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莫小仙从同福客栈接回两个孩子,牛婶已经把晚饭做好,可饭菜端上桌牛婶一家和刚才那个女人却在一旁站着。
莫小仙看着众人说“这晚饭都做好了,你们怎么还不坐下来吃饭?”
牛婶忙说“我们都是做下人的,怎么可以跟主家坐在一起吃饭?”
莫小仙听完牛婶的话有些头疼起来,在她以往受过的教育里都在讲人人平等,可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就不同了。
封建社会里除了男尊女卑外还有严格的阶级制度,对于这些莫小仙作为一个现代人是无法理解的。
莫小仙继续说道“在我这里可没有这些规矩,不过为了不被外人说闲话,以后医馆里男女还是分开来吃饭为好。
牛姐明天让你丈夫去找个木匠过来,把厨房用木板隔成里外两间。
我们女人和两个孩子以后在隔间里吃饭,男人们在厨房里吃饭,这样男女分开吃饭外人知晓后也不会再说什么。”
牛婶忙说“掌柜的我家男人以前是个木匠,打隔间这样的小事能不能交给他做?”
莫小仙心想“这些古人还真是实在,会的东西也挺多的,他们能这样为主家省钱我还真是没想到。”
莫小仙笑着说“隔断的事情就交给你丈夫了,需要多少木材和工具明天再去采买也来得及。
牛姐今天你先把桌子上的饭菜分成两份,一份留下来我们几个吃,一份端到外面去让你丈夫和儿子吃吧。
对了,以后你做饭不用这么节省,每天同福客栈都会送菜过来,你每天列出食材的清单来。
我会让同福客栈的人第二天将清单上的菜送过来,每天中午和晚上都可以做些肉菜,还有我比较喜欢吃大米饭。
以后你可以多蒸些米饭,这点饭菜钱我还是出得起的,对了,以后我和两个孩子吃什么你们就吃什么。”
众人一听感到十分惊讶,还是头一回遇到像莫小仙这样的主家,这事要是传出去恐怕又得让外面的人惊讶起来。
牛婶带着两个儿媳赶紧将菜分好,接着大家都坐下来吃饭。
牛婶的厨艺虽比不上莫小仙,不过做出来饭菜的味道,其实也挺不错的。
吃过晚饭莫小仙将牛婶和她大儿子一家,安排到二进院左边两间屋子里住下,把她二儿子一家安排到库房旁的房间里住。
因为莫小仙租的这栋房子几个月前才刚刚修葺过,所以这栋房子看上去跟新的一样,住进房间牛婶一家都十分开心。
这里与西边集市那里相比还真是有天壤之别,医馆所处的区域不仅治安良好,空气里也没有难闻的气味。
刚才牛婶已经特意叮嘱过家人,一定要恪守本分好好的为莫小仙办事,千万不得做出任何损害莫小仙的事。
牛婶家的人好不容易才在封州城安顿下来,自然对牛婶的话点头答应,只差没把莫小仙给供起来。
莫小仙将刚才的那个女人安排到二进院右边第二间房里,让两个孩子先睡觉后莫小仙来到女人的房间。
女人一见莫小仙走进房间忙站起来行礼道“小姐。”
“你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回小姐的话我都收拾好了。”
“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你跟再我说一说你的事吧。”
女人开始述说起自己的事,女人姓杨名婉蓉大家都叫她蓉娘,原先她家是开绣坊的。
蓉娘从五岁就开始学习刺绣,绣工还算不错,只不过现在她手上还有伤,暂时还不能绣大幅的绣品。
对于蓉娘会刺绣的事莫小仙十分欣喜,因为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她正准备做一批香囊和福袋放在医馆里售卖。
虽然蓉娘手上还有伤,却不影响她做香囊和福袋,对此莫小仙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待了一会莫小仙起身说“蓉娘你今晚先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我再与你商讨香囊和福袋的事情。”
“小姐让我伺候您歇息吧。”
“我有手有脚不用你伺候,你也赶紧睡觉吧。”
莫小仙离开蓉娘的房间,现在她可不管蓉娘是不是周轩派来监视她的,反正医馆多一个人她也养得起。
回到房间后莫小仙发现侄女小花已经睡着,她把新办的户籍和与牛婶家签订的契约收进空间里。
现在空间都快变成莫小仙的保险库了,还是那种别人看不见、偷不到的保险库。
今天劳累了一天莫小仙也累了,可等她在空间里洗漱完躺在床上时却又失眠起来。
莫小仙心想“也不知道他在干些什么呢?这都几天了连个面都不露。”
周轩的身影出现在莫小仙的脑海里,莫小仙突然坐起身来,拍打了几下发烫的脸说“我没事想他干嘛。”
可莫小仙越不去想周轩,周轩的身影越是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一直折腾到后半夜莫小仙才睡着。
第二天莫小仙起床后发现大家都起了床,医馆里里外外都被打扫干净。
莫小仙开始惊叹大家的办事能力,也觉得医馆里多出几个人其实也挺好的,现在医馆里的人气也增加不少。
莫小仙想了想将医馆的歇业时间从三天改成了五天,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莫小仙对牛婶一家和蓉娘简单培训了一下。
莫小仙还让牛婶的丈夫牛大做了一些木质的号码牌,医馆在歇业五天后,第六天早上才重新开业。
封州城的百姓见到“同济堂”重新开业后,有不少人每天天还没亮就到医馆门口等着。
在医馆营业前牛婶的大儿子牛山走出医馆,将特制的号码牌发放给前来看病的人。
等医馆开门以后看病的人拿着号码牌,听到喊到自己手上对应数字的号码牌再进入医馆看病,没叫到号的人都在医馆外等着。
昨天莫小仙让牛大买来一些凳子,专门放在医馆门口让看病的人坐,对于这种新的看病模式大家感到十分新奇。
为了以防下雨的天气,莫小仙还特意在琳琅阁定制了一些棚子,下雨天来看病的人还能在棚子下躲雨。
这些棚子全部由特殊的油布制成,为了做这些?子莫小仙花了几十两银子,当时付银子时可把莫小仙给心疼坏了。
莫小仙发现凡是她从外界带到空间里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不会再重生,所以她收入空间的银子都是会用完的。
可为了医馆能更好的开下去,莫小仙不得不做出一些必要的投资。
这些躲雨的棚子往医馆门口一放,来看病的人再往棚子里一坐,街上走动的人纷纷侧目。
棚子里常常会有一些相熟的人在闲聊,这样的景象在封州城里可是头一份。
莫小仙每天只发一百个号码牌,看完一百个病人后“同济堂”就不再接客,对于这点牛婶一家和蓉娘都十分不明白。
在他们这些古人心中凡是开店的都巴不得一直有人来店里,莫小仙却不这么认为,她认为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经过莫小仙的简单培训,牛婶的两个儿子做事越来越熟练,因为蓉娘识得一些字,莫小仙将收钱的工作交给了她。
有了三人的协助又有人做饭,莫小仙发现自己轻松多了,基本上每天下午三点以前她都能完成当日的工作。
时间又过了几日,封州城里的百姓已经接受了“同济堂”这种看诊模式,牛婶家和蓉娘也慢慢适应了医馆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