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王璞薨逝,地阶道具

魏侯婴的政治头脑比魏武侯强多了,只可惜他晚生了几十年。在魏文侯刚刚变法强国的时候,魏国实力大增,魏武卒横行天下,魏文侯让魏国从岌岌可危的地步快速成长崛起。

但是他的继任者魏武侯没有长远的目光,一味和周边诸侯交战,虽然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也让魏国处境越发艰难。

魏国没有趁着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去解决身处四战之地的处境,等到诸国都变法完成后,魏国就再没有崛起的机会。

即便是魏侯婴重新和诸侯交好,重新编练魏武卒,也改变不了魏国已经失去机会的现实。诸国都已经纷纷变法完成,魏国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

三晋联军挡下秦国的进攻之后,魏国也是松了口气,魏侯自从登基以来,就连年征战,国力日衰,于是魏侯再一次推行改革,增强国力。并且拿出高官厚禄以招募人才。

魏国再一次招贤纳士,同样吸引了不少人才,毕竟魏文侯魏武侯留下的遗产还算丰厚。魏侯广纳贤士,刚刚学艺完成出山的庞涓决定前往魏国。

淮国,金陵。

这座建立了将近百年的城市看上去依旧生机勃勃,大江之水浩浩汤汤从金陵城侧奔腾而过。城墙上斑驳的痕迹让这座城市看上去更加威严,厚重。

金色的阳光普照大地,金陵城中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顺着朱雀大街,一直往北,就是淮宫城。

阳光落入淮宫之中,最后照射在王璞的身上,他已经很老了。

虽然须发皆白,但是皮肤依旧红润有光泽,得益于他的母亲,王璞衰老要比普通人慢很多。

王璞身着一身绛色衣袍,跪坐在桌案后,看着眼前他的长子堪。

王璞微微叹息道:“堪儿,我要薨逝了。”

正在为王璞斟酒的王堪的手顿时一抖,清澈的酒液撒在案几之上,只是他完全没有在意这些,放下酒具连忙说道:“父君,您正春秋鼎盛,怎会薨逝?”

王璞笑了笑道:“好孩子,我今年已经八十二岁了,天下诸国比孤长寿者几人?”

王堪眼眶通红,是啊,他自己都已经五十余岁了,父亲的确老了。

王璞环视大殿,然后说道:“不必悲伤,我不过是去见文王先祖,只是却有些放心不下你们。”

“你虽然跟随孤参政三十年,但是资质平庸,唯一的优点就是对于树下仁慈,以后你继承了国君之后,切忌要严宽有度,赏罚分明,不可过于仁慈。”

“父亲,儿臣明白了,以后儿臣一定做到严宽有度,赏罚分明!”王堪悲痛的说道。

王璞微微点头,然后道:“诸国之间一直敌视我淮国,不必在意一时间的胜败,淮国底蕴深厚,和他们耗下去也是他们败亡。”

“秦国和西楚变法完成,实力强盛,接下来天下又要纷乱了。”

“西楚和秦国虽强,但刚不可久,而且两国距离太近了,一山怎能容纳两只老虎?淮国加下来就看你得了。”

王璞将公室之人召来,很快大殿之中坐满了人,所有人都身穿绛衣,面色肃然。

看到公室之人都已经来了,王璞这才将家主手镯取了下来。虽然众人心中已有猜测,但是看到这一幕依旧是大惊失色。

家主手镯只有历任家主死亡的时候才会取下来。

王堪悲声道:“父亲!”

“家主!”大殿之上众人喊道。

王璞摆摆手笑道:“人生终有尽头,我要去面见文王先祖,不用悲伤,我等都是文王子孙,终有再见之日。”

“我薨逝之后,由太子堪即位,还望诸位鼎力相助,让我淮国继续壮大。”

“谨遵家主之命,我等必尽心竭力辅佐太子!”众人纷纷说道。

“堪儿,你过来!”王璞道:“从今天开始,家主手镯就交给你了,从现在开始,你便是王氏家主,也是淮国之主了。”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鹤鸣声,紧接着就看到两只云鹤从天而降,落在宫殿门前。两只云鹤一阵悲舞,众人看到这两只云鹤,立刻明白了。

家族传说,每一个家族嫡系子孙死后都会去见老祖宗,但是只有家主死亡的才会有两只云鹤前来接引。而上一任家主薨逝已经是五十多年前了,见过的人基本上都老死了。

王璞看到两只云鹤前来,也知道自己的时间到了,当即冲众人道:“我要走了。”

随即身体微微晃动,头低垂了下去。

【王璞薨逝,这是王氏

【正在计算此次气运收益,正在计算此次获得道具】

【你获得了唯一地阶道具:司天监。】

【你获得了唯一地阶道具:通明心。】

【你获得大量气运】

【司天监:地阶道具,使用后可以建造一座司天监,司天监为观星台上级建筑,建造完成后将获得所有观星台控制权,同时可以提前预测全国各地即将发生的自然灾害,费气运值可以消除自然灾害。】

【通明心:地阶道具,传说是上古神兽通明兽精魂所化心脏,拥有通明心之后可以一眼辩忠奸。】

一次性出现了两件道具,看来王璞做的真的很不错。

王璞的出现将楚国灭掉,楚王西迁,在巴地重建西楚,淮国获得了长江中下游所有的土地。淮国也占据天下半数,已经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淮武成公五十八年。

王璞薨逝,谥号武成。

克有天下曰武;拓地开封曰武;安民立政曰成;道兼圣智曰成。

淮武成公时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他编纂了《诸子百家》大典,这一部经典让后人看到了先辈所创造的璀璨智慧,同时公元历的编纂让人惊叹,这部历法自从出现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很难想象,直到现在我们使用的历法竟然是两千多年的古人所编纂。——《全球通史·上古中国史·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