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回 初见

周显临步子轻盈矫健,矮小的妙云才跟出这院子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他半点不怜惜,小姑娘仍对他穷追不舍,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

“临哥哥——你跑慢点呀!”妙云紧跟其后,跟着周显临跑出了大门,周显临加快了步子,小姑娘心里一急,稍不留神,脚下一个趔趄,身子往前一冲,整个人匍匐在地,疼得哇哇大叫。

听到动静的周显临终于停下脚步,回头瞥了一眼,没有上前搀扶,这会儿正在大街上,行人如织,各自忙活,偶有几个人停下望了一眼,又走开继续往前。

周显临自然注意到路人的眼神,不愿招惹麻烦,于是上前把趴在地上哇哇大叫的妙云一把拉起,与此同时,他看到她的两只手掌都擦破了,满手是血。

“临哥哥,疼……”妙云昂起头,像头受伤的小鹿,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模样颇叫人心疼。

“你一个人瞎跑什么?”周显临习惯了独来独往,即便上一世位极人臣,百官拥戴,他也只是例行公事,虚与委蛇。眼前的小丫头从刚才就一直跟着他,身边没有丫鬟和仆从,栽了跟头也没有纵声大哭,而是强忍着眼泪。

“我……我就是想跟着你!”妙云死乞白赖,一双手紧拽住周显临的衣袖,沾了他一袖子的血迹,周显临的眉头皱得愈发得紧。

“别胡闹!”

“我不!如果临哥哥不让我跟着,我就告诉祖母你欺负我,害我受伤!”

周显临冷笑一声,没想到她小小年纪,歪脑筋倒是不少。

“随便。”而他周显临从不受人威胁,他挣脱了衣袖,轻轻一拂,将沾上血迹的一面揽进内侧,有意掩盖。

他这一气呵成的动作看上去颇为洒脱,妙云愣了一瞬,觉得她的这个新来的哥哥跟其他的哥哥很是不同。

周显临趁她发愣时背转过身,哼了一声:“小丫头,下次除了用血,还要再用点心。”

妙云心头一跳,下意识低头看手掌,满手的鲜血因擦在周显临的袖子上很快就干了,除了斑斑血迹,没有半点伤痕。

“奇怪,明明没出过差错呀,临哥哥,你是如何看穿的?”妙云很惊讶,她这一伎俩诓骗过不少人,从未被人揭穿,她以为万无一失,没想到会栽在这里。

若论骗人的手段,没有人可以胜过他,何况这种伎俩拙劣至极,连三岁稚童都不会上当,没有人看出拆穿,无非就是由着她的性子胡闹罢了。

周显临没有吭声,举步继续往前走,才走两步,身后又响起一个声音,他又止步停下。

“三姑娘!”那是一个姑娘家的声音,清脆婉转中略显惊讶与急促,没有一点妙云那样的稚气,听上去年长一些。而当周显临听到这个声音时,有一瞬的恍惚。

“啊!是音音!”妙云听到声音后,一个激灵,立刻跑向周显临身边,像是在寻找一个可以躲避的遮挡物。

周显临没有避开,心中一阵激荡,此时此刻,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音音?会是她吗?他无法肯定妙云口中的“音音”是否就是他前世念念不忘的人,毕竟前世与音音初次见面是在广陵王府,可这声音……

他慢慢转身,但见一顶竹制的肩舆由人一前一后担着,因人形高大,挡去了舆上所坐之人的面貌,只能看到旁边一个黄衫绿裙的姑娘直挺挺站着目视前方。她身量瘦小,鸡蛋脸型,两弯柳叶蛾眉微微蹙起,好像是稚气未脱,却没有那么乖巧。周显临呼吸一滞,前世的记忆如放了闸后的洪水汹涌而来。

她本名叫韩绮罗,音音是她的小字。前世她是广陵王李基的庶妃,深受李基宠爱,李基与臣僚论事也都带着她。她虽是女儿身,却巾帼不让须眉,非但是李基的红颜知己,而且也是李基的谋士。就是这样一个世间难得的奇女子,在周显临第一次进广陵王府见到她的时候,就被她深深吸引,无奈她早已委身于他人。然而为了接近她,他选择投靠李基,助他成就大业。

重生之后,他曾想过自己的死或许与音音有关,而他并不后悔曾倾慕于她。既然已经重生,他便要拼尽全力弥补前世的遗憾,眼前之人便是他心中永远的执念。

当她与肩舆上的人一同靠近他们时,周显临与她对视了一眼,千真万确就是他前世爱而不得之人!只是她如今是妙龄少女,她身边的人也不是李基。身份不同,眉眼之间的神/韵亦有不同。

“音音见过临少爷。”她向他屈膝行礼,虽然恭敬,却不似别的丫鬟奴颜婢膝,反而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傲气在与他的身份较量。就是这股傲气,如此熟悉。

周显临盯着她目光如炬,音音未曾理会,转顾他身后的妙云:“三姑娘,别躲了,我都瞧见了。”

妙云挪了两步,探出一个脑袋朝音音委屈巴巴地说:“我没有乱跑,我只是跟着临哥哥一块去上学,不信你问临哥哥!”说着,她扬起头向周显临求助。

“是这样吗?临少爷。”音音面带微笑看向周显临。

周显临回过神来,与之对视,未发一言,妙云心急,拉住他的手臂晃动:“临哥哥,你快说话呀!”

须臾,周显临没有开口,那肩舆上的人倒是先出声了,“音音,时候不早了,既然妙云也想去书院,就一道去罢。”

音音闻声回过头,周显临也随之望去,是一副好皮囊的少年,衣着鲜亮,腰坠一枚雕工精细的玉环及绣着仙草一类长寿植物花纹的精致香囊荷包,束发未戴冠,只横插了一支夔纹羊脂白玉笄,与他年纪相仿,只是对方面容清瘦,嘴唇微微泛白,像是有些不足之症。

进入太师府后,周显临对周家人多半已有数,当然也有些许人不曾当面见过,只在旁人的口中听过一二。

周渝的正室韩夫人膝下有一子一女,其中一子是早产,才八个月就意外降生,自古就有“七活八不活”的说法,不成想胎儿生下来还有气息,就是有些不足之症,这一辈子都要靠着汤药小心翼翼养活。

所幸是在这富贵之家,不缺珍贵药材。这位相貌清俊、气息微弱的高贵少年就是周渝的长子周祁。

原本到了周祁这个年纪,正是少年初长成,嗓音变化最大的时候,可他因本身孱弱,长得稍慢,音色并不浑,反倒如春风拂面,碧波荡漾,极为柔和。

周显临盯着他一时出神,周祁亦是看了过来,与周显临微微颔首,又让轿夫放下肩舆,身侧的音音上前一步欲扶他起身下地,被他挡去,道:“想必这位便是祁的二弟了罢。”

“小弟显临,见过大哥。”此时,周显临已然回神,向身量略显单薄的周祁略施一揖礼。

“隔了一日才与二弟会面见礼,望二弟见谅。”说着,周祁伸手又作一揖,礼仪周正,起身之时轻咳了一声,他的丫鬟音音面容一紧,急促地喊了一声“少爷”。

周祁小幅摆手,又对周显临笑道:“我自小这样,叫人担心惯了,二弟莫见怪。”

“大哥身子不便,还是别久站了。”周显临这话对着周祁讲,目光却似有若无地落在音音身上,周祁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她的心。

“少爷,我们走吧。”音音朝周显临颔首以示答谢。她家少爷知书识礼,敬重长辈,爱戴晚辈,对这个失散多年的同父异母的弟兄极为关怀,才要亲自下了肩舆与手足见礼。

周祁由音音搀扶着重新坐上肩舆,与周显临一道上路。一路上,周显临无不牵挂着那初次见面的少女。

而他们这一路是要往位于太师府东南的玉藻湖,湖畔建有一座书院,聚天下学子在此读书。书院建于三百多年前,当时周氏始迁广陵,对当地历代文化昌盛早有耳闻,惜因时局动荡使得官学遭受破坏,学子颠沛流离,为复兴教化之风,广陵周氏在原来社学旧址上集资筹建了一座书院,造舍百余间,聚书千余卷,广收学子,择通晓经书者执教。博延众生,讲习甚盛,文昌再现,三百余年来培养了大批人才,一度得到历代皇帝大为嘉叹,屡次下诏表彰,如今书院大门上还悬挂着前朝隆德皇帝钦赐题名的“广陵书院”匾额。

到了本朝,书院修葺扩建亦不曾懈怠,当今圣上喜好文士,注重科举,登极之后,大兴举业,又得广陵府知府宋延龄扶持,拨学田十顷,充作书院经费。

如今来广陵府书院求学的学子络绎不绝,天下庠序亦视此而兴。不同于寻常书院,广陵府书院另设闺塾,官宦世家闺秀皆可来此求学。

因是周家起兴的书院,周家子孙都聚在此就学,下至八岁,上至十八不等。

书院大门左右廊柱上有一副楹联云:“集天下学子互为师友,莫问出处;考古今经典同造圣贤,永传人间。”

周显临停站在气派恢弘的书院大门前,发愣片刻,这书院虽然向天下广招学子,却也不是救济人的义庄,以他过去的身世背景,远不能踏入一步台阶。

今时不同往日,他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这天下士子趋之若鹜的广陵书院求学。

此时,周祁已走下肩舆,与周显临彼此相让,妙云着实看不下去,拉着两人一同跨进门槛,“两位哥哥就别再谦让了,叫先生久等可不好,赶紧进去吧!”

广陵书院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是一座五进院落,进入正门可见一半圆形水池,北向池壁上有一题额曰“頖池”,池上架有一座石拱桥曰“状元桥”。过状元桥则见大成门,大成门中间笔直的甬道通向书院主殿“大成殿”,殿中供奉着三百年多年前首次主讲广陵书院的大儒周泰的塑像。而在大成殿两侧的廊庑中则供奉着历代主讲书院的先贤先儒。

大成殿东侧为明伦堂,是书院中的主要讲堂所在地,讲师通常在此授课,学子们在此谈经论道。除此之外,还有大成殿西侧的流芳斋也是一处讲学地。书院的东西两侧和后部另有崇圣殿、书楼、礼门、礼殿、魁星阁、斋舍、厨浴、仓庾,射圃等建筑。以大成殿为中心,形成中轴对称的格局,自成院落。

前世在京为官,周显临也曾陪同皇帝时常到京城的国子监观摩讲学,天下书院建造格局多数相似,广陵书院同样如此,只是相比普通书院,规模已相当于国子监。

殿堂门庑,髙壮华丽,倒也符合周氏家族的身份地位。

进了书院,首先要做的不是读书,而是先拜过大成殿中的先师周泰,此后便可以进明伦堂与其他学子一同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