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应天府闹剧

弘昼刚到开封的第一天就带着何光坐在一个茶馆内。茶馆内鱼龙混杂,百姓们都在谈论这几天颁布的新政。

其中一个穿着富贵的公子哥道:“读书人凭什么不交赋税?咱们身为商户,也想着为皇上尽忠。他们这些读书人嘴上喊着仁义道德,做出一副清高之态,实际上出点银子就跟要了他们的命似的。”

另外一个穿着洗的发白的长袍道:“像我这等家境贫寒之人,能读书就已经耗尽了家中的钱财。本以为取得功名就可以带上家人过上好日子,现在算是没指望了。”

弘昼在茶馆内坐到了午时,本以为听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了,突然见到一个瘦弱的男子推着平车,到应天府就跪下来击鼓喊冤。

弘昼眉头紧蹙,这个时候这个地点,这个男子怕是来找事的,看来有人不满意皇阿玛的新政啊。

推车的男子面容憔悴,眼睛通红,显然已经哭过很久了。他身上穿的长袍也显得皱巴巴的,上面沾满了泥土和血迹。

站在人群中间,瘦弱男子的声音哽咽着,充满了痛苦和愤怒道:“父老乡亲们,快为我们做主吧,我堂哥自小家境贫寒,但聪明过人,读书刻苦。全家人都指望着他能考上功名,改善家里的情况,然而就在前不久,官府突然加重了赋税,我堂哥,无法承担这笔巨额的赋税,认为自己多年来辛苦读书一点用都没有,伤心欲绝之下当晚就上吊自杀了。”

弘昼在人群中仔细寻找着,看看有没有熟悉的面孔,果然在对面的酒楼里见到了高坐在二楼的胤祉。

胤祉手底下的门人大多数读书人,想必是这些人哭到胤祉面前了。

但胤禛让他们交的税是根据俸禄来的,逼死人实在是无稽之谈。

弘昼皱着眉头,从人群中往前钻,仔细看着躺在板车上的男人。他的面容青紫,嘴唇发黑,双眼紧闭,脖子上还有几个泪痕,看着确实是中毒身亡的,只是这个人露出的胳膊上有一些紫色的斑点,看起来十分诡异。

弘昼开始怀疑这个男人并不是上吊而死,而是中毒身亡。

“何光,你拿着爷的令牌去把田大人叫过来。”

他以皇子的身份强压下这件事并不好,还是让田文镜来处理这些事。

田文镜还没来,只见胤祉带着人从二楼上下来了,胤祉身边的人拿出代表胤祉身份的令牌道:“这是诚亲王,我们爷刚刚在楼上都看见了,一定会为你做主的,逝者已逝,你不要伤心,先让人入土为安才是。”

胤祉也在此时扶起了跪在应天府前的瘦弱男人,他温和地对男人说道:“你的堂哥不会白死,爷会将此事奏明圣上,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男人感激涕零,连连叩头道谢。

周围的百姓都拍手叫好,只有弘昼暗道要遭,这人要是埋了就没有证据了,弘昼此刻也不敢隐藏身份了,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三伯。”

胤祉看到弘昼来到了开封也是一惊,弘昼前些日子不是还病着呢,四弟居然还敢放他出来。

“三伯,这人虽然脖子上有勒痕,但是胳膊上还有紫斑,是不是吊死的还两说,不如请仵作来掩饰吧。”

胤祉看了看平车上的人露出的胳膊,果然如此,暗道手底下的人做事也太马虎了,如今绝不能让仵作过来验尸。

“弘昼啊,这人的堂弟都说他是吊死的了,有什么好查的。”

弘昼拿出胤禛赐的金牌道:“不好意思三叔,我这次是受皇阿玛的命令才来查此事的。”

此刻正巧田文镜也带着仵作来了,胤祉想阻止也来不及了。

仵作将人抬到应天府内,忙活了足足一个时辰才道:“此人是误食毒蘑菇而死的,至于脖子上的勒痕应该是死后弄上去的。”

“三伯,看来这事另有隐情了。不如让田大人把这名男子和其家人押入大牢,好好审问一下才是。”

胤祉此次做局之事为了为难田文镜,毕竟田文镜在开封逼死了人,雍正一定会调他回京治罪,这个新政也自然耽误了。

这几个百姓被押入大牢,看见血淋淋的刑具,被吓了个半死,还没用刑就全部交代了出来。

死去的人确实是一个秀才,家中只有一个老母,因家中贫困,经常会去山上找些野菜果腹,没想到这次误食了毒蘑菇,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没了气息了。

那个瘦弱男子不是他的堂弟,而是他的邻居,平常并没有接济人家孤儿寡母,却在这个秀才死的时候想讹上一笔,所以胤祉身边的人一找他他就同意做这个局了。

如果今日弘昼不在,田文镜就算是看出了这人是中毒而死也无能为力,他碍于身份是拗不过胤祉的。

不过谁都没想到雍正会在两个儿子刚刚九死一生之后,还敢把儿子派到开封,要知道此刻有很多学子闹事,是很危险的。

最终弘昼去大牢看了看那个推着平车的男子,周围的侍卫呵斥道:“和郡王来了,还不请安!”

“小人…给和郡王请安。”

弘昼捂了捂鼻子,面前的瘦弱男子确实已经被吓尿了。

“给你送银子的人长什么样,有什么特征,胆敢有一句假话,爷就把你凌迟。”

“小人万不敢撒谎啊,正是陈梦雷陈大人叫我做的。”

“签字画押!”

弘昼拿着手中轻飘飘的状纸来到了正堂,“三伯,看来此事还跟您身边的人有关呢。”

胤祉接过弘昼递来的状纸,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得铁青,他的心跳得厉害,仿佛要跳出嗓子眼了,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此事真是他没考虑好,做的马虎了。

胤祉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派的是陈梦雷,这人应该不敢把他供出来,否则这次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