论男女,都必须登记自己的名字,而且日常生活也得互相称呼名字。
这个规定,当时让大家抓耳挠腮了许久。
来酒坊做活的工人,除了有技术的工匠,普通工人家里都穷苦,每个正经名字,平日都是张三,李狗那么叫着,如今骤然要登记自己名字,一时间还难住了,竟然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大名。
男人们还好,就算不好听,至少也有个名字。
而酒坊里的女工,甚至根本没有自己的名字。
都是谁家的媳妇,谁的娘这么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