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 112 章

“在蹲低一点。”

周秉成嘴里呵斥道,那脚就踢了过去,目标是二虎的两条腿。

二虎这会儿额头全是汗水,这会儿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还是站在太阳底下,院子角落不是没有树荫,可周秉成早就发话了,练武不是享福的,就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嫌太阳大,那就回家屋里?待着去,还练啥武。

这马步二虎已经蹲了一个多月了,从刚开始的?半个时辰,到现在的两个时辰,从刚开始蹲的两腿发软,到现在还是有点发软的?。

师傅早就说了,等自己能连着蹲三个时辰腿不软,还能蹦能跳的?时候,就能正式学武了。

二虎觉得离那一天也不?远了,再给?他一个月时间,保证能做到师傅说的那样。

周秉成是不知道这个徒弟心里?想啥,要?是知道了肯定嗤之以鼻,别看从半个时辰到两个时辰之间容易,要?知道越往后越难,多出来的这一个时辰比之前两个时辰都难。

之前两大徒弟可是足足蹲了半年马步,才开始练招式的,虽说那时候两人岁数都小,没二虎现在有定性,可别忘了,人小骨头软,比他这会儿已长成的?骨头容易多了。

周秉成围着二虎又绕了一圈,满意的点点头,抬头看?了看?天色,两个时辰已经到了,开口道,“时辰到了,去洗把脸吃饭吧。”

这就是二虎上午的?练习,吃过午饭休息半个时辰,然后沿着练武场跑上一个时辰,再蹲上一个时辰马步,一天的安排就结束了,他就能回家了。

这样的安排看?着不?难,可要一天天的?坚持下来,也?不?容易,主要是太单调了。

一开始周秉成还怕二虎受不了,要?知道这个徒弟已经十四了,比二郎周亮那时候迟了七八年,这七八年正是一个孩子长个子的?时候,像二虎现在的个子,在想多长点可不容易。

不?怎么长个子,就代表一个人基本上已经长成型了,骨头都定型了,想练武就要?比二郎他们那会儿更辛苦,更努力才行。

太阳要落没落的时候,二虎已经到了陈家沟山坳那,他是一路小跑回来的,多跑跑对练武没坏处。

从安平城到陈家沟十几里?路,二虎没用上两刻钟家跑到这儿,就这他还没用尽全力,要?不?还能更快点。

“二虎回来了。”

“唉,三叔公您坐这干嘛?”

一进山坳就看?见家里的?三叔公坐路边上,二虎忙停下来,担心的?问道。

陈三栓是二虎爷爷陈大栓的?亲弟弟,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在这个时代,五十知天命的年纪可不算小了。

村里?多少人还没活到五十呢,就像陈大栓,不?也?才活到五十来岁嘛,死的时候也?是子孙满堂,光孙子就三四个了。

二虎这会儿看一个年纪这么大的坐道边,还是在这天要黑没黑的?时候,能不担心吗?

“没事没事。”陈三栓拍拍侄孙的?手,笑着说道,“今晚家里吃饭早,我出来遛弯顺便看看?地里的?稻子长的咋样,这不?,走到这有点累了,坐这歇歇脚。”

二虎这才放心,三叔公年纪大了,他还以为摔哪磕哪呢,岁数大的?人,不?注意点就会摔了,村里?哪年都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三叔公,要?不?我背你?”说着还拍拍自己宽宽的?后背。

陈三栓也?伸手拍了拍二虎的背,手底下的?背又宽又厚,他家几个小子是比不?上的?。

“不?用不用,三叔公还没老呢,能走回去的。”说着背着手慢悠悠的?往村里?走。

二虎只好跟着,没遇见还好,遇见了就要把他送回家,不?管怎么说,这是自己亲三叔公。

他爷爷兄弟四个,现在就剩下三叔公和四叔公了,哪个都是家里?的?宝。

“进城练武去了?”

“嗯。”

“练武苦不?能坚持下去不?”

“苦。”二虎想都没想,从心底深处说出这个字,说完看?向老爷子停下的?脚步,又接着往下说道,“可我不?怕苦,我喜欢练武,再苦也不?怕,我一定能坚持下去的。”

陈三栓欣慰的点点头,背着手继续往前走,家里子孙争气他就高兴,大哥的孙子也?算他的?孙子,反正都是陈家人,他看?着这些子孙有出息就高兴。

自己家这一门,看?样子要?指望二柱家这几个孩子了,大虎有手艺,二虎现在也开始练武了,以后的前程不?会差的。

还有青青那丫头,嫁的?好了,能不提携大虎二虎这两个哥哥嘛。

嗯......

二柱家这日子眼看是越来越好了!

二虎把老爷子送回了家,才往家跑,家里人都是等自己回去才吃饭的,今天这么一耽搁,可迟了好一会儿,自己饿点倒是没事,可让一家子陪着他挨饿就说不?过去了。

果然,还没到家门呢,就看见自己家院外站了个人,走近一看?,是方氏正站那往村口望呢!

这会儿的天都要黑了,方氏再怎么看?也?看?不?到多远,可不望着又有点担心。

“娘,娘...”

二虎离了老远就喊了起来。

“今天咋这么晚?再不?回来我就准备喊你爹去村口迎迎去了。”方氏小声的抱怨,声音大了后面麻家就听见了,别的倒是没啥,就怕听见了也?跟着忧心。

“娘,我都饿了。”说着还伸手扶了方氏一把,“刚刚在山坳口那遇见三叔公了,我就把他送回家去了。娘,你快一点盛饭,我去洗手。”

方氏也?知道二儿子练了一天武,肯定饿了,赶忙招呼陈青收拾桌子,自己则进灶房盛饭去了。

今晚家里烧的是大米粥,早早熬好放在锅里?了,方氏用家里?最大的盆盛了满满一盆粥,又把另一口锅里?的?玉米面饼捡起来放饼筐里?。

陈青进来端着饼筐,又拿了筷子。二虎洗完手过来端着那盆粥,方氏在后面端着菜。

晚上也?没炒啥菜,就是三虎进山采摘的?蘑菇,蘑菇切成片,就放了点盐,吃着自有蘑菇的?清香味,味道很是鲜美。

除了炒蘑菇片,还有两咸菜,都是自己家腌制的,吃的?也?很下饭。

家里人口多,一天三顿还能都炒菜啊,为了省事,也?是为了省钱,这咸菜就离不了饭桌。

冬天是腌制咸菜最好的时候,天冷不怕坏,腌萝卜干,腌菜干,村里?基本上就是这两样,能吃上一年。

坏了?

没事,腌制的时候多放点盐,就坏不了了。

陈青一开始吃的?时候很不?习惯,觉得盐也?不?便宜,像这样腌制出来的咸菜不要?用上老多盐啊!

盐贵,过日子的?人总能想到办法,盐都是朝廷管制的东西,管的还挺严,没人敢私下买卖私盐,那要怎样才能买到便宜的?盐呢。

有需求就有买卖,朝廷卖的?盐多数都是井盐,少数的是海盐,也?不?知是不是这个时代的?技术不过关,晒出的海盐总有一种异味,没有井盐吃着味道好,开始的?时候价钱是一样的,老百姓都喜欢买井盐,不?喜欢买海盐。

导致到了最后,海盐的?异味基本上都没有了,也?没人去买它。

朝廷不得不?把海盐的?价格给降下来,降下来后海盐的?销量还是上不?去,除了实在穷的?人家,没人去买这个,最后咋办?

咋办?卖不?动只能再降价,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海盐又降价了,这下子销量倒是上去点了。

因为啥?

因为像陈青家这些老百姓都会买来腌菜,便宜嘛,多买点,把菜腌制的咸的,菜咸了吃的?就少了,这么一算,也?还划算。

自打陈青在灶房里有了话语权,家里这腌制的菜她就接了过来,光萝卜她就能腌制好几种,萝卜干啊,萝卜片啊,整个的?酸萝卜啊!

萝卜干切碎了放点辣椒青蒜炒炒,不?要?太下饭哦!萝卜片腌制的时候就没放多少盐,这是留着炖肉炖汤的,萝卜片炖出来很有嚼劲,吃着别有一番风味。

酸萝卜更方便,想吃的?时候捞一个出来切切,就是一盘菜。

夏天的时候她还腌了点酸豆角,还有那个酥瓜,这种品种她在现代没见过,要?不?就是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要?不?就是品种升级了。

反正她觉得这个酥瓜有点像现代的?黄瓜,那就照着黄瓜办,黄瓜在现代的几样吃法,她都在酥瓜上照着做。

还别说,做出来也还不?错,家里人吃着都说好吃,除了凉拌炒菜生吃,当然少不?了酸黄瓜,不?对,是酸酥瓜...

酸酥瓜...听着咋那么别扭呢!

别扭归别扭,做出来还是一样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