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收拾无赖

“三弟妹,咱们毕竟是一家人,做事可不……”

顾昭不想再听赵云废话,浅笑着开口:“想要我将这祖屋还给你们,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

赵云一听顾昭这么说,心中升起一抹喜悦。

顾昭果然还同以前一样蠢,看来想要拿回这处租屋,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只要你能将这处租屋还给我们,别说是一个条件了,就是十个百个我也答应你。”

“好。”顾昭点了点头:“看在曾同为一家人的份儿上,我也不为难你,只要你能拿出一百两银出来,我立刻便将这处小院卖给你。”

“顾昭,你要吃人啊?我现在哪儿拿得出这么钱来?”

“这是你的事,与我无关!”

“顾昭,你这个小贱人,当初买下这处院子的时候,不过只用了区区四十两白银,你凭什么开口就要一百两?”

“就凭我现在是这处院子的主人!”

“顾昭,你在婺江镇上,开了一家酒楼,每日的进账都不止一百两,你就不能将这破院子让给公公婆婆住吗?”

天啦,这赵云居然打着空手套白狼的算盘。

究竟是她的脸太大呢?还是认为顾昭好欺负。

“我的钱,都是我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凭什么用来养活与我不相干的人。”

顾昭的耐心已经到底限了,不想再跟赵云废话了。

将自己的态度表明后,顾昭便不再理会众人,吩咐外面的人躲远些,继续开始忙活。

等将所有的东西都丢出去后,顾昭冷眼看着院子里的五人。

“你们是要自己走出去呢?还是要等我动手,将你们丢出去?”

众人都没招可使了,姜健鸿停下了吸烟的动作,抬眼看着顾昭。

“他三儿媳妇儿,看在爹娘老迈的份儿上,别这么不近人情。”

这老头儿还真是高明啊,居然跟自己玩起了道德绑架。

以为这样她就会妥协吗?做梦。

只可惜,姜盛给她得断绝关系的凭证,并没有带再身上。

不然,她近日就可以拿出来,清了这笔糊涂账。

不过,顾昭也不怵,转身看着老族长,“老族长,这事儿还请您替小昭做主!”

这些年,再顾昭的帮助下,村民才得以逃过灾荒。

是也,顾昭再村民们的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可他们也不能看着两位白发老人,就这么露宿荒野呀!

思虑一番后,老族长做出了决定。

“老姜家的,这处祖屋,已经是小昭的私有财产了。且村里有凭证,你们老两口的养老问题,全在大儿姜旺的身上。

你们的遭遇我们能理解,可是你们却不能将这一切,都绑架到顾昭的身上,你们还是赶紧从这里搬出去吧。

若你实在没瓦遮头,村里的祠堂还能遮风挡雨,你们便到哪里去休息吧,剩下的事情,咱们在另寻他法。”

姜家老族长的话说的在情在理,也得到了其余村民的赞同。

纵使姜家老两口和姜家大儿夫妻四人,心中有千万歌不甘心,也只能依言照做。

毕竟,众怒难犯。

这一番闹剧就此落幕,因为姜家老宅要修葺,顾昭不得不住进了刘春花的家里。

可是一连三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匠人,顾昭只能将这事托付给了刘春花,她则带着姜顾乐回婺江镇。

孩子读书的事情,不能在拖了。

回到婺江镇后,顾昭并没有马上去衙门找林正行,而是回到了自家的小院儿。

快到子时的时候,王晓晓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归来。

“晓晓姐,你怎么累成这个样子?”

顾昭迎了上去,将王晓晓扶了进来。

姜顾乐十分有眼力见儿,赶紧进屋倒了一碗水出来,递到王晓晓的手中:“晓晓姨,先喝口水。”

王晓晓抬手摸了摸乐乐的头,将手中的热水一饮而尽。

接连喝了三大碗水,王晓晓才总算缓过劲儿来。

只见她横了顾昭一眼:“我能有这个样子,还不都是你这个甩手掌柜给害的。”

“是是是…,都是我的错。”顾昭抬手抚摸着她的胸口,替她顺气。

虽然顾昭心里明白,王晓晓并没有真的生气。

可看到那这幅疲惫的样子,顾昭还是十分心疼的,巴不得这一切她都能代为授之。

“我向你保证,我再也不东跑西颠儿的,将朝晖楼压在你一个人的肩上了。”

“得了吧,你身上的事儿不少,我能帮你分担一点是一点,谁让我就你这么一个妹妹呢。”

“我就知道晓晓姐,最心疼我。”顾昭噘嘴在王晓晓的脸上,轻轻的落下一吻,王晓晓当即便羞红了脸。

“你这人,当着孩子的面儿,也能没个正形儿,真是的。”王晓晓嗔怪的看了顾昭一眼,心中甜蜜异常。

感谢老天爷没有放弃她,没有了娘家人之后,还能有这么一个没有血缘,却比血缘还亲的妹妹。

“晓晓姐,朝晖楼这段时间都是你在打理,可发现里面有什么人能康当掌柜的重任?”

既然她身上随时都有麻烦事发生,便给晓晓姐找一个得力的帮手,这样她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见顾昭这么一问,王晓晓明白了她心中的想法,低头沉思了起来。

片刻之后,她抬起头来:“要说人嘛,还真有那么一个,就看你敢不敢用,信不信任他了。”

“你说的人,可是我家小盛子的二哥姜茂?”

“正是。”王晓晓轻轻点头:“这段时间,根据我的观察,这人十分老实忠厚,就是能力有所欠缺。”

“先天能力不足,咱们可以后天培养的嘛。”

对于王晓晓的观察,顾昭倒是十分赞同。

自从姜家大儿提出分家后,姜茂便将钱小婉和儿子姜大力,接到婺江镇上来了。

虽然一家三口居住在租来的院子里,日子过得十分平淡,却也还算过得去。

在遇到旱灾的时候,他们一家是唯一一家没有吃救济粮的人家,还拿出不少余粮帮助邻里。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有坏心思呢?

在加上,经过那样的事情后,姜茂也好像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变得十分勤劳顾家有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