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娇蛮俏公主11

不知道是不是这一世有了文嘉帝的宠爱,溶璇越发让人感到张狂,横行霸道。

文嘉帝一生勤政为民,日日上朝,除非生病,否则轻易不缺席,活到了七十多岁,在古代算是长寿之人,而溶璇一生享受,玩乐一生,未曾操心劳力,却走得比文嘉帝要早得多。

溶璇走之前的三天,整日的昏睡,太医来诊过脉把一切对文嘉帝如实相告,文嘉帝第二次罢朝,还是为了同一个人,不管众人劝谏,把溶璇接进养心殿,要不是大臣以死相逼,文嘉帝都想把溶璇放置在龙床之上,最后只能放到偏殿,文嘉帝亲自照看。

溶璇走的当天,刚好有大臣有紧急之事禀告,文嘉帝一收到内侍的消息就拉着大臣直奔偏殿,看见溶璇安详的睡颜以后,文嘉帝悲恸之极,当场昏厥了过去,第二日就病倒了。

鉴于天子对福乐长公主的宠爱,礼部当然是选择尽量符合天子的心意,怎么奢华怎么来。偏偏溶璇不按常理出牌,命雨竹在自己去世后第二日把一封亲笔书信交给文嘉帝。

信里一开头,溶璇就真心的感谢父皇对自己娇纵一世,让早年丧母的她,不缺少父亲母亲的疼爱,而她自己是真的觉得有父皇足矣,也庆幸没有因为外人与父皇生了嫌隙。看得文嘉帝老泪纵横,不能自已。

中段就是把自己所受过的赏赐罗列出来,哪些还在哪些用去做什么了,然后说既然自己去世了,这些身外之物也带走,不如全部捐给父皇,是想入私库或是国库皆有父皇做主。看到这一段的文嘉帝一想现在争得你死我活,却不顾大褚的诸位皇子,更是失望至极,涕泗滂沱。

最后的部分,溶璇表示人死如灯灭,斯人已逝,就不要再为她劳民伤财,反正她也享受不到了,而且活着的时候该享受的都已经享受了,不如就把她一把火烧了,骨灰就顺风撒下去,她也可以替父皇好好看着大褚的万里江山。不过若是父皇不同意,那就让她死后可以葬在父皇的墓旁,说不定还能再续父女之缘。更是郑重其事的表示,文嘉帝是最好的父亲,也是最好的皇上。一段话看的文嘉帝又是哭又是笑,情绪大起大落,就这样靠在榻上睡了过去。

等文嘉帝再次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病已大好,腰不疼了腿不酸了,更是对溶璇疼爱的不行,想大笔一挥让溶璇风光下葬,但是又想到溶璇最后提及的事情。

一把火烧了这件事情文嘉帝就直接忽略,大笔一挥,可入皇陵陪葬于文嘉帝陵墓旁左边,相当于把皇后的位置给挤走了,古代崇尚左尊右卑,皇后知道心里堵的不行,又没有办法和溶璇争,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下葬之日,文嘉帝亲自主持葬礼,从无先例,福乐长公主独此一份殊荣,就连一向无事也要参上一番的御史都闭了嘴,谁不敢在这个时候触天子的霉头,再说了,为福乐长公主开的先例还少吗?

不仅亲自主持葬礼,更是亲自写了挽歌,每隔几年文嘉帝就要追封一次福乐长公主,一开始追封的时候御史皆是上奏阻拦,但是拦不住文嘉帝一片思女之心,再次追封,所有人都选择不知道,到后面的每隔几年就追封一次,所有人都麻木了。

到文嘉帝晚年的时候,倒是没出现什么追求长生仙术的事情,反而干脆利落的传位与太子,自己当个逍遥的太上皇,整日泡在史书堆里,研究半天亲自提笔为溶璇写书,一本又一本,太子对于亲爹对妹妹的宠爱早就见怪不怪,只要文嘉帝写出来就命人印刷成册。

[祁溶璇]

褚高宗之女,生母不详,幼年丧母,传闻出生时天降祥瑞。

福乐长公主(约632年——674年10月12日),本姓祁,名溶璇。容广源台道(今定江阳府原乐县)人。褚朝时期公主,褚高宗祁承基的小女儿,褚中宗祁明杰的妹妹,褚献宗祁明远的姐姐,生母不详,幼年丧母。

麟圣二年(632年),出生于容广皇宫未央宫。体丰硕,方额广颐,极受其父的宠爱。颇多权略,权倾一时。先出嫁伍嘉玉,伍嘉玉品行不端,遂和离,恩宠逾制,贵盛无比。

麟圣十七年(647年)及笈礼盛大无比,褚高宗取消宵禁三日,举国同庆,加号太平福乐长公主,位同诸侯王,品阶、府邸规格、一切用度皆与诸侯王同等,可参政议政,可承爵,可养属官、府兵。

麟圣二十年(650年),惩治严睿广,出嫁第二日和离,安乐侯伍兴安以侯爵功劳换伍嘉玉一命,即日起掀起褚朝查处贪官酷吏的腥风血雨,加号卫国福乐长公主,赐着履上殿,入朝不趋,上朝无须定时。荣宠加身,财富如山。

麟圣四十四年八月廿二(674年10月12日),病逝,褚高宗悲恸不已,翌日病倒,褚高宗亲自主持葬礼,亲笔题写挽联,陪葬于褚高宗陵墓旁左。

褚朝再无公主以福乐为封号。

逝世后多次追封,最终谥号为文贤睿景孝懿太平福乐长公主。

福乐长公主一生颇得帝心,只曾嫁过一人,却因为伍嘉玉品行不端而和离,后为防止心怀鬼胎者通过公主府谋权谋利提出若是成亲需与本家断绝关系,从此一生未嫁,一手推动了奏折的改革和农林技术进步,好美之心人人皆知,一府上下皆为美貌之人,君子六艺均造诣不低,更是因为喜爱听书,掀起了大褚史上文学创作的巅峰。

福乐长公主逝世后,褚高宗为怀念福乐长公主,亲自为其撰写史书《溶璇传》、《福乐生平》等。

《褚书稿》:“……帝常谓‘类我’。”

《溶璇传》:“朕自觉璇儿去后,再无贴心之人。”

《史公书》:“公主为天子之女……好美之心,路人皆知,府中多为容貌姣好者……有参政议政之权,除却严睿广一事,从不插手朝政……为防父女生嫌隙,一嫁后和离,此后终生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