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西域之行 财政

王卓满载着货物,喝着美酒,一路离开了敦煌,只不过他们的队伍没有变小,甚至还扩大了不少。

车队之中多了很多骆驼,这些骆驼比马匹还好用,负重高,纪律强,适用环境,只需要几个人就能带着十几头骆驼。

这些骆驼上正是王卓从敦煌得到的宝物,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美玉和宝石,还有一些则是精美的黄金饰品。

“公子,这西域真是一块宝地啊!”队伍中一人前来说笑道。

“那是当然,你看这些美玉,宝石,中原哪里见过?这里居然有这么多。”另一人笑着说道。

王卓拿着宝石,这颗红宝石色泽均匀,晶莹剔透,里面没有一丁点瑕疵,足有鸟蛋大小,拿到中原就是价值连城,可是在这里,有好几颗比它更大的。

若是能够将这些东西带回去售卖,能获得难以企及的财富。王卓很清楚那些贵族们癖好,这些珠宝一旦出现,一定会被他们追捧。

或许和陛下商量一番,用这些宝石回去收割一波。毕竟这些宝石虽好,却一不能挡饿,二不能杀敌,给那些贵族收藏斗富挺好的。

想到这里,王卓微微一笑,将宝石丢进口袋之中,他准备抽空写信回去,给陛下说说这些事情。

驼铃轻响,飘散在风沙之中,商队在沙丘上缓缓前行。

“西域可不仅是宝石美玉美酒多吧,那些小娘子更好吧!”王卓轻笑道。

“公子说的是!”周围的人纷纷大喊道,然后轰然大笑。

“公子,就凭这个,这西域之地就是咱们大乾的!”

“对!”众人纷纷说道。

大乾王室一直都分太仓和少府,太仓是国家税收收入,用来维持国家的运转,朝廷官员俸禄发放,各种工程建设,大军出动作战以及粮饷都是太仓出钱。

少府则是用来维持皇室生活,以及学宫、羽林卫所用。

这其中羽林卫占据了大头,皇室用少府养军,就代表羽林卫是皇室私军,只有皇帝能够调动指挥。

而藤甲兵、各地卫戍士兵则是国家军队,需要太仓养军。当然同样需要皇帝命令才能调动,只不过这些调动是通过朝廷。

羽林卫现在足有三万多人,羽林卫的实力有这么强,一方面是皇室维持,装备还有各种磨炼,一方面就是钱。

不论是培养,还是维持战斗力,都需要大量金钱,这些士卒的各种福利都是需要钱的。

大乾皇室能够养得起这些羽林卫,一方面是因为大乾广阔,赋税上缴足够,分到少府的钱粮也多,皇室节俭,将各种享受、奢靡生活的销都砍掉了,用在公室身上,还有就是皇室的商队了。

这年月行商困难,各地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也就是皇室商队的后台足够硬,这才能畅行无阻。毕竟真要是有人敢动皇室的钱袋子,

可是即便是如此,皇室的钱依旧很紧张。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但是财富收益却不够,想要维持这么大的场面,不是一般的困难。

现在这西域如此富有,若是开通一条专门通行西域的商队,一定能赚的盆满钵满。

商队从敦煌出发,然后一路来到了楼兰、车师、龟兹。整个西域被天山分成了南北两段,西域的环境也变的极为复杂。

王卓此行的目的是踏遍西域,收集情报,为大军开路。因此,王卓每到一地都会在山峰或者巨石之上勒石以刻之。

王卓会将地名以及方向方位,以及时间进行记录,篆刻在岩壁之上,用来当做路牌,同时也是为以后的‘自古以来’提供充足的证据。

西域地方万里,小国众多,大者有人口十余万,小则只有数千,甚至在葱岭以西,还有人口数十万的乌孙国。

匈奴人在这里的势力很大,那些西域各国畏惧匈奴人,经常会出现攻击他们的事情,或者拒绝出售食物饮水,拒绝他们入城。

面对这些不愿意接受王化,不愿意接触诸夏文明的满意,王卓立刻就回以教训。车师国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车师国以为自己很强大,并且占据了要道,和匈奴关系也好。

就攻打乾使,以兵阻道。看到这种情况王卓当即率两百羽林卫突袭。一战大破车师。斩首五百,车师国主狼狈而逃。

车师国总共才四千战兵,一战死了五百,吓得大惊失色,不敢再战,连忙派人求和。

王卓也没有紧逼不放,实在是他手下只有四百人,即便是击败了车师国,也根本控制不住这里,最后只能让匈奴人捡便宜,于是就见好就收,教训了车师国一番。

让这些人知道大乾的厉害,敢于和匈奴人合作,就要考虑一下能不能抗住大乾的雷霆之怒!

车师国在西域也是大国,并且地处交通要道,在车师国服软之后,王卓等人在西域的行动就更顺利了。

西域各国同样畏威,可以说这里的生存法则和中原不同,更加粗糙。

王卓在收集了大量情报之后,将西域的情况写了一封信,派出一个十人小队返回送信。

大约了一年时间,王卓的这封信才送到王恪面前。

西域遥远,再加上沿途多有匈奴人,道路不畅,这让通信变得很困难。

王恪在看完了信件后,对西域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得知西域之富庶后,立刻对西域大感兴趣。

想要用西域的财富来补贴大乾的财政。

这些年来大乾出现了货币紧缺,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不足。丞相李斯上书,朝廷收回铸币权,不许各郡铸币,统一由国家铸币。

这些年来,大乾为了发展,同时也是交通不便,有一些州郡是有铸币权的。

刚开始这么做的确起到了不少有利作用,可是后来巡察御史发现,市面上出现了不少劣币。

结果导致了豪门贵族们将良币收起来,而大规模使用劣币,或者和各地州郡合谋,融了良币,去铸造劣币。

导致百姓受损,怨声载道,看到这种情况,王恪决定收回铸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