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被子都才晒过的,干净得很,文家嫂子您跟俩孩子先用着。”王赵氏抱着两床晒得松软舒服的薄被褥进来给坐在炕头的文宁氏:“我听歌儿那俩孩子说您之前是城里大户人家的,您要有啥不习惯的就只管与我说。”
回到村里后,葛歌便将文家母子三人暂且安置到自家隔壁的王家暂时住着,幸而王家如今空房间多,也都才收拾过的,给文宁氏母女安排在西厢房上房,文三则住在一墙之隔的西厢房下房,王家只给添些被褥便能住人。
文宁氏见她进来,笑吟吟地迎上去接过被子:“葛小里正那是只与妹子你说了一半呢,这两年我们娘仨吃的苦那就多了,你这儿都不晓得比我们好多少!”
俩妇人打开了话茬,便坐在炕头小声闲聊。
“这会子天儿才黑,孩子是不舒坦还是咋的?要我叫歌儿过来瞧瞧不?”王赵氏瞧炕上沉沉睡着的文若兰那苍白的小脸儿,忍不住也有些心疼:“瞧这小脸白的!”
文宁氏将被子抖开给女儿盖好,又坐回来与王赵氏说话:“我这闺女儿打小娇气,这两日是有些不舒坦,如今已大好了,多谢妹子关心。”
“嗨!文家嫂子你用不着跟我这般客气。我都听歌儿说了,你跟文三公子都是她聘来村里教学问的,往后咱们便都是自己人了!”王赵氏拍拍自己大腿,小声应道:“嫂子你如今来得好,要是以前村里就有不少讨嫌的,这如今村里大家伙儿都好得很,你要有啥只管说便是。”
王赵氏可是听葛歌说了的,这文家三公子可是要教村里孩子读书的,她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可也晓得能读书是多难得的机会,自然是事事要照顾好文家母子。
文宁氏听她一口一个哥儿地叫,也有些好奇,斟酌着字句地问:“赵妹子你说的哥儿可是葛小里正?葛小里正这年岁不大便已是一村里正,可我记着大业律例言明,男子需过弱冠之年方可担任里正一职呀?”
葛歌并不是多话的人,加上这一路从云州城回来文宁氏一心只顾着照顾女儿,还真没跟葛歌说上几句话,如今听王赵氏一口一个哥儿地叫,对这个离弱冠之年还远得很的小里正也多了几分好奇。
“按理说是这般没错。”王赵氏见睡着的文若兰动了下,生怕吵醒她,又压低了些嗓门与文宁氏说话:“我们村原先的里正是歌儿她爹,不过她爹带着村里的男丁们上了前线,官府那边顾念她爹放弃免除徭役的情分,便破例叫歌儿接了里正之位。嫂子你别瞧我们歌儿小,如今满村都能住上青砖瓦房可全都是她的功劳呢!”
“这又是怎么说?”文宁氏一听,对葛歌的故事就更好奇了。
王赵氏与新村的众人一样,对葛歌的崇拜简直要刻到骨子里去了,说起葛歌的丰功伟绩,那简直如同滔滔洪水不绝,从天儿擦黑一直到王小茹来催娘亲回去睡觉,说到口都干了才罢休。
走之前还不忘与文宁氏最后来一句:“嫂子,等明日我继续与你说啊!”
听得晕乎乎的文宁氏点点头:“好。”
***
第二日清晨,睡了一夜的文若兰被外头的鸡叫声与几声小孩儿的笑闹声吵醒。睁开眼后望着高高的屋顶,坐起身来环顾四周亮堂堂的屋子,摆设没多少,可瞧着倒也干净整洁。
听到外头传来娘亲久违的笑声与一个陌生的妇人声音,意识慢慢回笼的文若兰这才记起自家如今到了一个叫云家集的镇子外的村庄。
起身下床,穿好衣裳鞋袜出门去。
“呀,文家嫂子你家闺女儿起来了!”坐着侧对西厢房边择菜边与文宁氏说话的王赵氏见到才迈脚出来的文若兰,惊喜地叫出声来。
文宁氏连忙拍拍手站起来转身迎过去:“晨起风大,你出来也不多穿件衣裳?”
“娘,我没事儿的。”
瞧着女儿气色确实比昨天好了不少的文宁氏摸了摸她露在外头的手指,见确实温热着,便由着她去了:“好,冷了可要多穿件衣裳啊!”
母女俩说着话时,王赵氏将择好的菜端入厨房,杂粮粥早已熬好,不过她也晓得昨日孩子们才回来,奔波了一日,今日是起不来那般早的,早起她就先先熬好粥又去洗衣裳,才回来准备早饭。
“宁婶子早。”王家大门被推开,只见今日依旧是一身劲装的葛歌牵着玩成泥猴儿的王小虎进来。
文若兰闻声也侧过头去,只瞧着一个身形瘦削的少年逆着光而来,少女的心如同见了春风的花苞儿一般,悄悄在风中绽放,摇曳生姿:“葛小里正晨安。”
文宁氏也笑吟吟地与葛歌打招呼:“小里正这是打外边儿回来吗?小虎咋玩得一身泥?”
“出去跑了圈,顺道看看村里四周。”葛歌今日起得早,想起自己自打搬村后还未四处转过,便出去转了圈,顺道把在村里小溪耍的王小虎给提溜回来,方才文若兰听到的便是王小虎带着他的小伙伴在外头跑来跑去的笑闹声。
快速炒好一个菜的王赵氏端着出来,笑道:“歌儿回来了?带小虎去洗洗就能吃饭了。”
早饭吃得简单,不过就是炒一个青菜再加一些酱瓜咸菜啥的,跟在王赵氏后边儿的王小茹端着一大碗酱瓜出来,便算菜齐了。
“乡下地方只得这些粗茶淡饭,还请宁婶子您几位莫要怪罪。”葛歌接过王赵氏盛好的一碗浓香软烂,还掺了不少碧粳米的粗粮粥递给文宁氏。
文宁氏这两年没少吃苦,哪里会嫌弃这如今安定的温饱?笑得眼角浅浅的皱纹都出来了:“小里正总说叫吾等不要太过见外,倒是您还把我们当外人呢!”
“是我的错。”葛歌一听,唇畔弯了些许,认错认得很干脆,惹得已上桌的众人都乐呵呵地笑了,气氛十分快活。
吃过早饭后,葛歌与文三要到衙门去一趟,把文家母子三人的户籍落到华东新村。
“你小子可以啊!这才建村几日就引得州府的人都落户到你们村来了!”主管户籍工作的主簿也认得这才十来岁的小里正,心想这女子可真是本事,能叫知县大人为她破例让一介女子担任里正,言语间未免多了几丝讨好。
言语间便将文家母子三人的户籍办好,还顺道将华东新村名字给改了一笔,华东新村改成了华新村。算是斩断与老村的一丝联系。
葛歌掏出一块小银角子不着痕迹地塞给主簿:“多谢主簿大人。”
办妥了文家母子的户籍后,葛歌又带着文三到书斋去选书:“如今村里人多,咱们现阶段目标是扫盲,文三哥你先选些浅显通俗的书。”
“扫盲?”文三伸向书架的手顿了下,这浅显通俗的书他也知有哪些,可扫盲是何意?
“…扫除文盲,不认字儿的不都是睁眼瞎嘛!”
“此言倒是有趣,不过也十分贴切!”文三听她这般解释,也觉极妙,又觉这人着实有趣。斯文的脸上浮现一层淡淡的笑意,很快选好了《千字文》《三字经》这两本启蒙专用书籍。
葛歌又给选了些笔墨纸砚,这一趟光是在书斋就花了七八两,叫文三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要不这些笔墨纸砚就先不要了罢?”自己本已预支了二两月银,这会儿叫葛歌花了这么多银子他还真有些赧然。
付完银子的葛歌手里拿着两本书,笑道:“我买这几刀纸可是要压榨文三哥你帮我抄出个十本八本书给村里人传阅的,是我压榨你,你也别为我省这些才是。”
“文某势必竭尽全力。”文三说罢,还朝葛歌作了个揖。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出了书斋后,又往布庄去买了十匹原色细棉料子,葛歌才驾着驴车带着文三家去。
葛歌与文三不过才去镇上半日,王小茹已带着文若兰与在葛家做事的几个小姑娘都混到一起去了。一群小姑娘坐在一处叽叽喳喳地说着话,见到葛歌回来,王小茹第一个欢喜地跑过来帮着搬东西:“哥儿你咋买这么些东西呀?”
“有用,做完有剩的叫婶子再给你做件衣裳。”葛歌淡淡笑着,将车上堆着的料子搬下来递给王小茹:“先搬回家去。”
俩人说完话了,葛歌才转过头与小雀等人点头示意,最后才看向文若兰:“这边都是在做活儿的,文姑娘身子不好只管歇着便是。”
“我无大碍的。”文若兰眼神盈盈,面色红润地望向葛歌,声音糯糯的十分好听。
葛歌见她这般说,也不多说什么,与王小茹一起抱着新买回的料子往王家回。
文三抱着他的宝贝文房四宝,望了眼妹妹脸色有些红,好容易才腾出一只手来探向她额头:“奇怪,不见发热呀,咋脸红成这样?”
“许是有些热吧,三哥你是不是要去忙?快去罢!”文若兰像是被戳破心事一般,脸臊得更红了,挥挥手驱赶文三离开,自己蹲下身子与小雀等人一起做活。
直男文三不解地站在原处看了妹妹好一会儿,最后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又想到自己确实时间紧任务重,抱着文房四宝赶紧溜了。
故作忙碌的文若兰悄悄抬眼,看见三哥走了,才重重松了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一:
主簿:这小姑娘本事可真大,女儿身都能当里正!怕不是与知县大人有啥交情吧?
知县大人:嗯?哪个小姑娘?什么女儿身???
小剧场二:
文三:我妹妹脸怎么又红了?
葛歌:总是脸红,怕是得了什么怪病?要不咱们请个大夫来瞧瞧?
文三:我觉得可以有!
文若兰:可以你妹!