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改编

徐锐离开一个月终于回来,第二天谢灵拿了礼物,带着徐锐去了刘家,和刘建一起吃了顿饭。

不过,徐锐一向寡言少语,刘建作为他曾经的教官,显然在他面前一脸严肃,所以三人吃饭说话的时候,往往都是谢灵作为两位嘴贵大爷联系的中间人。

谢灵倒没有不乐意,相反她还挺乐在其中。

“刘叔,尝尝这个,徐锐从南边带的梅菜,我让刘姨特地做了梅菜扣肉。”谢灵拿着公筷给刘建夹了一块。

刘建乐呵呵地夹起来吃着,然后不知道有意无意看了徐锐一眼,一旁徐锐则看向谢灵。

谢灵闷声一笑,继续给这位也夹一筷,男人才满意低下头吃起来。

一老一少因为夹菜这小事都能闹起来,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徐锐也是,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就像变傻了一样,连刘叔专门耍他都看不出来。

而刘叔,也越发的小孩子气了,想到这儿谢灵心里一叹,刘叔年纪大了,可是却一人独自居住,平时她们一来就喜形于色,可想而知他是觉得寂寞了。

想到这儿,谢灵不禁想起了远在滇南的刘芳和顾长勇夫妻,这些年因为刘建她们也时常写信联系。

刘芳不是刘建亲女但胜似亲女,对刘建很是挂念。谢灵想着:等下一次给她写信的时候该跟她说说,生个孩子留下给刘叔做伴。

只要一想想刘芳看到信的表情,谢灵就忍不住闷声一笑。

三人吃完饭,刘建留下谢灵,让她在客房休息,而徐锐则是被他赶走。

下午两点多,谢灵清醒过来,喝了几口水后就被刘建带着去会老友。

还是古巷口的青色小院里,几位老人闲坐交谈。其中,谢晋生、沈彭山、路陶,这三位长辈在刚到京都时刘建就为谢灵引见过。

那个时候谢灵只是觉得和刘叔聚在一起的老朋友应该不一般,而且说话举止间颇有几分举重若轻的感觉。

而如今已经认真了解过国内文娱圈的谢灵,却是真的受宠若惊。

谢灵跟着刘建进屋,几位正在喝茶,一旁一位年轻人正在泡茶。

几人见着谢灵爷俩也不客套,路陶更是直接开口道:“老刘头,你现在是越来越墨迹了。一个武生比我这个书生还不如。”

其他几人笑开,而刘建却是脸一黑,道:“就你能巴巴。我这是觉得灵丫头该睡个午觉所以才来迟的,你以为都像你似的一把年纪了没人陪。”

刘建话一出,路陶还没说啥,其他几人倒是哈哈大笑,沈彭山促狭道:“文山你可别拿灵丫头当借口。不过,你俩这单着的劲儿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想当年,他们一同在部队的时候,路陶可是和刘建好的能同穿一条裤子,两人一起发誓当一辈子的兵、做一辈子的兄弟,然后连媳妇都不准备要。路陶当时更是高喝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哈哈,最后被一位女兵听到后直接揍了他一顿,顺便把两人的豪言壮语传了出去。

结果就是这俩家伙的豪言壮语被全部队的人知道,然后女兵们纷纷表示不准备耽误两人的兄弟情,政委则直接让两人交三千字检讨。

众人笑着,连同谢灵也弯起嘴角微微一笑,正好与泡茶的男青年目光对上,两人分别冲彼此礼貌一笑然后错开视线。

而刘建和路陶却是黑着脸,彼此错开目光。实际上,从被政委惩罚写检讨开始,两个发誓做一辈子兄弟的男人就成了塑料情兄弟,每次不杠一回就十分不甘心。

说笑间,刘建和谢灵坐下。几位长辈以及两位年轻人,谈天说地,倒是颇有几分趣味。

路陶几人不是作家编剧就是导演演员,而刘建被称为儒将,自然是因为对文学有几分涉猎,所以几人关于文娱的讨论颇多。

谢晋生几人对谢灵前些天关于电影未来的谈论印象深刻,尤其谢晋生,虽对她的判断有几分质疑,但却十分欣赏谢灵本人,他认为这姑娘言之有物、思敏聪慧。

所以,时不时地就会主动让谢灵发表自己的看法,路陶几位长辈也不惊奇,反而十分宽容。

这样的情景让泡茶的年轻人时不时的看向谢灵,后来不知不觉间也被她所吸引。

有些人自信从容,巧笑嫣兮、温声淡语间就可使人不知不觉地被她吸引,进而发自内心的赞同她的话。

谢灵此刻就是这样,当她说完关于扶持电视剧创作与拍摄的可行性时,路陶首先摇头苦笑:“你这丫头,真是刁钻狡猾,我都被你带沟里去了。”

路陶几人别看对谢灵和善宽容,但他们都是文娱界数一数二的大佬,都是电影界著名的编剧、导演,这些人就算不轻视电视剧,但对此也说不上喜欢。

他们认为电影才是艺术、才是文化进步的象征。

而谢灵所说的,在文化传播和文化引导方面,比电影更为重要,要重视电视剧的创作改编等,与他们以往观点背道而驰。

但不得不说,谢灵口才很好,几位大佬也挑不出错来。甚至觉得谢灵对于文学的看法研究确实有几把刷子。

谢晋生更是问她:“灵丫头看过《母亲》没?你觉得樟灵这位作者写的如何?”

谢灵闻言一愣,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刘建洪亮的大嗓门插话道:“《母亲》啊,那可是灵灵这丫头写的。”当初,小说刚登上报纸的时候,他就专门追着看,后来小说越来越火,他更是骄傲。

在刘建心中,是把谢灵当干女儿看的,看到当初从乡下一路来到京都始终亮眼的谢灵,刘建可以说是高兴极了。

此时听到谢晋生说起小说来,他才想起自己忘了给老友们说叨说叨(炫耀炫耀)了。

《母亲》可谓是最近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了,刘建此话一出,把众人的目光纷纷吸引过来。

谢晋生看向谢灵,问道:“灵丫头,既然是你写的,何不自己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

此刻,比起其他人脸上的惊奇,谢晋生神色平静的多,仿佛谢灵这点成就不值一提,但最为了解自家爷爷的谢豫年则看到了老人眼里的满意和赞赏。

长者问莫敢拒,对上老人温和地目光,谢灵有些不意思,想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晚辈写作经验不多,在文笔、故事情节构架和人物刻画上都有所不足。”

说着顿了一下又道:“人物性格缺陷或优点过于放大,文艺性不足。”换句话说就是容易引动读者情绪,可观性高,但也只能作为娱乐。

所以,这部小说在读者中相当火热,但在文学圈子里却是褒贬不一。

谢晋生满意点点头,这孩子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他开口说道:“第一次写作,写成这个水平已超过许多人。里面的许多写作手法也值得大家借鉴。不知道你有没有想改编成剧本的想法?”

谢灵闻言反问道:“您难道想拍?”

谢晋生哈哈一笑反问道:“灵丫头想不想给?”

就在众人以为谢灵将要应下的时候,谢灵则是摇摇头道:“不行不行,您不适合这部小说。”

在场众人惊讶,沈彭山隐隐松口气,而谢晋生笑声更加畅快道:“你这丫头精得很啊!”笑容中带着对谢灵的赞赏,还隐有几分遗憾,这种灵气十足的苗子应该当导演、编剧的,怎么就报了经济学呢?

刚刚拒绝和被拒绝过的两人反而越聊越欢,后来沈彭山也加进来,而一旁给众人泡茶的谢豫年也专注的听他们谈话。

最后散席时,两老一小还有些意犹未尽。

沈彭山态度和善的对谢豫年道:“豫年啊,谢老哥坐了这么长时间肯定累了,你快扶他回去吧。”

谢豫年看看爷爷面上的疲倦,点头道:“沈爷爷,您也慢点,我会看好爷爷的。”说着,就扶住谢晋生的手准备离开。

而谢晋生似笑非笑的看了乐呵呵的沈彭山一眼也没跟他计较。

而沈彭山送走爷孙两人心里松口气,然后就往谢灵跟前凑。

沈彭山:“灵丫头,你是不是有改编剧本的想法啊?”

谢灵点点头直言道:“是啊,沈叔,我特别希望把《母亲》拍成电影。而且,听说一个剧本能卖不少钱。我也想挣些钱补贴家用。”

沈彭山可不介意谢灵的回答,只一个劲儿高兴道:“那你把《母亲》卖给我北影厂,你沈叔我绝不亏待你。到时候你直接负责改编剧本,其他人只能作为协助。买断按1500算,改编费另外加钱。而电影也由我亲自拍摄,至于角色你也有建议权。”

谢灵听着不禁摇头失笑,等沈彭山说完开口道:“沈叔你可真不会做生意,一开口就把最好的待遇给我了。我哪能不答应呢?”

沈彭山满脸笑容道:“你是我侄女,我哪能亏待你。而且,你现在可是香饽饽,也就是大家还在观望中。看吧,不出几天肯定各大影厂的人都来了。幸亏我北影厂近水楼台。”

沈彭山这话越听越觉得他幸灾乐祸,谢灵听着不禁想笑。不过临分别前谢灵还是冲沈彭山开口道:“我把剧本卖给您,不是因为您给的待遇好,也不仅因为您是我叔,只是我相信您适合它,您能拍好它。”

谢晋生比沈彭山他们大个十来岁,在电影辈分上说起来要大一代,拍摄手法传统文艺。而谢灵的小说更偏向娱乐也就是商业化风格。

而沈彭山受到大西洋那边电影的影响,偏西化,同时老人拍摄的镜头情感细腻,无疑是最适合《母亲》这部电影得。

而沈彭山闻言则是微微一怔,然后红了眼。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这是今天的更新,迟了迟了

感谢懒懒的假期灌溉的营养液

谢谢亲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