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还没有炸弹和毒信。
刘据自然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拿起书刀轻轻凿了几下,就凿开了上面的封泥。
竹筒里面装有一块卷起来的白帛。
从白帛上透出来的星星点点的墨迹,不难判断这是一封密信。
郭振和季平见状立刻很是自觉的背过身去,还向远处走了几步避嫌。
刘据这才将白帛从小竹筒中抽了出来,抖开查看上面的内容:
“天子辩经,辩天人感应。”
“毁堤淹田,因祸得福,与宝鼎封禅之事相合,龙颜大悦。”
“无忧。”
“苏六敬上,阅后即焚。”
逐字逐句看着白帛上的内容,刘据的眉头也在逐渐皱起。
这个“苏六”嘛……
能够了解到这次辩经内容的人,必是刘彻身边最为亲近的人。
刘据很快就猜到了对方的身份!
苏六?苏文!
虽然这个时代显然不存在那个“有个姑娘叫小文,和男朋友过了一夜,就改名叫小六了”的荤段子,但“苏六”显然就是“苏文”的化名!
这是苏文派人给他送来的密信!
这个家伙是既怕有人知道写信的人是谁,又怕刘据不知道写信的人是谁,所以才如此化名……
没想到给了这个家伙动力之后,这货居然来真的?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密信中的内容。
虽然汉朝没有标点符号,但这封密信分列分的很清晰,而且上面的内容也不难理解。
董仲舒……
天人感应……
因祸得福……
与宝鼎封禅之事相合……
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刘据只稍微思索了一下,脑中就迅速生成了当日刘彻和董仲舒辩经的画面。
刘彻:“董老贼,你曾说灾异是上天在遣告朕,那你说毁堤淹田反倒变成了好事,又是上天在告诉朕什么?”
董仲舒:“说明陛下施政得当,以至国泰民安,上天有感因此降下瑞祥。”
刘彻:“那你说朕近日得了一口黄帝宝鼎,这又是什么寓意?”
董仲舒:“说明陛下功绩斐然,可与黄帝比肩。”
刘彻:“说得好,那朕现在准备举办封禅大典,你觉得是否可行?”
董仲舒:“封者,报天之功,禅者,报地之功,陛下使理群生国定功成,如今又天降万年不遇之吉象,理应封禅。”
刘彻叉腰:“哇哈哈哈哈,好好好,当赏!”
董仲舒捋须:“哇哈哈哈哈,谢陛下!”
“哇哈哈哈哈!”
“哇哈哈哈哈……”
画面也许没刘据想的这么夸张,但他觉得大框架上应该八九不离十,颗粒度已经达到了标准水平。
至于董仲舒。
大儒也是人,作为死过一次之后夹着尾巴做人的人,应该已经学会了部分为官之道,偶尔顺应一下帝心也无可厚非。
“卧槽,要坏事了!”
想到这些,刘据心头一紧,将那封密信卷成一团重重的拍在案几上。
这件事要是这么发展下去,他最近这段时间的费心筹划可就要打水漂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握草是什么草?”
“什么事要坏了?”
郭振和季平听到动静面面相觑,迟疑了一下,还是回过身来躬身道,“殿下,可是有什么难事,下官愿为殿下分忧。”
“没事,给我取个油灯来。”
刘据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摇了摇头。
……
宣室殿。
刘彻一人坐于殿首。
身旁内侍近臣一概不见,就连护卫的期门武士也被全部屏退。
唯独大殿中央跪着两名男子。
这二人双手双脚都上了沉重的镣铐,就算已经这样,也还是用手腕粗细的麻绳绑成了粽子,看起来就像两个只露出脑袋的人彘。
他们不是旁人,正是刚被押送回京不久的汲仁和郭昌。
刘彻要单独审问他们。
了,否则万一惊了圣驾,谁也担待不起。
至于记录供状的刀笔吏,完全不需要!
罪臣的生死只在刘彻一念之间,何况诏狱的供状本来就是给他看的,都已经到了御前,还要什么供状?
“陛下,罪臣今日不为自己喊冤,罪臣要为北岸那些深受水患之苦的百姓喊冤!”
刚一跪下,汲仁就立刻扯着嗓子哭嚎起来,脑门咚咚的磕在地上,
“罪臣宁愿舍弃这条贱命,也要状告太子!”
“太子一意孤行毁堤淹田,至北岸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如此昏聩不仁的太子,万不能继承大统,否则大汉国祚危矣,陛下!”
面对这一幕,刘彻微微蹙起了眉,也不知是对汲仁咆哮皇殿不满,还是对刘据毁堤淹田的不满。
然而就在他动了动嘴唇,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
“闭嘴吧你,你知道个屁!”
郭昌忽然用捆成了粽子行动不便的身子狠狠顶了汲仁一下,直接将其撞倒在地。
回头再见刘彻正面带杀意看着自己,郭昌方才收敛起来,连忙伏下身告罪:
“陛下恕罪,这个汲仁简直愚不可及,臣已经忍了他一路,实在见不得他在陛
“我污蔑太子,太子还需要我来污蔑?”
汲仁这种强项之人哪里会怕这个,当即梗着脖子大声质问,
“难道太子做的那些事你没有亲眼所见,还是那日濮阳的数千百姓没有看见?”
“难道看见的就是事情的真相么?”
“难道不是么?”
“不是!”
两人当场吵了起来,一声高过一声。
郭昌本也不是什么好脾气,最后那声“不是”更是直接将唾沫喷到了汲仁脸上。
刘彻则端坐殿首静静地看着两人发挥。
他平时最喜欢的就是有人当着他的面吵架,只要没有牵扯他,吵着吵着就将他想知道的吵了出来,吵着吵着就办成了他想办的事。
要是朝堂上的官员一团和睦,那他才真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出了什么大问题。
而且,咆哮皇殿这种事嘛。
可大可小,只要一开口,所有人的尾巴就都攥在他手里,是非对错已经不再重要,只看他心情了……
“那你倒当着陛下的面,好好说说真相是什么?”
“呵,若非太子逼我发了毒誓,我早就憋不住说出来了,哪里轮得到你这愚昧无知的人来置喙太子?”
郭昌冷笑一声,对着刘彻施了一礼,
“如今见了陛下,我自然要全部说出来,何须你来激将!”
听到这里。
刘彻终于有了一点反应,饶有兴致的抬起眼来看向郭昌:“朕想先听听太子逼你发了什么毒誓。”
“这……”
郭昌愣了一下,终于意识到自己一激动说的有点多,不过事已至此也只能如实说道,
“回陛下的话,太子逼罪臣发誓,不得将他毁堤淹田的真相告诉任何人,否则便惨死于乱军之中,不得全尸。”
“那你还要告诉朕,难道就不怕誓言应验?”
刘彻自觉此事好笑,又问。
“罪臣只忠心陛下,怎敢对陛下隐瞒?”
郭昌挺起胸膛,眼底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何况罪臣是领兵之人,就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若心中没有如此决心,何谈为国掠阵杀敌?因此罪臣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